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5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正军教授的讲座——《课程思政的内涵、属性与实施路径》。此次讲座在湘西自治州第三届(2024年)教师暑期全员集中培训中进行。李正军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让我对课程思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在聆听讲座后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一、讲座概述</p><p class="ql-block"> 李正军教授首先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概述,指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讲座分为内涵解析、属性探讨和实施路径三个部分,系统阐述了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p><p class="ql-block"> 二、课程思政内涵解析</p><p class="ql-block"> 李正军教授从课程思政的定义、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优良、文化素养高的新时代人才。</p><p class="ql-block"> 三、课程思政属性探讨</p><p class="ql-block"> 李正军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具有以下五个属性:1.导向性,即课程思政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全面性,即课程思政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3.协同性,即课程思政要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4.创新性,即课程思政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5.实效性,即课程思政要注重实际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四、实施路径思考</p><p class="ql-block"> 李正军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p><p class="ql-block"> 1.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学校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p><p class="ql-block"> 2. 深化课程改革,挖掘思政元素。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3. 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p><p class="ql-block">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素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思政素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5.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学校要组织课程思政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五、教师角色定位</p><p class="ql-block"> 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李正军教授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六、反思与展望</p><p class="ql-block"> 聆听李正军教授的讲座,我深感课程思政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改革将不断深入,课程思政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