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久以前就产生了探寻云中古城的想法,看一看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强军、策马扬鞭的疆场,找寻一下当年花木兰替父从军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的足迹,今天在杜二的策划下终于实现。虽然感慨英雄的背影太过久远、地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发掘不够充分,但还是弄清楚了托克托县故城的大致情况。</p><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县位于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众多豪杰风云际会,然后又云散烟消。托县境内有两座故城,一处是位于县城内的东胜卫城,一处是位于古城镇古城村的云中郡故城,两座故城相距30公里。</p><p class="ql-block"> 东胜卫(“卫”是明朝的军队建制,每个卫大约5600人)故城,又称脱脱城、妥妥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修筑,城内包含辽、金、元时期的东胜州城遗址(大荒城、小荒城),明初筑城时延用了“东胜”二字。蒙古首领阿拉坦汗统一漠南蒙古后,明军撤出东胜卫城。1531年阿拉坦汗授命其义子脱脱驻守东胜卫,自此,人们便将东胜卫城称为脱脱城或托克托城。东胜卫故城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明代城址。</p><p class="ql-block"> 云中郡故城始筑于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90年,距今2400多年,是战国至隋唐时期遗址,周长约8公里。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国力大增,云中城成为云中郡治所,是赵国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p><p class="ql-block"> 目前,两座古城只是遗址,所以称“故城”。滔滔黄河,黄尘古道,烽火边城,岁月的尘埃模糊了多少往事,不屈的是那些千疮百孔、风吹雨蚀的古城墙,千百年来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领地,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感谢杜二的陪伴与合作!</p> <p class="ql-block">东胜卫故城内的万亩良田和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残破的东胜卫城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云中郡故城遗址,石碑左侧隆起的土堆为西城墙遗址,故城内全部为农田。</p> <p class="ql-block">托克托县段黄河</p> <p class="ql-block">托克托县黄河湿地,有众多候鸟打卡栖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