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简介

贵州福海

<p class="ql-block">张福海</p><p class="ql-block">职业陶艺家</p><p class="ql-block">高级工艺美术师</p><p class="ql-block">祖籍贵州安顺,75年生,2000年来到江苏宜兴,与紫砂结缘,01年底,带着宜兴紫砂壶先到常州后到上海售卖。在其期间对紫砂开始入门,感受着紫砂壶艺之美,在售壶期间,结识了多位紫砂师傅,对紫砂慢慢深入了解。01年至06年,对紫砂从不了解到如痴如醉,随着对紫砂的深入了解,紫砂的属性在心中产生了怀疑:全手半手,原作以及代工,当问题越来越清晰,心里反而不踏实了。07年因为亲人的缘故,选择了从事紫砂创作,想用自己的手,把心中感受到的自然力量用紫砂把其呈现出来。从07年开始手握紫砂,到如今18年整, 紫砂在我手中也成了一道风景,带着个人审美信息与信念的紫砂作品,不断的向世界各地流走,收藏爱好者抱着作品爱不释手,视为神迹。作者创作作品追韵不求形,所以不管做什么都活灵活现。静观作品凝视它,您就会感觉到它心中有无数所想,可以让您思索。看向远方的鸟、双目圆圆的兽、久经沧桑的水盂等作品,数不胜数。其中, 作品体现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自然界的理解,在作品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裂痕在彩色紫砂泥的衬托下深不见底,长无尽头,看在眼里如在天地之间行走,由于对书画的热爱,又在上海有缘遇上知名金石篆刻家俞大伟、严智敏等老师,在丁山的好友熊立新老师,他们都是印石高手,我用紫砂铸成印坯,三位老师都把精彩留在了紫砂印上,而我把这些精美的印章,敲在我的紫砂作品上,我就成了文化的传播者,把篆刻文化与活灵活现的原创作品相结合,铸就了福海原创陶艺孤品。在创作期间,技术方面遇上了难题,曾得到彭耀年、吴文新、王小军等多位老师的指导,才让紫砂在我手里凝结出了无数的瑰丽之果,回想创作的日日夜夜,感恩我所遇上的人,尤其是我的夫人,创作的日子正常都是孤寂的,但因为有了她,让我十八载如一日,全变成了美好回忆。陶土记住了我过去的每时每刻,让时光变成了永恒。除了印章裂痕、纹理也是我作品的重点特色之一。纹理起源于荷叶的经脉,崖柏纹理,在作者眼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其内心沉醉。每一丝的纹理那就是一个庞大的空间无穷的宙宇。</p><p class="ql-block">作者作品之中。有各种生灵、纹理以及色彩。山川为引,印石雕刻为辅,出现各种造型人物、兽类、鸟类等。其中赋予鸟的感情最多,大多鹰啄,在作者心中:人的最大愿望是飞向天空,而鹰代表一种高度及心灵自由。所以在鸟首当中,吻取了鹰,眼则是来自于灵芝(蘑菇)。在作者心中,灵芝虽与杂草荆棘草为伍同出山野,但其贵不可言,用于激励赞美那些努力向上而环境窘迫的人,虽出身寒微,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成了一个独立的自己,在千万人之中站了出来,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无形无相是作者创作中的信念,只把生命注入陶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心中的爱与不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11月5日总第2477期文化艺术报整版刊载。</p><p class="ql-block">2010年江苏省陶瓷艺术创新作品竞赛中:&lt;四海昌盛瓶&gt;获三等奖。</p><p class="ql-block">2011年上海首届&lt;东方明珠杯&gt;作品&lt;无题&gt;获优秀奖。</p><p class="ql-block">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名师大典收录</p><p class="ql-block">2013年美术大鉴刊登作品四页</p><p class="ql-block">2014年出牌了自己的专辑&lt;陶界先疯&gt;</p><p class="ql-block">同时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p><p class="ql-block">受聘为高级工艺美术师。</p><p class="ql-block">2021年&lt;聆听&gt;被宜兴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p><p class="ql-block">陶瓷画刊,品牌宜兴多期连续登载。</p><p class="ql-block">2022年加入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p><p class="ql-block">2024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p><p class="ql-block">2024年获中国工艺美术能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