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过去了,心中始终没有忘掉的就是曾锤炼过、温暖过自己的那片草原。自1998年以来,每年一到七、八月份,不知为何,内心就会腾升起回四子王旗看看当年上山下乡的草原,看看那里的乡亲,看看曾在一起生活过的知青战友。似乎这也成了这些年的惯例。同时,那边的乡亲、战友似乎也对我们每年此时能回去形成了一种期盼。</p> <p class="ql-block">七月中旬后,张茂大嫂、凤凤都曾先后打来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四子王旗?我当时手里正有单位的活儿还没完,回答说,八月份吧。其实当得知嫦娥六号要在四子王旗阿木古浪牧场草原降落时,我就有想回去的冲动。但当时手头活儿太多,离不开。另外还想等等胡冀燕和霍春景。在八月初就给胡冀燕打了个电话,在外地的她一听说回四子王旗,就把自己后边行程改了。此时毛慧生也决定要回四子王旗看看江岸的老乡和金花、王明生等知青。就这样,我们这一行就定下来,说走就走。遗憾是春景没有回来,回来他肯定也要同行的。不过当时冀燕担心我身体,因为她怕去年我病在乌兰花的事情再发生。其实我自己心里有数。</p> <p class="ql-block">也有人说,都快八十岁的人,你还敢开车,跑这么远的路。我想,现在还能开车,说明我还没有痴呆,头脑,四肢还没有问题。尽管疫苗曾让自己走过一次鬼门关,但上天又把我拉了回来,这是又给了我继续向前走的机会和可能。做为一个喜欢开车,喜欢旅游,喜欢大自然的人来,不想停步。我想,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行走在路上。最近自己又整理了一本书《没有终点的旅途》,把自已的这些想法写了进去。这也是我要自驾回草原的动力,也是对自已的检验和挑战。走进大自然,更能放飞自已。</p> <p class="ql-block">和去年回内蒙一样,清晨6点从北京出发,中午12点多到了呼和浩特。乌兰花知青崔一梅在那里等我们,给我们安排了午饭。吃饭后。崔一梅和我们同车踏上回四子王旗的路。</p> <p class="ql-block">自从有了隧道,不用再翻大青山了。很快就穿过了大青山,路过了武川,向乌兰花奔去。看到路两边的风景,心旷神怡。很舒服,很放松。</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的云总是这样低,且多变。</p> <p class="ql-block">看到乌兰花的路标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四子王旗的特有标示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才知道,这条进乌兰花的大道,是一条纵贯乌兰花南北的大道,名为“和平路”。再往北变为八车道,然后与209国道相接,並直通格根塔拉。然后可去红格尔、阿木古浪、脑木更。现在四子王旗境内的路可以说今非昔比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就住在和平路边的一座酒店,是凤凤给订的。在这里住距离凤凤、马秀兰的家和江岸大队金花的饭馆都不远。酒店的对过就是哈撒尔广场。而且附近歺馆很多,当天晚饭就是由江岸大队的王明生在附近的一家粥饼店,做东请我们吃的。说起王明生,去年我病在乌兰花,幸亏他给我医治,输液,才让我很快恢复,平安返京。非常感谢他。据说他在旗里也是位热心为老百姓服务的好医生。</p> <p class="ql-block">次日早点我们是在杨大嫂家吃的。都是当年插队时吃过的食品,引起了大家对当年的回忆。左一是马志新的妹妹。她1975年也到马盖图插队。此时毛慧生去江岸知青那边吃早点了。此次草原探亲活动,哈沙图和江岸两队的活动是有分有合的,随意而自由。</p> <p class="ql-block">早点后,凤凤老公开车,凤凤、胡冀燕和我一起到四子王旗博物馆参观。去年因为我突发身体不适,没能参观此馆,也影响了胡冀燕和霍春景,实在抱歉,所以这次先参观了。这个馆造型很有特点,很大。对四子王旗历史文物的展量很大。很值得看。</p> <p class="ql-block">馆中还有两个大厅展出了神舟一号至十一号的回收情况和嫦娥五号、六号回收情况。还有航天器和航天功臣的实景模型。</p> <p class="ql-block">胡冀燕和凤凤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慧生和金花等江岸知青、社员也来参观,大家一起合影。因据说脑木更胡杨林那边因雨水大过不去,胡冀燕和凤凤提出去乌兰哈达看奇石岩画,大家一致同意,而且马志新的妹夫也开車要去。这也是对四子王旗历史文物的进一步了解。</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两辆車让我们开始了乌兰哈达之行。</p> <p class="ql-block">我对乌兰哈达並不陌生。1968年冬天,大队民兵连长贺万英和我骑马400多里,到乌兰哈达看望哈沙图大队出套子的牧民。后因脸冻伤,骑马跑失,俩人步行八天,赶着130多只羊,翻山越梁,从乌兰哈达回到马盖图。1969年秋天,胡冀燕、蒋因敏、宋胜利和我,从天津探亲后乘火車到集二线的朱日和站,然后到乌兰哈达,参加了把要返回大队的羊群赶回哈沙图的队伍。只是当时不知道乌兰哈达还有奇石岩画。</p> <p class="ql-block">又看到了草原上的羊群,马群。</p> <p class="ql-block">路很好,车也开的很快。是凤凤老公开车。</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蒙古包。知道快到格根塔拉了。</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格根塔拉南梁上的大敖包。</p> <p class="ql-block">已经看到格根塔拉景区的新建的牌楼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门楼建的古香古色,很漂亮。也是座过街天桥。</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那达幕运动场的金顶主席台和周边的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修的进入会场的大厅,很有气势,蒙古族的文化味很足。</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那达幕大会是7月29日开幕的,据说热闹了四五天,听说晚上还放了烟火。</p> <p class="ql-block">靠近围墙的地方,还修建许多白色的小佛塔,也很漂亮,可惜没照上。</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芷芨,想起了马盖图。那时马盖图的芷芨长的真高。</p> <p class="ql-block">这时我们已经走上了209国道。这条国道直通二连浩特。</p> <p class="ql-block">从209国道右拐,可向乌兰哈达。左拐可向红格尔。</p> <p class="ql-block">当看到草原上出现了大石头,大家知道乌兰哈达就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看惯了一马平川草原的人,当看到草原上突然出现各式各样的大石头,也会有种兴奋感,甚至莫明其妙的感觉,这可能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乌兰哈达山丹嘎查委员会所在地,没想到自驾来的车停滿了村里的小广场,我们则开车上了有奇石岩画的小山。这里清静。</p> <p class="ql-block">杨大嫂和马志新妹妹有先见之明,带了许多吃的和热茶水,我们就在小山的草地上开始了野歺。这也是这些年回草原探亲的第一次野歺,挺好的。大家边吃边聊,真象一家人。天公也作美,假阴天,不晒,又没风,真好!</p> <p class="ql-block">吃完收拾好,大家开始了在石头间的游走。真奇怪,这些各种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都集中在乌兰哈达这一带?问题一个一个出来了。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p> <p class="ql-block">杨大嫂和胡冀燕爬上了这座石山上。83岁的杨大嫂还有这等身脚,真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上的杨大嫂。真精神!</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另一块大山石上,马志新妹妹的老公给照了张合影。前排坐着的右一是凤凤的老公。后排站着的右二是马志新妹妹。</p> <p class="ql-block">越走越高兴,在胡冀燕和杨大嫂伴唱下,崔一梅、毛慧生、凤凤三人以大山石为背景,在山坡上跳起《鸿雁》舞,有模有样。点赞。</p> <p class="ql-block">我也在一块似要倒下的大石头前,摆了个大力士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这些山石中找岩画,还真有岩画,似是经过在石头表面雕刻的,估计是后来人涂上的颜色。看到的这几幅画像都与宗教有关。据说四子王旗范围内有三个地方有岩画,一是乌兰哈达苏木,一是卫境苏木查干哈萨图,距离中蒙边境不太远。还有一个是补力太苏木。三个地方的岩画特点、风格、内容不一样。不过,我也曾在红格尔的地方看到过岩画。</p> <p class="ql-block">我在宁夏贺兰山内曾看到过一些岩画。没想到四子王旗也有,难得。这些岩画是哪个朝代的?为什么会在这一带出现?值得研究。</p> <p class="ql-block">据说乌兰哈达的山里还有一些岩画,但最好有熟悉路的人带领,否则外人也不好找。而且据说这些岩画做为文物已经属保护范围了。</p> <p class="ql-block">没有想到的是在人迹稀少的草原上,尽是大石头的石头山上还长着一棵孤独的树,令人惊讶。真是独树一支,难得。当地有人称之为神树。还给系上了哈达。</p> <p class="ql-block">在乌兰哈达这个地方待了两三个小时后,开始返回乌兰花。乌兰花到乌兰哈达这条路路况很好,全程有140多公里。路上草坡不错,看到了牛,羊。大家虽然玩的有些累,但心情非常愉快。</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应邀和毛慧生去金花的羊杂店吃的早点。金花,我很早就认识,1968年冬我参加脑木更公社宣传队,金花也参加。在演出过程中,我发烧了。记得是金花给我看病,打的退烧针,很快就好了。我也记住了她。当年她是江岸大队的赤脚医生。前几次回草原探亲,也曾到过她的小店吃过饭。不过我对羊杂汤吃不了,能吃别的。这次来发现金花的羊杂店变化很大,她们那条街经过了重修。更重要是金花的羊杂店更出名了。她的老公叫宝音,也是金花羊杂店的店名。</p> <p class="ql-block">进到店里,看到柜子上摆的在国际比赛中获金奖的证书。</p> <p class="ql-block">金花还是四子王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子王旗羊五香(羊杂碎)代表性传承人。据她说,她是第三代传承人。真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今年7月那达慕大会期间,,四子王旗举办草原羊杂汤大会,金花的店名声在外。这是她老公(右)在大会上制作羊杂汤场面。这口锅直径为4米,熬一锅需有3千斤羊杂,大会期间羊杂汤免费喝。据说熬了好几锅。</p> <p class="ql-block">大会期间,金花的羊杂店进入了内蒙古歺饮和饭店企业协会颁发的《中歺特色美食企业名录》。四子王旗羊杂店很多,金花和她老公能把自已的羊杂店做成这样,不简单,值得庆贺。</p> <p class="ql-block">中午,经赵玉彪安排,由胡冀燕和我代表天津知青在四子王旗新建的美食街请哈沙图能到的社员和乌兰花知青吃饭,也是此次探亲活动的告别宴吧。杨大嫂,赵玉彪,龙珠夫妇,凤凤夫妇,马志新妹妹夫妇,崔一梅,马秀兰,乌里吉巴图参加了告别宴。</p> <p class="ql-block">在吃饭中间,大家又开怀唱起了草原上的歌,杨大嫂,胡冀燕,赵玉彪,崔一梅,马志新的妹夫,龙珠的夫人,乌里吉巴图都动情地唱起来,好不热闹。马志新的妹夫还用蒙语进行朗诵,他的蒙语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饼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珠和他夫人张翠。</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大家在饭店外合影。自左到右后排是:赵玉彪、刘宗达(凤凤老公)、龙珠、黄小同、白俊峰(马凤茹老公)、乌里吉巴图。前排是:凤凤、马秀兰、杨大嫂、张翠、胡冀燕、崔一梅、马凤茹。</p> <p class="ql-block">几位当年的知青又照了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龙珠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凤凤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马志新妹妹妹夫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天傍晚,原旗政协主席赵翠萍知道我们来了,表示返京前一定要请吃早点,送送我们。于是就在第四天早上,趙翠萍夫妇专程在美食街杜尔布特总部请我们吃的早点,她还表示,虽然退休了,但还希望能做些为知青服务的工作。最后大家留影告别。</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四子王旗的乡亲们和老知青伙伴,踏上返程,虽然此次探亲时间不长,但几十年形成的草原情感永在,临别之际,大家依依不舍,杨大嫂和凤凤都说,多住几天才好,明年再来,明年再聚。</p><p class="ql-block">真可谓,短暂草原探亲,浓浓真情永在。再见了,四子王旗的亲人们,明年再见。</p> <p class="ql-block">返京时走了另外一条路,从乌兰花北接335国道直奔集宁南,因有段路正在修,下道绕行卓资山,没想到走进了乌兰察布的著名景区辉腾锡勒(也称辉腾梁)和黄花沟,没想到这里自驾游的汽车真多,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内蒙的车集中在山里各个景点,马也很多,人也多,非常热闹。看来内蒙大草原还是非常吸引人的。我们在黄花沟转上了京新高速,这也是第一次走京新高速,.车不是太多,挺好。后又接京张高速,走官厅,八达岭回了北京,此次内蒙草原探亲往返共1300多公里,对我又是一次锻炼,高兴的是,自己经住了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