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孔数为奇数,为什么?

老殷

昨天和家人道荔波小七孔景区去游览。原以为小七孔是一个地名,到了才知道小七孔景区确有一座建于清道光15年(1835年)的七个桥孔的古桥。青石砌成的孔桥,横卧在响水河上,曾是贵州通往广西的商旅大道,见证这里曾经的繁华。如今小七孔桥景区因桥而得名。 数了一下,桥孔真真切切是七个。在它附近还有一座“大七孔桥”,桥孔也是七个。 贵州荔波的小七孔古桥,七孔。附近还有一座七孔桥,被称为大七孔 联想到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贵阳市南明区的7孔南明桥,镇远的祝圣桥孔数都是单数(或称奇数)。于是产生一个疑问:难道孔桥的孔数都为单数吗? 城市里常见的三孔拱桥 查了一下,果真如此,而且是由道理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br><br> <b> 一是考虑受力均匀与对称性:奇数孔的设计使得桥在受力上更加均匀。以中间的孔洞为中心,无论在哪一侧增加一个孔洞,都需要在另一侧对称地增加一个,以保持整体的平衡和稳定。这种对称性也符合桥梁设计的审美要求</b>。因此孔桥桥孔数的公式可以归纳为2n+1。 天安门钱的金水桥,七座桥,每桥三孔。中国古代桥梁建设中国的皇家水准 二是文化象征意义:<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数被视为阳数,具有吉祥、积极的象征意义。而偶数则被视为阴数,相对较为消极。</b>中国皇帝最高的尊严被称为“九五自尊”。九和五都市单数,可见单数在古代隐含的意义。在桥梁建设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奇数孔的设计,以寓意吉祥和美好。<b>天安门外的金水桥,清顺治年间重建,并排七座桥,每桥三孔。七和三均为单数,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最高等级。</b> 综上所述,孔桥桥孔多为奇数而不是偶数,主要是出于受力均匀、文化象征意义和桥梁设计实际需求等多方面的考虑。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十七拱桥,皇家至尊 孔桥的奇数设计在多个著名桥梁中有所体现,具体案例包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这座桥位于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其设计独特,孔洞数量为十七个,不仅满足了桥梁的实际需求,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展现了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艺术。 贵州镇远舞阳河上的祝圣桥,7孔。最外侧两孔为沙滩 贵州镇远舞阳河上的祝圣桥,建于明洪武21年(1388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的组成部分。该桥也为7孔。最外侧的两个孔不走水。 贵阳南明河上的南明桥,7孔。最外侧两孔走人,其余走水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是一座联拱石桥。这座桥拥有多个孔洞,且孔洞数量为奇数,如三孔、五孔、七孔等(具体孔数可能因不同记载或时期有所差异,但均为奇数)。 卢沟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 河北石家庄赵县赵州桥,单孔双曲拱桥 河北赵县赵州桥,建于隋代,至今已经有1400年历史,是一座单桥孔的拱桥。不仅因为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科学原理而闻名,还因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日本锦带桥:锦带桥位于日本山口县岩国市的锦川河上,是一座五孔石墩木拱桥。这座桥建于1673年,是日本三大名桥之一。其五孔的设计不仅美观,还兼顾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通行需求。 园林建筑中常用的单孔拱桥 世界各国众多桥梁都采用了奇数孔的设计。例如,多孔桥大多为三、五、七、九等奇数跨,<br> 这些桥梁的奇数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桥梁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这些桥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和科技发展水平。 2024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