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4年农历七月二十日,乃慈母驾鹤辞世十五周年忌日,不孝男坟前烧纸献贡,祭拜家慈,寄托我对母亲的无限哀思。奈何人仙殊途,阴阳隔 阻,对家母的思念之情,惟借于悠悠白云,习习秋风而寄之。我想天堂的母亲必能感知。</p><p class="ql-block"> 1922年,母亲出生于现泌阳花园街道尚东第一城北边,农博城西侧的八里院村。其家虽非豪门贵族,但有地八十余亩,油坊一处,县城里有店铺生意,一进三的宅院,也算是家境殷实,生活优渥的小康之家吧! </p><p class="ql-block"> 母亲㓜承庭训,聪慧好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曾就读于泌阳县公立第一小学。她刻苦努力,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历任班长,前途光明。然,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无妄之灾突降其家,从此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从一个小康之家变为家徒四壁的赤贫。 </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恨人有笑人无”的社会里,嫉妒就成为卑鄙小人丑陃灵魂的外在表现。外祖父家的微薄家产就成了奸倿小人觊觎的对象。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社会不靖、治安混乱、匪患猖獗、偷盗盛行,人们十分痛恨。此时豫西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别廷芳派兵来泌阳清乡剿匪。那些仇恨外公的人借此机会污告外公窝匪,把外公抓进监牢,身陷囹圄。(外公姐姐的女婿,有人说当过土匪,结婚当年来娘舅家认亲一次)外公在牢中受尽酷刑。为救外公出狱,外祖母到处奔走呼号,找关系托人情。在那“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时代。外祖母只得卖房卖地来救外公。家中产业几乎卖尽之时,才把外公赎回。几个月的牢狱之灾,己把外公折磨的不象人形,从此一病不起。为给外公看病,只得把仅有的家产卖掉,但终究也没能挽留着外公的性命,外公怀着满腔的怨恨,和一肚子不甘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灾害频发、匪患横行、军阀混战、兵连祸结。外公去世后,其家己是一贫如洗,在这样的环境下,姥姥一个孤寡女人带着五个未成年的儿女凄凄惨惨地在艰辛的生活道路上漂零。那时母亲已读到小学四年级了,马上该读五年级了,可一场无妄灾祸中断了母亲的学业,打碎了母亲的梦想,远大的理想也成为泡影,从此也改变了母亲一生。后来母亲每每谈论此事时,那种心中的不甘和落莫的神情,我都看在眼里,我也能深深的读懂。</p><p class="ql-block"> 母亲16岁就送到我们韩家,从此就担起我们韩家的重任。母亲温婉贤淑和蔼谦恭,她孝敬公婆、友爱妹兄、抚育儿女、和睦亲朋、邻里融洽、从不与人争讼。在邻里有很高威信,和极佳的口碑。</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勤劳持家,她用其柔弱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她呕心沥血辛勤劳作,她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养大。忘不了自然灾害那几年,从食堂领回不多的定量食物母亲总是忍着饥饿先让我们吃好;忘不了深秋夜静时母亲还在推切红薯干而发出的那种嚓嚓声;忘不了夜阑梦醒时在昏暗油灯下母亲还再一针一线给我们缝制衣服制作鞋袜的身影;忘不了母亲精心设计剪裁给我们制作的衣服在当时是那么得体新潮;忘不了邻家的孩童看到我们穿着母亲制作的新颖衣服而投来羡慕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母亲多才多艺,娴熟于女工。缝衣裁剪,烹饪作饭,样样能干,纺纱织布,扎花刺绣样样能行。母亲为人忠厚乐于助人。记得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村上的婶子大娘到我家向母亲讨要鞋样,拿着布块让母亲给他们剪裁衣服,请教一些衣服缝制方法等。母亲上过学,粗略地懂得一点简单的绘画和扎花刺绣,于是就经常有人让母亲给他们在鞋上扎个花,在门帘上、枕头上绣个牡丹,梅花,鸳鸯……等图案。母亲乐善好施,帮助别人,从不索要报酬。</p><p class="ql-block"> 计划经济时代,国力薄弱生活水平低下,吃饭穿衣实行票证政策,一人一年16尺布根本不够穿用,所以农村多是自己纺纱织土布。因此我也常看到母亲帮助别人怎样经线,怎样打墨,计算布面宽窄设计多少头纱线(460头,480头……),织带有花形图案的布,染色线怎样调配,怎样往缯里杼里掏头递线等。</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非常重视教育,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她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这是母亲一生的夙愿,她希望我们来完成她未竟的学业,来实现她破灭的理想,了却她一生的遗憾。所以在当时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多么艰辛,她始终如一地坚让持我们上学。但有一次因为上学我却伤了母亲的心。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天上午,我和村上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当我们来到半路一个两岗一洼处,几个年龄较大的伙伴商议:今天不去上学了,咱在这儿玩“砸娘娘”吧!(一种用石块砸向这处目标的游戏)于是这一上午大家逃课了。到中午放学时又按时回家以欺瞒家长。孰不知老师却让邻村的一个同学到我家来寻问上午我为什么没去上学?母亲知道后很是生气,骂我不争囊气,她中午饭也没吃,还伤心地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因我逃学母亲伤心流泪,从此之后我再也没逃过学。</p><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以她的道德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她常对我们讲:为人在世,以道德为本、以谦和为贵、以诚实守信立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尊老敬贤,要谨慎处世,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切不可逞强好胜……此乃金玉良言,天地共颂。</p><p class="ql-block">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四世同堂的家庭里,年事已高的母亲本应尽享人间天伦之乐,过世上幸福美好生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时,却在2009年农历七月二十日十一时三十分突发心梗撒手人寰,走完了她八十七年的人生历程,踏上天堂归途之路。母亲走了,走得那么匆匆,没有给儿女们留任何的遗言;母亲走了,走得那么平静安祥,没有留任何的遗憾;母亲走了,已经走了十五年,去到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留给儿女的只是无限的思念;母亲走了,己走了十五年,十五年人间沧桑,物事巨变,唯有亲情,还是那么永恒永远。在母亲的忌日,遥寄一缕思念,送上对母亲的缅怀之情,点亮一盏心灯,驱散天堂里的黑喑,愿母亲天堂幸福无灾无难。</p><p class="ql-block"> 三思未报劬劳德,一世难忘养育恩。</p><p class="ql-block"> 母亲!天堂安好。</p><p class="ql-block"> 2024.8.23日,晚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