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氏捐家谱 家风永传承

续书声

<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家谱》捐书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2024年8月20日在山西省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p> 山西省图书馆 《西社续氏家谱》》捐书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会场 <p class="ql-block"> 与会的领导、学者、专家。</p> <p class="ql-block">与会续氏族人代表</p> <p class="ql-block">  会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份来自辛亥革命先驱、华北巨子续西峰,著名爱国将军续范亭家乡,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的特别捐赠。</p> <p class="ql-block">西社续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西社小学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致续西峰将军函</p> <p class="ql-block">续西峰将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西社续范亭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给续范亭的亲笔信</p> <p class="ql-block">续范亭将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  西社来宾为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各捐赠四种品类的书,分别是《西社续氏家谱》《西社漫谈》《西社校史》和《续西峰传》。</p> <p class="ql-block">西社牌楼</p> <p class="ql-block">西社捐赠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西社续氏家谱》一套三册</p> <p class="ql-block">《西社漫谈》《西社校史》和《续西峰传》。</p> <p class="ql-block">  西社代表续晋一先生、续八宝先生向所赠书籍单位领导学者专家和文化界新闻界,介绍西社续氏家谱等书籍有关情况。</p> <p class="ql-block">  续晋一先生续八宝先生介绍捐赠和家谱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在西社续氏捐谱仪式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续晋一</p><p class="ql-block">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今天的活动,向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档案馆、太原市图书馆卷送《西社续氏家谱》,并参加座谈会,有机会聆听各位老师和专家的指导意见。这要感谢我的老同学、老朋友张文槐先生,感谢老相识徐文胜先生,正是有了他们的牵线搭桥,才能与各位坐在一起,才有了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谢谢文槐,感谢文胜,谢谢各位领导能出席今天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西社续氏家谱》编撰印刷完成之后,就有意向省图书馆和档案馆卷送谱书,苦于事务繁忙,又没有人引荐,这一意愿一直没能实现。在不久前的一天,文槐再次提醒,才决定将此事提上日程。</p><p class="ql-block"> 今天,能将《西社续氏家谱》送到省市图书馆和档案馆,使《西社续氏家谱》得以妥善收藏和保存,是《西社续氏家谱》之幸,也是西社续氏家族之幸。</p><p class="ql-block"> 续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远古舜帝七友之一续牙。确有史籍记载的续姓出之于春秋晋国的狐氏,晋国大夫狐突是重耳的外祖父,狐突子狐偃(重耳舅父),陪伴重耳流亡列国19年,重耳归国即位为晋文公,赏赐从亡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将续邑(在今翼城、曲沃、绛县一带,传为远古续牙居地。)封给舅狐偃为采地。狐偃子狐鞫居袭父禄食采于续,死后谥(shi)号续简伯,始有续姓。续氏始祖狐氏出之于武王姬发,续氏确是一脉相承的黄帝子孙。</p><p class="ql-block"> 续氏虽然古老,但现在全国续氏人口还不足5万人,又分居在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山西、山东、湖南湖北,三地各占1万多人,其余的有河北、河南、陕西、内蒙、甘肃、安徽、北京及东北地区。</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共有续氏人口14273人,主要集中在忻州和晋南,居全省2386个姓氏中居第187位。山西省内以县级行政区划计,定襄1904人,居首位;翼城 1648人,居第二位。 </p><p class="ql-block"> 据老谱记载,西社续氏是永乐二年由晋南迁居西社,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600多年来,从迁徙落脚,到发展壮大,靠勤劳、勤俭、善德、善行的优秀家风,靠聪明、睿智的生存智慧,逐渐成长、壮大,从子侄数人到现居村1600多人,迁居外地或在外工作定居的西社续氏人口数倍于居村人口。清乾隆年间西社续氏宗祠竣工时,时任忻州知府汪本直为宗祠题匾“续氏宗祠”,为宗祠大门外旗杆大旗题字“支本岐阳”“族蕃晋地”。清光绪年间被《山西通志》列为“雁门望姓”之一,2010 年清明节,续代宗祠重修竣工暨祭祖仪式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前署长杜导正先生题匾“岐阳世家”,都是对续氏家族的肯定和赞誉。</p><p class="ql-block"> 从永乐二年(1404)移民西社,续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600多年,续氏子孙也已繁衍到第25世。西社及西社续氏在社会不断前进、经济不断发展、生活逐步提高中,诗书继世,耕读传家,尤其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子女的教育。自清乾隆年间始,在科举考试中,共有18人中举,另有太学生 17 人,贡生 12 人,庠生104人。先后有 22 人出任知府、知州、知县及学正、训导、教谕等有品级官员,更多的是在乡设馆授徒,传承家学。</p><p class="ql-block"> 民国期间,更是涌现出以续西峰、续范亭、续式甫、续宝峰“续氏四杰”为代表英雄豪杰,续西峰被孙中山誉为山西人才之首、北方革命领袖,续范亭被毛主席赞誉有“松柏气节,云水襟怀”。期间涌现出县长以上文职官员 15 人;少校以上军职官员 28 人,其中9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还有教授、工程师、医师以上技术人员43人。共和国时期 更是人才辈出, 在人民军队中担任军、师、旅、团长、文职三级以上军官31人,其中师职以上干部17人;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企业担任厅、局、县、处、科级以上干部222人,其中厅级以上干部22人。具有专科以上文凭、中级以上职称者808人,其中高级职称122人。考入各类大专院校的有近800人,其中硕士104人,博士19人。 </p><p class="ql-block"> 在民主革命期间,西社续氏有50余人随续西峰参加了推翻帝制的反清斗争,有早起同盟会会员14人;在民族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革命烈士28人。因此说,西社是一块英雄的土地,西社续氏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独特的人格秉性和浓郁的文化传承。家谱作为承载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不仅具有溯源流、辨支系、昭亲穆、别长幼、尊祖敬宗、彰显祖德的功效,更是传家风、扬功德、弘扬良风、和亲睦邻、启迪后人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近三十年以来,由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寻根问祖、追宗溯源、编史修谱成为一种可能。家谱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发得到了重视和光大,各地纷纷探访祖先迁徙过程、收集整理编撰家史族谱,日益成为一种风尚。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三十多年来,西社续氏两度修谱续谱,力求把续氏家风、续氏文化、续氏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呈现在各位领导和专家面前的是2022年修编完成的《西社续氏家谱》。这套家谱从开始谋划,到确定提纲、收集资料、反复核实、整理编排、印刷成册,历时三年时间。一套三册,共2350个页码。</p><p class="ql-block"> 这套家谱的修编完成,不仅是对西社续氏世系资料的延续,更是对续氏家风的传承。与其他姓氏家谱比较,最少又一下几方面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用新观念、新思想统领修谱工作。把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先人美德、传播正能量,贯穿于修谱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家谱对家族、家庭、家教、家风的教化作用。更多收集和整理续西峰、续范亭的革命事迹资料,对续西峰的足智多谋直捣清廷、续范亭的以命请愿切腹救国的大无畏精神做了大量的补充,收纳了续磊回忆父亲续范亭的长篇文章,为的就是让族人更加全面地了解范亭、学习范亭。他们的谋略、胆识、壮举、品德、才能和功绩,构成了续氏家族的独特标识,更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根基。新谱将族人多年形成的「刚直无私、不畏邪恶、爱国忧民、急公好义」的品性,又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是对续氏家风、续氏文化和续氏精神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 二是资料信息更加完整。续氏家谱具有比较完整的资料信息,包括谱名、谱序、目录、凡例、姓氏起源、迁徙寻迹、分支纪略、世系、人物传记、族事纪略、文汇文录、文化民俗等。在世系部分,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每一个人的生卒时间、婚配、子女、功名、受教育程度、从业情况、主要工作经历。一页五世,竖排板式,上下对应,前后呼应,查阅方便。</p><p class="ql-block"> 三是充分体现男女平等。续氏家谱摒弃了女不入谱的陋习,对所有续氏女子全部入谱记载,如若子随母姓,外孙也可入谱。四是突出家风文化传承。突出“勤劳勤俭,善做善行”“诗书继世,礼仪传家”的家德家风传承,对续氏先人的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正义公平、敢做敢为、笃学励志、忠国爱民、刚直不阿、忠诚不二、急公好义、执刚持理、勤奋守正、重名轻利、舍身忘己等优秀品格在不同章节部分,做了重点记载。</p><p class="ql-block"> 五是突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近二十年来,西社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村容村貌和人才培育取得的不俗成就,都在新谱概述和族事中做了详尽记载。特别是将重修续氏宗祠,树立忻代宁公团纪念碑和续氏四杰(续西峰、续范亭、续式甫、续宝峰)纪念碑,创建续西峰纪念馆、续范亭纪念馆、校史展览馆,编纂《西社校史》,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动和「二续」纪念馆开馆仪式、西社学校建校一百周年庆典活动等做了重点描述。</p><p class="ql-block"> 通过记载这些事件,充分反映了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成就,点亮了西社续氏家族的历史亮点,西社续氏的知名度和省、市、县领导的关注度得到有效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代表向省图书馆、省档案馆和太原市图书馆捐赠《西社续氏家谱》等书籍,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并得以妥善保存,永久收藏,是中华续氏族人的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族人和胡忠贵合影:(从左到右)续润禄 续将伟 续八宝 胡忠贵 续晋一 续向前 续书声</p> <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家谱》总纂人续晋一,向山西省档案馆赠书,山西省档案馆代表颁发收藏证书。</p> <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家谱》主修人续八宝,向山西省图书馆赠书,省图代表颁发收藏证书。</p> <p class="ql-block">  西社村的老书记、多年致力于历史文化名村西社的打造者和建设者续将伟,向太原市图书馆代表赠书,太原市图书馆代表颁发收藏证书。</p> <p class="ql-block">  捐赠仪式后,受捐单位组织了家风传承座谈会。有关领导、学者、专家,对《西社续氏家谱》给予充分肯定。</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上,作为嘉宾的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原常务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胡忠贵,山西广播电视台编委徐文胜、山西广播电视台驻外记者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张文槐,山西省委支部建设杂志社总编助理、著名作家徐建宏,太原市文化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范建彪,山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监制、著名主持人文曦表示:定襄西社的家风家教的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特别是其中的家国情怀和男女平等的理念,生动、鲜活地再现了续氏家风家教的先进性和深厚的底蕴,西社续氏的家风家教值得提倡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胡忠贵 ——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原常务副主任、一级巡视员。</p> <p class="ql-block">  徐建宏 --- 山西省委支部建设杂志社总编助理、著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  徐文胜 --- 山西广播电视台编委</p> <p class="ql-block">  张文槐 --- 山西广播电视台驻外记者管理中心原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王开学 --- 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在座谈会上感谢西社续氏的慷慨捐赠,感谢西社续氏对省图书馆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他谈到:“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进而成为民族的记忆,一直是图书馆重要的馆藏,近年来以家谱为切入点开展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 本部家谱中的续西峰和续范亭两位杰出人物的资料,对于研究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不菲的文献参考和利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家谱》等文献的捐赠,丰富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馆藏内容,山西省图书馆将保存好这些文献,扩大宣传,方便读者以及专家、学者等研究者利用,继续将续氏家风家教的文化精髓发扬光大,焕发出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范建彪 --- 太原市文化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p> <p class="ql-block">  文 曦 --- 山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监制、著名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  张希历 --- 太原市图书馆部门主任地方文献部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王 静 --- 山西省档案馆收集征集部部长</p> <p class="ql-block">  蔡艳青 --- 省图书馆采编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  邢世娜 --- 山西文艺广播主持人,应邀担任会议主持</p> <p class="ql-block">  重视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知事明理的先贤们的主动选择。</p><p class="ql-block"> 西社是一块英雄的土地,西社续氏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独特的人格秉性和浓郁的文化传承。家谱作为承载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不仅具有溯源流、辨支系、昭亲穆、别长幼、尊祖敬宗、彰显祖德的功效,更具有传家风、扬功德、弘扬良风、和亲睦邻、启迪后人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家谱作为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发得到了重视和宏扬,三十多年来,西社续氏两度修谱续谱,就是要把续氏家风、续氏文化、续氏精神传承下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发扬光大,愿中华续氏精神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河plas2024年8月20报道</p> <p class="ql-block">黄河Plus</p><p class="ql-block"> 续氏捐家谱 家风好教材 </p><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家谱》捐书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在太原举行</p><p class="ql-block">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1日</p><p class="ql-block">8月20日,来自辛亥革命先驱续西峰、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家乡——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的《西社续氏家谱》捐书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在书香郁郁的山西省图书馆举行。续氏家谱部分编撰人员和受捐单位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代表,以及省城文化界、新闻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p><p class="ql-block">受捐单位代表和专家们认为,历经时代变迁、岁月洗礼,第五次新修编完成的这套《西社续氏家谱》,一套三册,共2350个页码,体系完备,史料翔实,新意突出,可谓家谱中的煌煌巨著,倾注了编纂者的家国情怀和大量心血,是中华民族家风家学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家谱编纂的标本和家风传承教育的优秀载体。通观全谱,既有“诗书济世,耕读传家”、“勤学勤劳,善德善行”等中华民族优秀家风的共性之处,也有被孙中山誉为山西人才之首、北方革命领袖的续西峰,和被毛泽东赞誉有“松柏气节,云水襟怀”的爱国将军续范亭等中华英杰人物,更有“以国为家,女子入谱、几乎人人都有人物小传”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男女平等”、“信息完整”等家谱新理念和内容的突破。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和要求回望西社家风,已经有很多因子和萌芽均蕴含其中,体现了西社家风思想理念的先进性和时代性。</p><p class="ql-block">据了解,续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远古舜帝七友之一续牙。确有史籍记载的续姓出自于春秋晋国的狐氏。续姓历史悠久,山西省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为我省续姓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的村庄。据《西社续氏家谱》总纂、忻州市残联原理事长续晋一介绍,西社续氏是明永乐二年由晋南迁居西社村的。在6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他们秉承祖训,尤其重视读书、做人、成事。整个家族中形成了“家家传书声,巷巷有举贡”的文化现象,还留下了“父子同仕,兄弟同科”的美誉佳话。据《西社续氏家谱》记载,仅清朝乾隆以后,西社续家就出过18名举人、17名太学生;民国期间出过将军9人、县长以上文职官员15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走出了军队师职以上干部17人、地方厅级以上干部 22人,考入各类大专院校的近800人,其中,硕士104人、博士19人,还有122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在诸多行业和领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建设者。古老的西社在优良家风的影响下,既注重古迹保护和文史留存,也注重发展生产和乡村全面建设,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在村中建设的“忻代宁公团”碑林长廊,在百年学校和女校旧址基础上建设的“续西峰纪念馆”、“续范亭纪念馆”,依然悬挂在很多家庭门头的家训匾额,成为人们慕名前往西社观瞻拜访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同时捐赠的还有《续西峰》《西社校史》《西社漫谈》等与西社续氏有关的另外三本书籍。受捐单位负责人为西社代表续晋一、续八宝、续将伟颁发了收藏证书。</p><p class="ql-block">总监制:徐文胜</p><p class="ql-block">监制:于雁红 韩佩珊</p><p class="ql-block">制片人:郑李斌</p><p class="ql-block">责 编:周 涛</p><p class="ql-block">编 辑:杨 阳</p><p class="ql-block">供 稿:水中亭 张文槐</p> <p class="ql-block">山西经济广播8月22日报道</p> <p class="ql-block">国风之本在家风 一脉清泉永传承</p><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家谱》捐书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在并举行</p><p class="ql-block">山西经济广播</p><p class="ql-block"> 2024年08月22日 17:19</p><p class="ql-block">8月20日,来自辛亥革命先驱续西峰、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家乡——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的《西社续氏家谱》捐书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在书香郁郁的山西省图书馆举行。续氏家谱部分编撰人员和受捐单位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代表,以及省城文化界、新闻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p><p class="ql-block">受捐单位代表和专家们认为,历经时代变迁、岁月洗礼,第五次新修编完成的这套《西社续氏家谱》,一套三册,共2350个页码,体系完备,史料翔实,新意突出,可谓家谱中的煌煌巨著,倾注了编纂者的家国情怀和大量心血,是中华民族家风家学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家谱编纂的标本和家风传承教育的优秀载体。通观全谱,既有“诗书济世、耕读传家”、“勤学勤劳、善德善行”等中华民族优秀家风的共性之处,也有被孙中山誉为山西人才之首、北方革命领袖的续西峰,和被毛泽东赞誉有“松柏气节,云水襟怀”的爱国将军续范亭等中华英杰人物,更有“以国为家、女子入谱、几乎人人都有人物小传”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男女平等”、“信息完整”等家谱新理念和内容的突破。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和要求回望西社家风,已经有很多因子和萌芽均蕴含其中,体现了西社家风思想理念的先进性和时代性。</p><p class="ql-block">同时捐赠的还有《续西峰》《西社校史》《西社漫谈》等与西社续氏有关的另外三本书籍。受捐单位负责人为西社代表续晋一、续八宝、续将伟颁发了收藏证书。</p><p class="ql-block">(徐文胜 张文槐)</p><p class="ql-block">编辑:张雪慧</p><p class="ql-block">责编:祁彦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图书馆顶阅号8月24日报道</p> <p class="ql-block">  《西社续氏家谱》捐赠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图书馆订阅号</p><p class="ql-block"> 2024年08月24日 16:38 </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0日上午10时,《西社续氏家谱》捐赠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以及省城文化界、新闻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捐赠仪式暨座谈会。</p><p class="ql-block">《西社续氏家谱》捐赠仪式暨家风传承座谈会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p><p class="ql-block">仪式上,《西社续氏家谱》总纂人续晋一先生、《西社续氏家谱》主修人续八宝先生、定襄西社村原党支部书记续将伟先生分别向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档案馆、太原市图书馆捐赠图书《西社续氏家谱(三卷)》《西社校史》《西社漫谈》《续西峰传》4种17册,山西省档案馆王静部长、山西省图书馆王开学副馆长、太原市图书馆张希厉主任分别代表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并向捐赠者颁发了捐赠证书。</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份来自辛亥革命先驱、华北巨子续西峰,著名爱国将军续范亭家乡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的特别捐赠。捐赠的《西社续氏家谱》非同一般,是“一部家风好教材”。数百年来,西社村续氏家族崇伦理,尊祖训,重耕读,被邻乡誉为“文风之村”,续氏家族更被清光绪版《山西通志》列为“雁门郡十六望姓之一”。续西峰、续范亭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爱国将领。</p><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续晋一先生、续八宝先生分别讲述了“续”氏的起源、“续”氏的迁徙踪迹、“续”氏家族的发展历史、“续”氏族谱的五次修订情况、“续”氏家族族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担负的历史使命和不断奋斗的过程、续西峰先生和续范亭先生的光辉事迹以及“续”氏族人在新时代为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为村风村尚村貌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耕读传家、家国天下,承前启后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作为嘉宾的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原常务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胡忠贵,山西广播电视台编委徐文胜、山西广播电视台驻外记者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张文槐,山西省委支部建设杂志社总编助理、著名作家徐建宏,太原市文化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范建彪,山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监制、著名主持人文曦表示:定襄西社的家风家教的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特别是其中的家国情怀和男女平等的理念,生动、鲜活地再现了续氏家风家教的先进性和深厚的底蕴,西社续氏的家风家教值得提倡和传承。</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图书馆王开学副馆长在座谈会上感谢西社续氏的慷慨捐赠,感谢西社续氏对省图书馆的信任。他谈到:“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进而成为民族的记忆,一直是图书馆重要的馆藏,近年来以家谱为切入点开展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本部家谱中的续西峰和续范亭两位杰出人物的资料,对于研究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不菲的文献参考和利用价值。西社续氏发展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西社续氏家谱》历经5次修编,凝聚了续氏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是西社后人对续氏文化和家风传承所做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西社续氏家谱》等文献的捐赠,丰富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馆藏内容,山西省图书馆将保存好这些文献,扩大宣传,方便读者以及专家、学者等研究者利用,继续将续氏家风家教的文化精髓发扬光大,焕发出新的光彩。</p><p class="ql-block">撰稿 | 马小先</p><p class="ql-block">摄影 | 郝建军 乔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续氏族人对捐赠活动的热情评论</p> <p class="ql-block">中华续氏文化研究会秘书组</p><p class="ql-block"> 摄 像:续润禄 </p><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续书声</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6日于太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