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上海</p><p class="ql-block"> 八月八日下午四点,我和文出发去上海看闺女,她一人在那边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我们想她了……</p><p class="ql-block"> 九日中午12点37到达上海火车站,然后我俩乘坐地铁四号线再转二号线到东昌路如家旅馆住宿。这里天太热了,预报的39℃,体感估计有40℃以上。跟着导航进驻闺女预订的旅馆,洗澡休息等她下班。</p> <p class="ql-block"> 乘坐“绿巨人”去西安</p> <p class="ql-block"> 西安站等D124</p> <p class="ql-block"> 上海火车站出站</p> <p class="ql-block"> 三个“高个子”</p> <p class="ql-block"> 晚7.30左右,我们一家三口相聚在静安区大悦城北座八楼四季椰林椰子鸡火锅店,终于见到了闺女。闺女推荐我们吃“四季椰林椰子鸡”,果然不错,味道奇特,回味无穷,我们那里没有!</p><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第二天高温依然39℃,哪儿也没去,在空调房里呆了一白天,下午5点,我们出去吃了“南京大排档”,淮扬菜特色餐饮,与北方菜风格迥异。更重要的是见了一个人,闺女的男朋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评弹—南京大排档</p> <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我们沿着街道去豫园走了走,热浪中体验了人流如织的境况。豫园原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侍奉其父、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体现了明清两代江南园林“清幽秀丽、精致玲珑”的艺术风格。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夜间彩灯璀璨,更显江南园林的精美。</p> <p class="ql-block"> 上海老街</p> <p class="ql-block"> 豫园夜景</p> <p class="ql-block"> 十一日,天依然很热,整理家务,下午稍不热时,我们四人又去“点都德”品尝了粤菜,也是别有风味。</p><p class="ql-block"> 吃饭事小,能和闺女相聚在一起才是最开心的事!</p> <p class="ql-block"> 车过建中路</p> <p class="ql-block"> 二、苏州</p><p class="ql-block"> 十二号早9.30动车前往苏州,真近啊!半个小时就到了。第一站去虎丘,虎丘是个公园,规模也不大。我们穿过山门、无梁殿后,本应直线向前,结果阴差阳错拐进了左手的擁翠山庄,此山庄是清朝名妓赛金花的家,其丈夫为清朝状元,叫洪钧,小园子精致错落,四进院落,依山势而建,别致典雅,有看头。我们从冷香阁后门拐出,随后看到了第三泉(陆羽泉),茶圣陆羽在此品鉴水质,此地泉水水质天下第三。第三泉沿石阶下去便是虎丘剑池,相传吴王阖闾葬在这里,并用鱼肠剑等三千名宝剑陪葬,后来秦始皇等人还来此地盗墓,想得到宝剑呢。门外题有“虎丘剑池”四字,相传是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来虎丘二字损坏,明清时的书法家补写了虎丘二字,所以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从剑池过小桥往上,进入一处院落,原来是苏州云岩寺遗址,院子正中有一斜塔,正是虎丘的标志云岩寺塔。天气炎热但是挡不住热情的游客,纷纷与云岩寺塔合影打卡。</p><p class="ql-block"> 经过大雄宝殿沿石阶下山,站在虎丘剑池对面的水池边,可以看见二仙亭,据说陈抟老祖和吕洞宾在此下棋,有一樵夫观看下棋,待棋下完回转家中时,村中已无人认得他了,已经过去很多年了……</p><p class="ql-block"> 顺着石板路下行,见到了著名的试剑石,石头裂缝非常齐整,相传是吴王阖闾试宝剑劈的。继续向下,看见无梁殿时,右手边有一口井,石头上刻着“憨泉”,是为憨憨泉。</p><p class="ql-block"> 虎丘公园不是很大,旁边开辟有盆景园,转完后按路标指示走出园子,有一石碑,上写“李鸿章祠”四字,看来这地方风水不错啊。</p> <p class="ql-block"> 虎丘山门</p> <p class="ql-block"> 擁翠山庄</p> <p class="ql-block"> 陆羽井.第三泉</p> <p class="ql-block"> 真剑池假虎丘</p> <p class="ql-block"> 剑池</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去往寒山寺,虎丘出来走了好长时间才走到公交站。寒山寺因寒山、拾得两位大师而建,此二人被称为和合二仙。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路,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寺内主要景点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寒山拾得石刻画像、藏</span>经楼、普明塔院、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其中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佛像,藏经楼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物,钟楼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碑廊陈列着许多古代名人的碑刻。出得寒山寺,顺着门前的小街往前直走,来到了铁铃关,关门后就是著名的枫桥,张继的《枫桥夜泊》就写于此地。</p> <p class="ql-block"> 江村桥</p> <p class="ql-block"> 枫桥</p> <p class="ql-block"> 铁铃关</p> <p class="ql-block"> 原本计划接着去西园寺,但是时间有些不允许,于是放弃了,还是决定去看看留园。</p><p class="ql-block"> 遇到一个热情的苏州公交车司机,直接将我们送到了距留园百十来米远的路口,真心感谢!对苏州的印象顿时提高了八度。</p><p class="ql-block"> 留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最初是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名为“东园”。清代乾隆末年,该园被吴县东山刘恕所得,经过扩建和改建,更名为“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到了清光绪初年,常州盛康购得此园,进一步扩建并改名为“留园”。园内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呈现出天然之趣。留园利用云墙和建筑群将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景观和建筑风格。留园的建筑之美体现在其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和长廊上,这些建筑在绿树掩映下显得别致。园内的山水相得益彰,假山、池塘、溪流错落有致,游客可以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感受那份宁静与祥和。四季花卉争奇斗艳,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基本按照攻略,不走回头路。园子小巧精致,一步一景,就是旅游旺季人挺多。</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去了山塘街,人山人海,没有气氛,真没意思!</p> <p class="ql-block"> 冠云峰</p> <p class="ql-block"> 山塘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 十三日早晨第一站我们去的是拙政园,第一波进园,为了逛的明白,找了个导游讲解。</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园林之首,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509年),全园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中部为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景色自然,建筑与景观相依相存;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台馆分峙,回廊起伏,装饰华丽精美。拙政园的设计以自然为主题,利用山水、植物等自然元素,创造出一种天然的美感。园中的建筑风格典雅大方,不追求华丽的装饰,以灰、白为主色调,显得古朴而高雅。</p><p class="ql-block"> 明正德初年,当时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回到家乡苏州,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并委托著名画家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园内的主要景点包括远香堂、见山楼、天泉亭、留听阁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无论是春夏的繁花似锦还是秋冬的清冷之美,拙政园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p><p class="ql-block"> 跟随导游走了一遍后,为了留住美景,我们又重新走了一遍,专门拍照。</p><p class="ql-block"> 出了拙政园,径直走路去往平江路,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满满的江南水乡味道,我们特意坐了坐乌篷船,尝了尝蟹黄面,感觉很棒。</p><p class="ql-block"> 逛过了平江路,我们就离开苏州回上海。</p><p class="ql-block"> 回到上海我们去探了探人民广场前往普陀山的大巴车发车点,随后去了外滩,没计划好,走路走到腿断。</p> <p class="ql-block"> 三、普陀山</p><p class="ql-block"> 十四日早7点坐大巴去往蜈蚣峙码头,11点左右到达。一刻不休息直接坐轮渡过海,12点之前登上了朱家尖码头,然后坐旅游巴士径直去往普济寺。</p><p class="ql-block"> 普济寺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刚下车没有几步路就看到一通精致的宝塔(多宝塔),当时不知道,这是普陀山三宝之一呢。经过永寿桥,“永寿桥上走一走,能够活到九十九”,按照攻略东门进寺,首先去圆通宝殿拜观世音菩萨,然后依次是普贤殿、地藏王殿、法堂、普门殿、文殊殿、伽蓝殿、天王殿。寺院里有中国古建筑,蕴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 出了普济寺,顺着小路去往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院。二三十分钟后来到法雨寺,过了山门映入眼帘的是弘一法师题字“天华法雨”。依次是天王殿、玉佛殿、九龙宝殿、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关帝殿和三圣殿。第三进院落九龙宝殿内九龙藻井,大殿琉璃瓦全是明朝朱元璋皇宫的实物九龙藻井是普陀山三宝之二。</p><p class="ql-block"> 第三站去惠济寺,佛顶山不高,但是1080级台阶还是爬的怀疑人生,汗如雨下,衣服湿透。下午五点左右才赶到惠济寺,打卡了“佛顶顶佛”,参观了寺院,寻到了三宝之三普陀鹅耳栎,打卡了“来了就好”。</p><p class="ql-block"> 按照计划住宿山脚下千步沙附近,这里可以看海。收拾停当先到海边踏了踏浪,感受了一下大海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十五日早晨五点下到海边看日出,不够惊艳。</p><p class="ql-block"> 然后出发,第一站还是普济寺,重新认真看了看多宝塔。第二站去往紫竹林,走了回头路看了不肯去观音院、返回来才去了南海观音大铜像。</p><p class="ql-block"> 随后返回朱家尖码头准备离开普陀山,快到码头我又去看了南天门,文等我在短姑道头(短姑胜迹)。</p><p class="ql-block"> 码头登船,返回对岸。</p> <p class="ql-block"> 永寿桥</p> <p class="ql-block"> 百步沙</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题字</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 九龙藻井</p> <p class="ql-block"> 佛顶山—惠济寺</p> <p class="ql-block"> 普陀鹅耳栎</p> <p class="ql-block"> 千步沙日出</p> <p class="ql-block"> 多宝塔</p> <p class="ql-block"> 远眺紫竹林</p> <p class="ql-block"> 不肯去观音院</p> <p class="ql-block"> 潮音洞</p> <p class="ql-block"> 普陀观音圣像</p> <p class="ql-block"> 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 短姑胜迹</p> <p class="ql-block"> 四、杭州</p><p class="ql-block"> 十六日早由于身体不适直到十点多才出门。</p><p class="ql-block"> 一号线坐到定安门,再步行十几分钟,映入眼帘的便是涌金广场了,这是我们环游西湖的第一站。我们顺时针环湖游览,第二站打卡钱王祠,钱王祠位于西湖柳浪闻莺公园内,是为了纪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钱镠及其子孙而建的祠堂。 游览完毕湖边直接坐登岛游船去往小瀛洲,就是三潭印月岛,该岛不大,从空中俯瞰成田字形,湖心小岛有康熙御碑亭,上书三潭印月题字。我们打卡三塔与石碑后乘船去往花港观鱼。</p><p class="ql-block"> 下船后,游览花港观鱼,原来就看过,于是主要打卡御碑亭和碑后的池塘,里边锦鲤很肥美,不知道味道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花港观鱼离净慈寺、雷峰塔都很近,步行去打卡。南屏晚钟、济公运木头的典故就来自净慈寺,还有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出自这里,如雷贯耳。净慈寺对面就是另一个知名景点是雷峰塔。</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坐电瓶车沿苏堤去向曲院风荷、岳庙,温习了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历史和生平故事……</p><p class="ql-block"> 路好远,我们骑上共享单车,沿着环湖西路去往断桥,攻略没做好,过了断桥又跑了好远到锦带桥才意识到错了,拐回来时腿如灌铅,浑身疲惫不堪,索性就这一个景点了,看完断桥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 钱王祠</p> <p class="ql-block"> 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 净慈寺</p> <p class="ql-block"> 曲院风荷</p> <p class="ql-block"> 岳王庙</p> <p class="ql-block"> 断桥</p> <p class="ql-block"> 五、后记</p><p class="ql-block"> 这一圈游走,不但收获了苏州江南园林美景、体味人文气息,而且踏足了普陀仙岛,更是如愿逛了西湖大部分景点,还与孩子朝夕相处,舒缓了压抑了一年的心情,一举多得。</p><p class="ql-block"> 十七日下午两点多的高铁回上海。</p><p class="ql-block"> 十八日与孩子再相聚一天,十九日回陕,结束快乐劳累的沪上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