<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6日下午,栖霞区教师暑期英语学科专题培训在南京市摄山中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区英语学科研训员张鸿玲和孙小进老师主持,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伊娜教授作题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专题讲座,来自全区各所学校的英语老师积极参与,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分享学习的心得感悟。</p> <p class="ql-block"> 张教授首先和老师们分享了新课标学习要点,从课程性质、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带领老师们学习、理解新课标。张教授指出,基于新课标,教师要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意识、语用意识和融合意识。新课标提出了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目标与层次,以单元为整体,教师应关注主题意义探究,关注单元教学主线和单元主题句,思考学生需要知道什么、理解什么、感悟什么、养成什么。同时,教师应提高语用意识,关注特定语境中的得体表达。张教授结合牛津译林版七年级新教材中的具体课例讲解语用意识的培养,启发老师们思考“形式–意义–使用”一体化。此外,教师应提高融合意识,关注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融合、学科融合以及课内外融合,充分利用好新教材提供的丰富文化资源,将语言学习和内容学习有机融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接着,张教授从人文性、思维性、整合性、关联性四个方面和老师们分享了教学原则。张教授指出,人文教育的抓手是人文知识,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提供内容资源。因此,教师应利用好教材,多维度、多角度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内涵。同时,教师应关注教学主线的清晰性、教学环节的进阶性、学习活动的适切性与挑战性、教师话语的逻辑性与开放性和学生语言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整合,思考如何将育人目标与语言学习统一起来。最后,教师应理解教材的关联性和课堂教学的关联性,确保语言知识的有效积累和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 时间飞逝,精彩的讲座接近尾声。张教授的讲座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启发老师们学习、思考新课标,拓宽了老师们的教学视野。活动最后,区英语学科研训员张鸿玲和孙小进老师作总结,希望老师们能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精神,将培训期间的所学所思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日益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