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天变得越来越难熬了,从北到南,烧烤模式煎熬一夏的地方越来越多,而每夏都遭热浪侵袭的必少不了江南。今年还未入伏,位于浙江中北部的家乡——诸暨早成了蒸笼之地,最高温度接近或超过40度的日子贯穿了七月的整个中旬。局居室内,闷热难挡,哪怕静坐不动,也是一身粘汗,更别说那些在热日下奔波和劳作的人们,汗如雨下,衣裤如被雨水浸洗一般,裹住了身子,而皮肤仍滚烫,似乎要冒烟,要开裂。那种酷热,可以用一个活生生的人竟烤炙成了一只北京烤鸭来形容。</p><p class="ql-block"> 怎样熬过苦夏,我们早已未雨绸缪,二三月份就联系了避暑地和相关店家。七月二十二日,店家安排好了足够的房间和床位接待我们。七点不到,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奔向了远在三百五十公里外的避暑地——龙泉市屏南镇。</p> <p class="ql-block"> 经二个半小时的高速路,一个四十分钟的弯弯山道,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屏南镇坪田村。一下车,顿感空气清新而凉爽,阳光虽然强烈,但全无故地灼烧焦热的感觉。虽已是中午十二点左右,但没有一点地火,道路上感受不到那种燠热升腾的地气,而此时的故地,温度已达40多度,马路上早已被烈日发出的炎炎火光烤热,那种升腾的热力直接可以把人闷晕。</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的屏南镇,山拥峰抱,位于大山深处,在龙泉市南部,距龙泉市区五十公里。它的北面有山名为乌尖山,成一道屏障,屏障之南,故名屏南。它的东、南、西南与丽水市庆元县百山祖乡相邻。风光秀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就在它的东北面,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在东边和凤阳山保护区遥遥相对。屏南镇的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十七至十八度之间,我们避暑的坪田村,是屏南镇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1080米,无怪乎一下车,就感到呼吸畅快,体感舒适,没有半点汗意。</p><p class="ql-block"> 坪田村虽是镇政府所在地,因位于高海拔的山区,交通闭塞,平地很少,自然居户和人口不多。村的面积和规模也很小,没有镇所在地一般都有的街道。一条东西走向,约三百来米的村道上,有三家类似杂货店的小店铺,仅可买到一些保基本需求的商品,村道两边,有一些民宿和农家乐,村道南边尽头处,有一家政府经营的1080避暑山庄。居住和来往的人,极少看到有年轻人和小朋友,住户大多是一些留守老人,前来度假避暑的人也大多是中老年人,只有少数几家开农家乐和民宿的主人,还不到五十岁,他们或许是本地最年轻的常住人群了。</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刚在去年才有民宿和农家乐开张的缘故,屏南镇还没有被商业化的流俗所污染。店家和住户们还保持着山民们特有的淳朴和善良。我们入住的这家农家乐,主人为一对六十左右的夫妇,爽朗大气又勤劳善良。见面第一天,夫妇俩就嘱咐我们,入住期间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也希望我们把他们当作家人看待,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尽可直面相提,他们会尽一切努力改进和满足。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不折不扣地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在餐饮方面动足了脑筋,从食材的选择,菜品的安排,口味的调制,都体现出了客人至上的理念。尤是早餐的安排,十分丰富,鸡蛋、玉米、红薯、面包、馒头、米粥、炒饭、八宝粥、木耳羹、米糕、麻糍等等不断轮替翻新。农家柴灶一早煮好做成的新鲜豆浆和豆腐常使我们啧啧称美,山上现采鲜叶而做出的捏捏糊,使我们尝到了早已远去的儿时味道。经商但不唯利,言商但更重情。我们大家都为遇上这么好的店家夫妇而感到庆幸。</p> <p class="ql-block">村头路尾碰到的本地住户,也十分地淳朴和厚道。见到陌生的外地客,他们往往友善地先和你招呼,然后会邀请你到他家喝茶小坐,和你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如果你向他们打听附近有什么可游览的地方或请教一些植物(包括草约)知识时,他们都会倾其所知地告诉你。他们往往自己种地种菜,所产以自用为主,有多的,也对客人们出售一些,出售时常常会额外赠送一些你没买的疏菜。我们同去的四个团友在提前回家时,买了二十多斤刚从地头采来的嫩玉米,结果玉米的主人赠送了不少丝瓜、生姜和四季豆。</p><p class="ql-block"> 坪田村的四周,凡是田间地头都种满了各种蔬菜和庄稼,极少有荒芜的土地。因地处高海拔,气候湿润,这里的蔬菜和庄稼一片葱绿,长得极为旺相,和山外的世界迥然不同。走在山谷、溪头、村边,一块块菜地玉米地,整齐有序;一垄垄错落有致地搭建成的菜架子,爬满了丝瓜,茄子和豆荚。儿时极常见的农耕风光隔着时光又闪入了我们的眼帘,惬意之余使我们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坪田村最令人舒心的莫过于夏日当地凉爽的气候,周边皆热此地却独占清凉。诸暨老家从七月中旬始,一直到我们结束避暑的八月中旬,40度以上的高温延宕月余,有二天甚至因达全国之最(43度)而新晋为中国火炉,气象台曾发了高温红色预警,第二天不知何故此预警被撤回。在各地被高温熏蒸的煎熬中,坪田午后的最高温度在三十度左右,早晚更是在二十五度以下。山风常起,凉意恒固。下午二三点钟,时有雾降雨来,尔后又晴空如洗,山川流溢着新翠,禾苗挂着碧珠,爽心悦目之景象,令人顿感天高气舒,胸畅意快。 </p><p class="ql-block"> 团友们白天以打牌搓麻将的活动打发时光,早上傍晚则以沿山道远步走路为乐。高路入云端,松竹分两边,山风拂衣袖,晚霞染西天。又健身又养眼兼养心,毕三功于一走,但快走万步,却走不出汗意。这在夏天,也可称得上是奇事了。</p><p class="ql-block"> 天色一暗,道边店前,常有自发的歌会在上演。拉琴的,唱歌的,倾情演绎。此时,你也可掇一条凳子或搬一把躺椅,或坐或躺,在晚风吹送和音乐的伴奏中,仰起头,数起天上的星星,做一回神游天空的太虚梦。</p> <p class="ql-block"> 避暑期间,我们探访了坪田周边几个美丽的传统山村。周岱村位于坪田村南边,驱车二十分钟,经二十里绕山公路可达。这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一个自然村(海拔1250米),被称为云海上的最美山村。山村被大山环抱,经常云缭雾绕。村南峭壁陡立,沟壑纵横,溪流交错,村边古木参天,奇松怪石凌空斜逸。南边三里外观之,古村环卧于山腰间,田园绿野相衬,分外宁静古朴。</p><p class="ql-block"> 坪田村西南方,有一古村,名为地畲村,也是一个极为美丽的古山村。它是屏南镇最大的行政村,背靠琉华山。琉华山亦名仙山,海拔1512米。《中国地名大字典》名山条目中记琉华山而云:山顶宽平,有湖极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昔有章氏兄弟主琉田窑,其兄所造者佳,世号“哥窑”。琉华山东北部多地现在还遗存着从南宋到明代的窑址群。</p><p class="ql-block"> 海拔1929米的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在坪田村的东北方。去那里,须先往西北龙泉市区方向出山再折向东南进山,驱车一小时四十分钟才可达半山腰,再爬上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山顶。山巅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可极目望远,也可俯看近处,深谷幽涧、峰林田野、云路远村,皆历历入目。一览众山小,天风送林涛,雾从脚下起,畅然心宇浩。这或许就是对此时登顶观景的适度表达。</p> <p class="ql-block"> 从和店主夫妇及当地居户的聊天中得知,此地山民以前主要以种植香菇、黑木耳等农特产品和种植茯苓、厚朴等中药材为业,现在则以种植高山蔬菜为主,近二年渐渐兴起了开办农家乐和民宿的产业,准备以康养地而打造屏南的新形象。为当地探索富民的新路子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不禁产生了一个隐忧:看看搞种植和民宿的主人们,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这代人终要老去,当他们失去了劳动能力的时候,将由谁来继续他们的事业,谁来代替他们坚守大山、坚守乡村?下一代人还会有老一代人那种吃苦耐劳执着坚定的品质和精神吗?如果吸引不了年轻人回乡创业,大山的出路又何在?乡村振兴的宏大构想又何以得以实现?坪田如此,屏南如此,中国的乡村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就要告别屏南,结束避暑的时候,我们竟然产生了上述的担忧,但愿这仅是杞人之忧。我们衷心地希望屏南的明天会更好,中国的乡村会更好。那些大山中的乡村,那些留存着的美德和品质,那些滋养着身体和灵魂的青山秀水,能唤醒年轻人的乡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永远保持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