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票大的

雨中漫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干票大的</p><p class="ql-block"> 剪裁缝纫算不算手工? 如果算的话 ,这次我干了票大的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发现问题</p><p class="ql-block"> 睡裙总找不到满意的,常感觉挺尴尬 。我这样描述 ,秒懂的都有同感;不懂的, 就装懂吧 ,不再赘述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奇思妙想</p><p class="ql-block"> 依本人的思路,剪裁缝纫。撸起袖子,说干就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先利其器</p><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得先弄个缝纫机不是。网上搜了多款家用电动缝纫机,举棋不定 。求助亲友,早前她曾是制衣厂的高级技工 ,看了我发的链接, 感觉都不太行 。毕竟人家是用专业的眼光,看的是我业余的水平 。</p><p class="ql-block"> 次日晨跑,跑友赞助我一台缝纫机。这就是传说中的“雪中送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扫码自学</p><p class="ql-block"> 扫二维码,观看教程。视频秒懂了,却眼高手低。电动机器,速度老快,本人水平拙劣,无法匹配。还是选择了与我水平相当的老式缝纫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取舍有度</p><p class="ql-block"> 最后仅选用绕线功能,其他的均吼不住。虽然噪音有一点儿大,邻居暂时没来警告,我也假装没听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循序渐进 </p><p class="ql-block"> 对于小白级别的我,需要循序渐进 ,先从难度最低的旧衣改制开始,这样避开了最难做的衣领 。</p><p class="ql-block"> 后过肩,第一次剪裁的位置太低,穿着不舒服,感觉好像有根绳子拉着 。解决办法是:向上提升。经过改进,一次就成功了 ,舒适美观。</p><p class="ql-block"> 做个前接肩,把线距调到最大 ,线迹调到最松 ,车一条线 ,抽面线,整理成细碎均匀的小褶子。</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前肩点位置太高 ,尴尬稍有缓解 ,但仍不尽人意 ,向下移,接连移了三次 ,终于自我感觉良好。</p><p class="ql-block"> 展示一下成功改制的前三件。这给了我很大自信,大胆决定买布,尝试剪裁+缝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经验不足</p><p class="ql-block"> 网购了三块布,收到货一看,面料不适宜做睡衣。因为是从布匹裁下来的,不能退货。那就收藏起来,相信未来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曲折过程</p><p class="ql-block"> 弄张报纸,依葫芦画瓢,先制个版,然后画在布上,感觉也挺像回事。</p><p class="ql-block"> 回首经历的曲曲折折:</p><p class="ql-block"> 两米布做一件太宽裕,做两件又太紧张 → 布料太柔软轻薄,增加缝纫难度 → 剪裁反了,图案上的假山,山头朝下 → 领子做得不舒展 → 领窝太小 → 长度不合适 → 宽度不恰当 → 褶子大小不均匀 → 里缝缝外缝缝……</p><p class="ql-block">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难题一一攻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总结一下</p><p class="ql-block"> 历时二十天,买布十四块。其中三块面料不合适,收起来了,两块尺寸不合适,送老妈做套装了。大部分布料都能做两件。目前剩余布料还可以再做三件。最终成衣十六件,包括改制三件,自己剪裁+缝纫十三件,七件送人,自留九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收官之作</p><p class="ql-block"> 从最初的修修改改,拆了重做,两天做成一件;到后来一气呵成,一天能做两件。验证了一个道理:熟能生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