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引领科学教育新发展》——山东省小学科学新教材使用培训活动

五彩斑斓的黑

<h3>  为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用好国家课程新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8月22日—23日,山东省2024年度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小学科学新教材使用暨教研员培训在枣庄市薛城区凤鸣中学举行。会议时间为两天,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h3> <h3>  22日上午,青岛版科学教材主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正教授做《海洋与生物学》专题报告。李教授通过解释海洋的温度、密度、海浪运动等方面,从海洋生物学方面介绍了海洋科学知识。结合自身经历,以海洋人的身份和渊博的海洋知识从科学的层面分析了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并指出教材是连接科学研究和科普的桥梁,同时谈及了关于小学《科学》教育课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h3> <h3>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委会主任李健梅做《青岛版教材修订情况及教材特色简介》专题报告。李主任从教材修订情况、修订特色、使用建议三个方面对新教材进行详细解读。介绍了青岛版《科学》教材的8个突出变化,这8个变化也是新教材的主要特色,同时也是落实科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策略,对我们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也提出了宝贵建议。</h3> <h3>  下午培训继续。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委会委员、低年级组组长韦忠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年级新教材整体建构介绍和第一单元的精彩解析。通过韦老师的解析,我们看到整册教材实现了科学进阶,结构有序,内容丰富,各个单元之间的有机统一。韦老师强调一年级是整个科学生态系统的基石和关键所在,它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科学基本认知和兴趣的关键时间段,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之后,是接受科学教育的起点,所以一年级我们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如何开始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h3> <h3>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分册主编、肥城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孔令强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年级新教材第二单元的精彩解读,并以《看一看》这一课为例,做了详细解读。在新教材中,每个活动的设计、每张图片,甚至是一个词语,它背后其实都是编者们经过反复推敲才确定的,凝结了集体的一个智慧,有着深深的含义。</h3> <h3>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分册主编、枣庄市中区君山路小学的褚宏民校长对一年级新教材的第三单元进行解析,并对《玩中学》进行微课展示:玩耍、玩游戏、玩玩具,是小孩子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和路径,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怎样玩儿?在玩儿中怎么学习?学什么?学习之后怎样去更好的玩耍?对这些问题,褚校长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这也是学科课程的作用,体现了教师指导的必要性。</h3> <h3>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总监武际金老师对一年级新教材的第四单元进行解析。武老师特别强调科学思维在科学学习当中的作用。无论是在认识工具还是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中含有的思维含量,为今后指导技术工程和设计制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h3> <h3>  8月23日上午由崔鸿教授作《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报告,她提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标志着我国科学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指出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和实施指导等四方面都有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h3> <h3> 一、提炼了核心素养</h3> <h3>  以反映科学课程全面育人价值的核心素养统领本次修订,基于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及学段特征,确定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引领育人方式的转变和考试评价的改革。 <br>  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各维度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科学特质。科学观念是科学课程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是其他素养形成的基础;科学思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思维方式,而且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探究实践是学生形成其他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一种关键能力;态度责任是学生基于对科学观念的深度理解,在探究实践的支撑下,通过科学思维内化而形成的必备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学课程中的集中体现。</h3> <h3> 二、调整了课程结构</h3> <h3>  基于科学课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体现育人为本,凝练13个核心概念,突破学科领域界限,实现高度综合,进阶设计内容要求,覆盖义务教育全学段,落实素养发展路径,提出4个跨学科概念,横向连接核心概念,强化整体性、系统性。 <br>  减少了概念和知识点的数目,加强了综合性,凸显了育人价值。学科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横向连接,进一步加强了综合性、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h3> <h3> 三、提出了学业质量</h3> <h3>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br>  核心素养是构建学业质量的根本依据,学业质量是核心素养融入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业质量设置具有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关注学生表现、突出综合性和提出适宜分层的特点。</h3> <h3> 四、强化了实施指导</h3> <h3>  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核心素养,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符合已有水平经验,系统考虑进阶设计教学目标。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加强监控,适时追问及时点拨,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br>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体现思想性、多元性和适宜性,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多元主体开发,贴近教与学的实际。</h3> <h3>  最后崔教授说道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握机遇、科学谋划,以新课标为载体,加强理论引领,加快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h3> <h3>  邹平市的全体科学教师齐聚黄山实验小学参加培训活动。老师们仔细听、认真记,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老师们更是收获颇多,为新学期的科学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