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拉山口 <p class="ql-block">那根拉,即那根拉山口,海拔达5190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眺望纳木错。山口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从山口向北望去,远远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错。站在山口,遥望四野,心里顿时会涌起雄浑、苍茫、辽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山口的玛尼堆上,同样挂满了经幡。</p> 纳木措 <p class="ql-block">纳木错位于西藏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似长方形。纳木错藏语、蒙古语意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不是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人。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错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离天空最近的圣湖——纳木措。</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湖区水禽很多,其中最普遍且数量占优势的是留居鸟,主要有棕头鸥、斑头雁、赤麻鸭、燕鸥。</p> 扎基寺 <p class="ql-block">扎基寺的“财神爷”在藏语里被称作“扎基拉姆”。据说,这是拉萨城的护法神“吉祥天母”的世间化身,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财神庙。</p> <p class="ql-block">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p> <p class="ql-block">心存善念的人运气都不会差,愿天下善良勤劳的人们都能发大财、走大运!</p> 布达拉宫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被誉为是世界屋脊上的明珠,1994年,布达拉宫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始建于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是一座集政治、宗教和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悠久的巨型宫殿。</p> <p class="ql-block">检票口。</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脚下的庭院式公园。</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p> <p class="ql-block">布宫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布宫东西两侧的圆形碉楼象征太阳和月亮,圆形曲线在坚固方正的碉楼结构中呈变化之美。</p> <p class="ql-block">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和庆典。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顶部覆盖有金碧辉煌的铜制鎏金瓦。宫中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灵塔,其中最著名的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p> <p class="ql-block">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它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共有七层。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p> <p class="ql-block">白宫脚下的无字碑。布达拉宫的无字碑是为了纪念红宫落成而立的,这一重要的历史遗迹见证了布达拉宫的建造历史和其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白宫外部的“之”字形上山蹬道。</p> <p class="ql-block">沿着蹬道前行,偶尔停下来休息,站在蹬道上,可以俯瞰整个拉萨市区,视野开阔,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布达拉宫最为核心的地方,也就是历届班禅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从这里开始,进入到禁止拍照的区域了。</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最顶部的金顶是由黄金打造的,但是布宫里最不值钱的宝物就是黄金。虽然黄金是布达拉宫豪华装饰的一部分,但真正体现其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是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珍贵历史文物、遗迹和艺术品。这些历史和宗教文物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黄金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的周围,宫墙高大雄伟,墙体采用藏式夯土工艺技术,外包砖石,牢固无比。</p> <p class="ql-block">可以舔食的城墙。布达拉宫的白色墙壁被称为“牛奶墙”。它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其中包含了牛奶、石灰、白糖、蜂蜜、糯米浆等特殊材料。这种特殊的涂料主要是为了增加墙粉的粘性,使其不易脱落。墙面触感软软糯糯,不知道尝起来什么味道?🤪</p> <p class="ql-block">牛奶墙从建筑结构和选材上还能抵御西藏严寒的天气和极端的气候条件。每年藏历9月22日降神节到来之前,附近的藏民会自发前来帮助粉刷墙壁,这种传统已经持成为布达拉宫维护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布宫墙体檐部砌筑“白玛”草墙,涂染绛红颜料,上饰祥麟法轮、八瑞相、七政宝等饰物,加上造型各异的金顶、胜利幢、毛耋、宝瓶等装饰物。外部墙面粉饰红、白、黄、黑等颜色,对比强烈醒目,突出了藏族的建筑装饰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至此,来到了布宫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历经3个多小时的游览,置身于气势恢宏的布达拉宫,对繁复的藏族人文历史和宗教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算小有收获,不虚此行。</p> 大昭寺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我们此次西藏之行的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总寺院,同时也是西藏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该寺院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由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建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们膜拜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公元823年签订的唐蕃会盟书。</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中心建筑是觉康主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两侧还有强巴佛像、十一面观音菩萨、莲花生大师等造像。寺内还有精美的木雕、壁画和金属雕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在藏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是藏传佛教信徒朝拜的重要圣地,每年都有大量的藏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朝拜。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朝拜的方式是磕长头,又被称为“等身大礼”,这是藏传佛教中最虔诚的朝拜方式之一。等身大礼的朝拜者通常是沿着一条直线路线,跪拜前进,全身匍匐在地,双手向前伸直,整个身体呈现出一种完全臣服和敬畏的姿态。在朝拜过程中,他们还会不断地磕头、叩首,表示对佛祖和菩萨的敬仰和祈求。这种朝拜方式被认为是最为虔诚和神圣的,因为它不仅需要朝拜者付出巨大的体力和精神代价,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朝拜者对佛法和众生的无限尊重和崇敬。</p> <p class="ql-block">内景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外围的街道就是著名的八廓街,藏族人称为“圣路”。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一步一拜的朝拜的信众。</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留影。</p> <p class="ql-block">为了这个杯子,买了这款🧋。</p> 藏服写真 <p class="ql-block">走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行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女郎。那就在布达拉宫脚下给自己留几张美美的藏服写真吧!</p> 结语 <p class="ql-block">西藏,有高耸云天的峰峦和连绵起伏的山脉;有奔腾不息的江水和碧澈透底的措湖;有广袤无边的草原,更有无数个寺庙和无尽的传说。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雅鲁藏布江、布达拉宫……,一个个地理课本上的抽象地名,此刻从书本纸张中跃然而出,展现眼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山川湖海和高天厚土,也滋养了这里的人们宽广的胸襟和质朴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旅已经到了尾声,这十天的旅程已经成为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时间虽短,但所有的奔赴都是值得的。每结束一段旅程,意味着新的旅程的开始,期待不远的将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