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见前路,低头自耕耘-记参加山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zyp💝

<p class="ql-block">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衷心感谢曲阜师范大学为我们搭建的优质学习平台,在八月如花,犹梦盛夏的季节,让我有辛赴一场心灵之约,迎一场知识的盛筵。</p> <p class="ql-block">  为期5天的集中研修培训,涵盖了教师博物馆和三孔的实地参观讲解,专家名师的理论分享。学习期间,有参观,有研究,有讨论,有反思。参观后是对心灵的洗礼,而每一场讲座都高屋建瓴,每一段光阴都弥足珍贵。前沿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鲜活的故事教学分享,带给我新思考,新启发,新动力。</p> <p class="ql-block">一 坚守之道,心灵洗礼</p><p class="ql-block"> 于高山之颠,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在参观教师历史博物馆,三孔圣地以及孙老师讲述的文化自信,三位老师渊博的知识,三个多小时的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讲解,令人震撼和折服。更令人震撼和折服的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那令人赞颂至今的中国的君子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谓君子先修自身,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而历代古代圣贤中,君子之道无不是修好自身,而是在丰盈自身之后,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以自身报国为民的理念付诸于行动中,是孔子慢慢14年的列国之游,所期盼实现的那些一心为民的理想。君子之道是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君子之道立于心,更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而教师不止是自成君子,以君子之标要求自己,更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出更多的君子。</p> <p class="ql-block">二 名师之道,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与名师的面对面交流,培训学习变得鲜活而有力。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在各位名师风趣幽默,独到的讲解中一一展现,来自济南的王战老师,以扎实的理论为依托,深入浅出的讲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理念下的课程理解,教学实施与评价探索。让我们对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程方凯老师,“讲故事”的名师。他把故事与教材相结合,讲故事给孩子听,在这一个个故事中,孩子们的德育认知逐步提高,今天我们也来听故事,听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故事。程老师的工作看似简单,但他却把简单的事做到了极致。同时也大家明白,其实关于教学的研究就在身边,那些课题、论文并不遥远。只要你是教学的有心人。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p> <p class="ql-block">三 自修之道,任重道远</p><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通过学习之后,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大思政的理念,同时厚植自身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努力扩宽自己的视野,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政教学与学生周围的教育资源想融合。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律要严,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勤修君子之道,经常“三省吾身”,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p> <p class="ql-block">  “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学习可以增智长才,厚德明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它扩大了人的精神空间与思维容量,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升华,心灵更加纯洁。学习又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定要不畏山高路远,不惧风高浪急,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p>

君子

之道

教学

名师

学习

自身

讲解

老师

参观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