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返程途记---丙中洛镇

南漂人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6日,泸水市天气多云、小雨,气温17~27℃。</p><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内简单早餐(袋装牛奶+面包片)后,8点启程,目的地是丙中洛镇,高德导航全程289公里,主要走行219国道。</p><p class="ql-block"> 由泸水市至丙中洛镇这段219国道,被誉为全世界最美公路之一,它一路与怒江相伴,全程都蜿蜒盘亘于怒江大峡谷之中,所以也称为怒江美丽公路。</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这条“滇西大环线”上美丽公路的建成,才将怒江大峡谷的神秘和美丽带到了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途经停了一些景点,亲身感受了怒江美丽公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1、小沙坝景区登埂停车区</p><p class="ql-block"> 由酒店出发约走行10公里就到达了这一停车区,海拔820米。</p><p class="ql-block"> 这是云南省唯一一个4A级景区的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 图1-小沙坝停车区</p> <p class="ql-block">  小沙坝是美丽公路起点,终点是丙中洛观景台,路线分为主线和绿道两条。</p> <p class="ql-block">  图2-国道与绿道并行的美丽公路</p> <p class="ql-block">  主线即219国道,建设始于2017年,2019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主线全长286.68公里,沿途设有小沙坝、维拉坝、子里甲、石月亮、其郎当、捧当、日当7个服务区和登埂、腊门嘎、古登、阿路底、腊咱5个停车区。</p> <p class="ql-block">  图3-219 国道上的美丽公路</p> <p class="ql-block">  绿道是慢行系统的骑行道和步道,全长298.5公里,其作用一是补充怒江峡谷地区安全人行道路不足的需要,形成本地学龄儿童上学路途中的安全通道;二是可以作为驴友的骑行通道和长跑爱好者的跑步通道。绿道沿途设有13处精品服务设施和40多处小型观景驿站。</p> <p class="ql-block"> 图4-绿道简介</p> <p class="ql-block"> 图5-绿道之美</p> <p class="ql-block">  2、登埂澡堂</p><p class="ql-block"> 登埂澡堂距登埂停车区仅有1公里的距离,海拔810米。是一个天然的野温泉,平均水温可达50~80℃,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是一走一过,并未去温泉体验。</p> <p class="ql-block">  3、维拉坝伟人峰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由登埂停车区继续走行约25公里就到达了伟人峰观景台,海拔850米。</p> <p class="ql-block"> 图6-景观石</p> <p class="ql-block">  从观景台上眺望远处的山峰,可以看到一神似仰卧着的人的头像,这就是伟人峰。</p> <p class="ql-block"> 图7-伟人峰</p> <p class="ql-block">  4、老虎跳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由伟人峰观景台继续走行约25公里即到达老虎跳观景台,海拔923米。</p> <p class="ql-block"> 图8-老虎跳途中</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在傈僳语中为“腊玛登”,即老虎跳峡谷之意。</p> <p class="ql-block"> 图9-腊玛登</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在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虎每年要从西岸跳到东岸一次,所以在东岸有三只老虎爪子印迹。</p> <p class="ql-block"> 图10-江中虎跳石</p> <p class="ql-block"> 图11-东岸三只虎瓜印迹</p> <p class="ql-block">  站在公路边的老虎跳观景台上,既可以观赏到老虎跳景观,也可以欣赏到奔腾咆哮的怒江原貌。</p> <p class="ql-block"> 图12-怒江风光</p> <p class="ql-block">  而实际老虎跳是一段狭长的峡谷,长约10公里,两岸之间最窄处只有10余米,江水在这里汹涌奔流,响声如雷,震耳欲聋。</p> <p class="ql-block">  5、新碧福大桥</p><p class="ql-block"> 由老虎跳观景台继续走行约25公里就到了怒江新碧福达桥,219国道在此由怒江西岸跨过新碧福大桥后转为怒江东岸走行。</p> <p class="ql-block"> 图13-碧福大桥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称“新”碧福大桥,是因为还有两座建造年代较早的碧福大桥,它们彼此之间相距仅2公里左右。</p><p class="ql-block"> 第一代碧福大桥是1960年4月建成,是一座老式可以通行汽车的吊桥,但每次仅能容一车通过,为保证人员安全,客车到此,乘客必须下车步行过桥,如今已经停用。</p><p class="ql-block"> 第二代碧福大桥是1992年10月建成,桥型为永久性箱梁拱桥,可双向通行,如今仍在使用。</p><p class="ql-block"> 第三代碧福大桥,就是我们此行所经过的新碧福大桥。新碧福大桥是美丽公路的一部分,是连接怒江东西两岸的咽喉要道,桥梁全长312米,桥面全宽12米,设计年限为100年。</p><p class="ql-block"> 这三代碧福大桥,历经三个时代,变化了三种桥型,它们代表着怒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 <p class="ql-block">  图14-三代碧福大桥(借用)</p> <p class="ql-block">  6、飞来石停车区</p><p class="ql-block"> 由碧福大桥继续走行约2.5公里到达飞来石停车区,海拔1300米。 </p><p class="ql-block"> “飞来石”,是指傲立于福贡县匹河民族中学教师宿舍小庭院中间的一棵从天而降的巨石,重约500余吨,高3米多,直径2米多。</p><p class="ql-block"> 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分左右,这颗巨石从天而降,仅损坏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当时睡在宿舍里的十几位老师却丝毫无损。</p><p class="ql-block"> 我们并未去看这棵巨石,而是到观景台上去欣赏波澜壮阔的怒江和巍峨雄伟的高黎贡山。</p> <p class="ql-block"> 图15-怒江与高黎贡山</p> <p class="ql-block">  7、219国道与匹碧线交汇处</p><p class="ql-block"> 由飞来石停车区继续前行约4公里,即到达219国道与匹碧线交叉口处,海拔1150米。</p><p class="ql-block"> 此交叉口处是匹碧线的起点,也是前往老姆登和知子罗两个村寨的山脚下,为了吸引游人的注意,在此处已设立了非常醒目的标语牌。</p> <p class="ql-block">  图16-老姆登与知子罗景区宣传</p> <p class="ql-block">  8、老姆登村</p><p class="ql-block"> 由山脚下继续盘山走行约11公里,即到达老姆登怒族特色村寨,这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拔1900米。</p> <p class="ql-block"> 图17-怒族特色村村碑</p> <p class="ql-block">  “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老姆登村是一个具有浓郁怒族风情的寨子,隶属于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下辖村,坐落在碧罗雪山半山腰,地处山间缓坡。</p> <p class="ql-block">  图18-空气质量实时监测</p> <p class="ql-block">  站在老姆登观景台上向西远眺,就可以看到村寨对面高黎贡山北段的皇冠山,巍峨的皇冠山美丽而神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因形似王冠而得名,在高黎贡山群峰中独树一帜,且为最具标识性的地标。怒语称其为“喷蒙山”,“喷蒙”意为战无不胜的众山之王,是当地怒族最为崇敬、最受祭拜的神山。</p> <p class="ql-block"> 图19-皇冠山</p> <p class="ql-block">  皇冠山景观变幻万千,神秘莫测,据说,天气晴朗时,山顶碧绿透亮,一丝不染;晚霞时分,山顶虹云泼墨;半阴半晴时,山顶宛若戴上了一顶白色绒帽,腰间缕缕飘带缠绕;冬季下雪时,则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而我们是在惊蛰第二天,多云小雨的天气,中午时刻来到老姆登村的。</p> <p class="ql-block">  村寨内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给人一种心情宁静与安详之感。老姆登教堂已于2011年被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图20-教堂美景</p> <p class="ql-block">  身临老姆登村寨之内,不论是远眺高黎贡山、还是俯瞰美丽怒江、或是近瞧村寨之貌,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快感。</p> <p class="ql-block"> 图21-村寨风光</p> <p class="ql-block"> 图22-俯瞰怒江</p> <p class="ql-block"> 图23-茫茫雪山</p> <p class="ql-block"> 图24-高黎贡山</p> <p class="ql-block"> 图25-滇道之难</p> <p class="ql-block">  9、知子罗村</p><p class="ql-block"> 由老姆登村继续沿盘山路前行约4.5公里,就来到了最著名的景点知子罗村,海拔2030米。</p><p class="ql-block"> 知子罗,傈僳语是“好地方”之意,坐落在碧螺雪山的山梁上,隶属于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下辖村。</p><p class="ql-block"> 知子罗,曾经有过较为辉煌的历史,是当时沟通澜沧江和怒江的交通要道,从清末开始就逐渐发展成为了怒江地区的行政中心,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驻地,也是原碧江县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子罗的发展空间明显不足。1974年,怒江第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州府沿江而下搬迁到六库,既现在的泸水市。1986年撤销了原碧江县建制,原来的州府、县城就这么空寂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县城撤销,机关外迁后,居住在附近的群众纷纷搬出自家的居所,搬进了原来各个机关、部队、学校留下的空房安家,开始了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现在村里居住的人口已不足200人,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游客却远远的超过了村民。</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知子罗村,还完整保留着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边陲小镇的格局和风貌,留下了八角楼、工人俱乐部、州委州政府和部门机构房屋建筑群等80栋单体老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在知子罗老城可以感受到时光的记忆、时代的痕迹以及老一辈人为革命建设燃烧的岁月,是吊古怀旧和登高观赏峡谷怒江的旅游休闲胜地。</p> <p class="ql-block"> 图26-教堂</p> <p class="ql-block"> 图27-八角楼</p> <p class="ql-block"> 图28-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图29-蓝球场&机关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 图30-领袖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 图31-唯一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 图32-记忆之城</p> <p class="ql-block"> 图33-知子罗村的远眺</p> <p class="ql-block"> 图34-再见知子罗</p> <p class="ql-block">  10、石月亮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在知子罗村游览结束后,再沿匹碧线返回到219国道上继续走行约91公里,就到达了石月亮观景台,海拔1210米。</p> <p class="ql-block">  图35-石月亮观景台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 图36-石月亮隧道</p> <p class="ql-block">  石月亮,是一道自然奇观,在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椭圆形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远远望去像是一柄永不会消失的圆月,所以当地人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石月亮。</p> <p class="ql-block"> 图37-石月亮</p> <p class="ql-block">  11、丙中洛</p><p class="ql-block"> 由石月亮观景台继续走行约121公里,于17:00点到达今天的目的地——丙中洛贡山天桐客栈,全程共走行320公里,用时9小时。</p> <p class="ql-block">  今天走行的219国道中的美丽公路段,确实不负其名,一路走来,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蓝天白云、崇山峻岭、茫茫雪山、峡谷怒江……还有大自然中的山野温泉、公路一侧绝壁上流淌下来像水帘洞一样的瀑布等。</p><p class="ql-block"> 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行走在美丽公路上,除了盘山公路必然的急弯陡坡外,还不时会有大雾、横风等现象出现,再就是经常会遇到山上滚落下来的碎石散落在公路上,这些因素都将给汽车驾驶带来潜在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进入丙中洛镇前的丙中洛隧道处,就遇到了山体滑坡的发生。当时,天空上阴云密布,车窗外风雨交加,在路政和交警人员的指挥下,只能是一辆车、一辆车的快速通过,还好,我们总算是平安抵达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视频-去丙中洛途中视频</p> <p class="ql-block"> 图38-去丙中洛途中美景</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天气阴、小雨,气温11~14℃,客栈海拔1589米。</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隶属于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下辖镇,“丙中洛”为藏语音译,“丙”为“藏族”,“中”为“村”,“洛”为“箐”,意即“位于箐沟边的藏族村”。</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被誉为“人神共居”之秘境,是远离尘嚣闹市的世外桃源,是美丽公路“滇西大环线”的最后一段,是滇藏边界小镇,人口约250人。</p><p class="ql-block"> 入住的天桐客栈,房间内空调没有制热功能,电褥子只有在晚间入睡时才能给电,客栈内仅有我们两位住客。客栈主人姓邱,其妻子在“新冠疫情”期间去世了,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此经营打理着这个客栈。</p><p class="ql-block"> 因室外还在下雨,他告诉我们说,镇上仅有的几家商铺也都关门了,晚餐也就只好在客栈解决了,他给我们做了一盘苞菜炒肉及大米饭,还拿过来一小碟花生米,在客栈小院内的雨搭下面,摆放了一个低矮的小餐桌,在阴雨绵绵、冷风嗖嗖、仅有零上11℃的低温下,我们邀请小邱共进晚餐,我拿出了自带的简装汾酒,小邱又给我倒了一盅他泡的酒,我们俩每人都喝了两盅,即为助兴,更为驱寒。</p><p class="ql-block"> 在酒桌话聊中,小邱给我们讲了很多的当地风土人情,又介绍了明早游玩的路线和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主要为怒族,与全国农村一样,绝大多数家庭子女基本都外出打工或远嫁他乡了,留守在村里的多为鳏寡老人。当地主要的农副产品有玉米、土豆和花生,过去的当地人,习惯以土豆为主食,以玉米来酿酒,而最好的下酒菜就是花生米。</p><p class="ql-block"> 小邱建议我们明天在丙中洛游玩路线:早7点从客栈出发,先到石门关3.4公里,再到雾里村3.6公里,再到秋那桶村3公里,再沿219国道进藏方向走一段丙察察公路,亲身感受一下这段公路之美。返回时再回到丙中洛镇上,重点看看重丁教堂、桃花岛和村里风光,以及怒江第一湾、怒江大峡谷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晚餐后,我们早早地就休息了,以做好明天出游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但天有不测风云,7日早5点多醒来,看到客栈主人小邱于4:39分发来的截图信息,是镇政府建立的《旅店业管理通知群》中的截图,镇里通知:</p><p class="ql-block"> “各位老板,因持续降雨美丽公路(丙中洛到县城段)多处塌方,目前不具备保通条件,请各位告知一下游客,请勿贸然前往,并统计一下滞留游客,反馈到群里,谢谢。”</p> <p class="ql-block"> 图39-公路塌方信息截图</p> <p class="ql-block">  看到此信息,我们也只好把心情平静下来,既来之则安之。简单洗漱后,天还在下雨,我们打着伞就去村里散步了。</p> <p class="ql-block"> 图40-丙中洛镇美景</p> <p class="ql-block">  8点多的时候,看到小邱又发来截图信息,镇派出所通知:“丙中洛隧道口的塌方处可以通车了”。</p> <p class="ql-block">  图41-公路正常通行信息截图</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既兴奋又激动,匆匆赶回客栈,简单吃口早餐后,即收拾东西装车启程,前往下一站——德钦县城。</p><p class="ql-block"> 此次丙中洛之行,虽然未能按计划进行游玩,留下些许遗憾,但未被困住,且能平安离开,这也是一种福报啊。</p> <p class="ql-block">  下一篇:《自驾返程途记---德钦县》,待续……</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