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举行历代大功德主法会

马沐驷后裔(白桦林)

<p class="ql-block">8月17日上午十点,昆明圆通寺举行“历代大功德主法会”——甲辰年盂兰盆报恩胜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什么是功德主</span></p><p class="ql-block">每一个法会,都有几个主要的捐钱的人,他们出钱做的是供养三宝的功德,因此称为“功德主”。除了法会佛事之外,也有其他方面为佛教事业做出贡献的大施主大檀越,也称“功德主“。</p><p class="ql-block">功德主是指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布施,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明朝沐英家族为何能成为昆明圆通寺供奉的“大檀越”?</span></p><p class="ql-block">因为明沐氏家族持续重修圆通寺。有“明重修圆通寺镇守云南沐氏历代黔国公护法大檀越之位”牌位供奉在圆通寺“广弘佛法”地藏王菩萨殿,因为明朝历代黔国公捐资助修过圆通寺,有碑刻记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筑昆明砖城,将圆通山圈入城内。明成化年间重修圆通寺,将山巅之藏经阁改为接引殿。”此外还有永乐元年(1403)黔国公沐晟增设采芝径,崇祯十二年(1639)黔国公沐天波母陈太夫人 、沐天波、天波妻焦夫人重修观音阁,沐天波题写“圆通胜境”,“圆通宝殿”匾额。立于圆通寺山门内右手边的《圆通寺记》碑文有:“明洪武年间,被谪云南的日本僧人斗南、机先、天祥挂单圆通寺,闲暇与名贤雅集清吟,多会于此,同时得到世袭黔国公沐氏鼎助续建,殿宇庄严,香火旺盛”。因此明沐氏家族也是圆通寺大功德主、大檀越。</p> <p class="ql-block">今天,圆通宝殿正前方石桥上供奉有牌位,书写:“国基永固 社会和谐 治道遐昌 人民幸福”十六字祝语。</p><p class="ql-block">十点,大法会僧人、喇嘛先在圆通宝殿前集合,法器响起,喇嘛奏响大长号,唢呐,击鼓鸣镲,身着露右臂的赭红色僧衣,杏黄色袈裟,头戴黄色鸡冠帽,后面是圆通寺僧人黄色僧衣,赭红色袈裟相跟,奏响佛乐:磬、鼓、大镲、小锣、唢呐、笙、二胡、琵琶。最后是华盖压轴。从圆通宝殿开始,沿着东面水边栈道,顺时针方向环寺内一周,进入供奉黔国公大檀越牌位等历代大功德主牌位的“广弘佛法”殿。佛乐过后,诵佛声起。一名僧人手持白色净瓶,向做法会的众僧洒圣水。</p><p class="ql-block">此时,所有在寺内的信众游客肃立静听,或双手合十静听。</p><p class="ql-block">此时住持面对地藏王菩萨像,陈述历代大功德主名姓及事迹,由于不能近前,隔着一池水,听的不太清楚,我扶着石栏杆,身子前倾,侧耳,隐约听到“……接下来呢是明朝沐家,三(历)代资助新建修复圆通寺……”。</p><p class="ql-block">然后念诵声响起。佛乐响起。僧众有次序退出,回到圆通宝殿。十分钟后,念诵声再次响起。</p> <p class="ql-block">可以近前了,原来供奉历代大功德主牌位的“广弘佛法”殿供桌上,新增了两排黄底黑字的牌位。原先沐氏家族大檀越牌位是红底黑字。 </p><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劝戒游客不能进入大殿查看功德主牌位,并用桌椅挡住大门,拉起黄色隔离带。 </p><p class="ql-block">佛乐悠扬,平静中含有喜感,喇嘛吹响的大长号音色单一但穿透力极强,有威严感,藏语称为“铜钦”。 </p><p class="ql-block">整个大法会进行时段,都有志愿者身穿圆通寺特制马甲维持秩序,不准游客拍照摄像。这些志愿者,表情动作与大法会气氛切合,看来她们也是信众。</p> <p class="ql-block">圆通寺山门外左手边“圆通寺简介”,提到沐晟</p> <p class="ql-block">圆通寺山门内右手边《圆通寺记》,提到明沐氏家族。</p> <p class="ql-block">圆通寺内石壁前《螺峰拥翠》碑,提到沐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