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顾问</p> <p class="ql-block"> 一篇语言精美的文章,立意也算新颖独特,就是无法吸引读者,其实要追其根源,那是我们没有付出真情实感。只有自己的真情之作才能感动读者,才能引起读者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有位化妆师曾说过:“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此话很精妙,说出了写文章的真谛,真情应该尽在文字里。</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过:“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好的文章应当实话实说,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地在读者面前坦露,与读者产生情与情之间的交流,心与心的撞击,这样才能用朴实本真的情感打动读者,让读者能够走进文章里。</p><p class="ql-block"> 心情文字是娱乐,也是释放和释怀,作品不管立意有很深,画面有多么的华丽,内容要尽可能触碰到读者的心灵,让不同的人或多或少地走心。不然,引用了再多的经典和华丽的词藻,都是文章里的臃肿和堆砌。不然,写了一大段的文字,形容了半天,结果还是在不断地形容,让读者一头雾水。</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很多的平台里,并非是学术研究的地方,没有必要写的如此深奥,不然会让人麻木和视而不见。文字里和画面中要有故事和感动,不是直白的豪华塞满,否则,作品里有再多的“含金量”也是多余,仍然打动不了读者。所以,自己觉得作品虽然很好,阅读量反而不高,“叫好不叫座”读者参与度冷漠。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互动不够,读者在你的作品感概万千,作者几个字回复,从来也不看人家的好作品,高高在上,这样,作品再好也只能是自我陶醉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尽管用了真情实感,文字和内容很有文学功底,至始至终都在感动自己,又何尝在于流量和关注度呢?它其实是作者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他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作者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而作品则成为作者的精神延伸,为读者带来思考和感受的源泉。不是文字的炫耀和华而不实的展示。用心用情,用最真挚笔尖,去触碰读者最柔软的内心,那才是好文章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情感的抒发,不能靠空洞的言辞,制造一些言不由衷,且不真实的假设,也不一定要写些牢骚满腹的愤怒,而是要选择富有情致的细节,叫人读之生情,闻之心动。因此,我们在作品中,一定要注意捕捉感人的细节,如肖像、动作、语言、景物等正能量的东西,尤其要善于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独自的情感和行为特征,表现出细节上,描写的要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艺术性。不是低级无趣味的东西,太专业的东西也无法广为流传和认可。凡是心态要平和,用积极的人生观,和读者友好相处,用真情实感的文字来打动人。创作者自己读了还想读,读者观后仍然意犹未尽,除了陶醉于其中,更是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