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一“剪”钟情

闲庭信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轻时,王老师爱唱歌,爱跳舞,后来却渐渐地爱上了剪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她可以巧手翻飞,绽放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大红窗花、精美花篮、雍容典雅的花卉盆景,栩栩如生的生肖图案,惟妙惟肖的人物写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寒来暑往,她执著于民间艺术道路30余年,在本系统和社会上“剪”出了知名度,有150余幅作品参赛参展,大奖小奖总有她闪亮登场。小剪纸传递大能量,长沙政法频道、《岳阳日报》等媒体专题采访报道,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两次推送她的优秀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如容易却艰辛。作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剪纸研究会会员,工作之余她一头扎进自己的艺术世界,伏案凝神,一刀一剪,精雕细琢,粘贴装裱……“创可贴”都不知道用了多少。退休后更是专心钻研剪纸创作技艺,积极参加培训交流,活跃在社区、学校舞台,传承创新“指尖上的非遗”,剪出如花的艺术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剪纸就是剪思想,剪生活,剪向往,剪祝福……她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有一种阳刚之美。‌特别是她的套色剪纸格外靓眼,能够呈现出国画、‌油画、‌版画甚至是摄影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她曾尝试用一张张图案精美的挂历纸作为剪纸材料,剪出的作品色彩斑澜,时尚感強,别有一番情趣。在她的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有的喜庆,有的素雅,无不透示着民间文化艺术的芬芳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曾学过书法、国画、素描,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去年参加南京大学非遗民间剪纸中高级研修班学习后,她突然感觉到“脱稿剪”是与她“想唱就唱、想跳就跳”的爽朗洒脱性格最相匹配、最能带给她生活乐趣的一门艺术,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味,如鱼得水,乐此不疲,几乎进入废寝忘食的状态,真正做到了剪刀不离身,时刻放在手提包里,随时随地有空就剪,一天不拿剪刀去剪纸就觉得少做了一件事,剪纸已经成为她每天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生俱来的美感和乐感让她能很敏锐的感受到,在“脱稿剪”创作中,剪刀时而像一条鱼,在纸上轻盈地游动,时而像流水,灵巧欢快地奔腾向前。剪刀在卡纸上剪锯齿纹时有规律的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剪外轮廓线时发出“唰唰唰”行如流水般的声音,这些带有鲜明韵律感的声音在宁静的夜晚就像一首首美妙的音乐,给人以轻松舒畅的享受。伴随这剪刀与纸张碰触而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可以让人尽情地遐想,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朵“开”了,动人的故事“发生”了……如诗如画,令人陶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纸上风采,指间乾坤。现在,她每天坐在沙发上不再是刷抖音、追剧,而是手持剪刀和红纸,边剪团花边欣赏音乐,开始愉快的剪纸之旅……剪着剪着,仿佛徜徉在脱稿剪纸的魅力之尖,有一种回归民间民俗生活的艺术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乐在“剪”中的她,把剪纸作为心情和生活的调剂,如同山间的野花在平常日子里悄悄地绽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