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枫(之三)无可奈何的救护

寻访最可爱的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术刀拼成了刺刀,和死神抢人的医疗兵战士们,顾不上自己的疲惫,只想多救一位战士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很多没救活的战士,于枫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有这么一位英勇的伤员,让于枫印象最为深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无可奈何的救护</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视频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枫回忆“那还是在1952年,前线已经打打停停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一个破伤风的伤员被送到了我们医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送来时,这位伤员已经陷入昏迷,可是,他昏迷却还喊着‘冲啊!杀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段时间,敌人对我们的后勤与医院从未停止过轰炸,第二天,雪停了,敌人的飞机来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医护人员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敌机扫射轰炸了半天,医护人员和其他伤员都没有伤亡,可是于枫护理的那位得了破伤风的伤员竟然因为这次空袭牺牲了。“护理破伤风的伤员除了药品与精心的护理,还要有安静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敌机的轰炸和扫射,这位伤病员来我们医院不到三天就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记者说起这些故事,于枫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们的伤员那样勇敢、死的时候那样悲惨,别的伤员还有随身携带的日常用品,他牺牲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伤票都没有。”</p> 【伤票:记录伤员的基本信息,如果没有伤票意味着他将成为一名无名烈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我们中国人习俗,入殓的时候至少有一件干净的衣服,可是这位伤员仅仅只有一件沾满鲜血的衣服。那时因为后勤紧张我们自己的衣服都不够穿,可是班长却脱下自己的衣服,将它整理干净,为这位牺牲的伤员穿上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不忘初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火毁了一切,包括于枫本应书声琅琅的童年。13岁参军时,于枫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可在组织的关照和培养下,55年从朝鲜归国的于枫刻苦学习,第二年就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于枫将那段抗美援朝的岁月凝结成文字,创作了《抗美援朝前线兵站医院纪实》一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更传递了精神,其后被改编成电影《烽火芳华》,以影像的力量再次唤醒了人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作品,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它告诉我们“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我们几位志愿军后代组成《寻访最可爱的人》摄制组,在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老兵志愿者刘磊,以及许多志愿军后代的介绍和帮助下,在全国采访了一百多位志愿军老战士,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后世铭记他们的功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