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母校情深。</p> <p class="ql-block"> “红旗楼”(学校正大门)。</p> <p class="ql-block"> 状元桥(内校门前)。</p> <p class="ql-block"> 班集体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迎来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欢聚在平远“富港国际酒店”,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展望夕阳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曾记否!52年前,我们52名来自东石、茅坪、上举、明洋的“学生哥(妹)”,来到东石中学读高中。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得到老师辛勤的教诲,使我们成长,使我们进步,使我们起航。我们(3) 班,是个团结、奋进、向上的班集体,在课堂,在操场,在饭堂,在宿舍,在学农基地,还有上山砍柴、摘松果、捡茶漏等处处留下了我们的影子;看今朝,我们都是两鬓白发的爷爷、奶奶。成为帮子带孙、料理家务的“主力军”。角色之变化,存属交替的自然。</p><p class="ql-block"> 今天,躬逢盛世,共享太平。石龙寨在作证,双企岌在作证,我们(3)班的同学们,假座“富港酒店”,举行“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的聚首,又一次共叙同学情,畅谈尘封的开心事,并与我们尊敬的科任老师畅开心扉,放声歌唱……</p> <p class="ql-block">【一】往日的相逢瞬间:</p><p class="ql-block"> 毕业50年来,我们班组织了不少的“同学聚会”,在各个年龄段都尝试了同学们相聚的快乐。如今,成为心中的珍藏。</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本人与我们的部分老师的一次留影。值此,祝健在者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去者在另个世界 安息!</p> <p class="ql-block"> 【二】、现场老师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1、卓佛林老师(农作科任)。今年89岁,本县超竹人。在中学副校长岗位退休。身体健康,笑对人生,现在优山美地大儿子家安度晚年。</p> <p class="ql-block"> 2、魏开扬老师(地理科任)。今年85岁,在深圳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岗位退休。现深圳、梅城两头住,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3、丘德贵老师(政治科任)。本县上举人,今年79岁,在平远县工商联主席岗位退休,是平远政界到62周才被批准退休的第一人,一手“毛体”惹人迷。心态阳光,不忘初心,发挥余热。现在平城居住,过着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4、林如善老师(英语科任)。今天78岁,本县东石人。说话幽默,好字一手。从教近40年,一直在东石中学(后称铁民中学)从教,从一位民办教师,干至公办、中学副校长,是东石教育的践行者、见证者、管理者,真谓桃李满天下……退休后,多数在惠州居住,过上舒心幸福的生话。</p> <p class="ql-block"> 5、吴杰欣老师(生理卫生科任)。今年77岁,本县畲脑人。18岁从军,3年后退役,安排到平远第一小学任教2年,后被调至东石中学当“校医”和担任卫生常识课,后期调至仁居中学,干至退休。由于手有“执业医生”的资执和医德、医技的声誉,退休后到深圳某大药房坐诊10年多,回来后受“保灵公司”老板的骋用,继续在“传承中医”的路上发挥余热,为广大病患者排忧解难而出力!</p> <p class="ql-block">【三】、现场同学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丘运康(锡水人)。</p> <p class="ql-block"> 廖觉泉(上举人)。</p> <p class="ql-block"> 李桂标(丙畲人)。</p> <p class="ql-block"> 黄矿祥(上黄地人)。</p> <p class="ql-block"> 吴伯达(上举畲脑人)。</p> <p class="ql-block"> 林 维(东石黄机塘人)</p> <p class="ql-block"> 吴先向(锡水人)。</p> <p class="ql-block"> 曾志兴(东石圩镇居民)</p> <p class="ql-block"> 林仕平(凉庭人)。</p> <p class="ql-block"> 熊焕政(东汶人)</p> <p class="ql-block"> 马百荣(茅坪人)。</p> <p class="ql-block"> 林雨华(汶水人)。</p> <p class="ql-block"> 熊添凤(东汶人)。</p> <p class="ql-block"> 朱运凤(双石人)。</p> <p class="ql-block"> 林崇红(东石禾坪岗人)。</p> <p class="ql-block"> 陈建平(东石圩镇居民)。</p> <p class="ql-block"> 赵小平(东石圩镇居民)。</p> <p class="ql-block"> 林新桂(汶水村人)。</p> <p class="ql-block"> 林金凤(太阳村人)。</p> <p class="ql-block"> 林桂荣(汶水村人)。</p> <p class="ql-block"> 李云标(茅坪人)。</p> <p class="ql-block"> 曾小菊(大屋村人)。</p> <p class="ql-block"> 黄 忠(明洋人)。</p> <p class="ql-block"> 李仁寿(明洋人)。</p> <p class="ql-block"> 曾兰香(麻塘人)。</p> <p class="ql-block"> 李广金(茅坪人)。</p> <p class="ql-block"> 李绍东(洋背人)</p> <p class="ql-block"> 黄铁汉(大屋村人)。</p> <p class="ql-block"> 林锦平(东石禾坪岗人)。</p> <p class="ql-block"> 林华兴(白岭背人)。</p> <p class="ql-block"> 朱文海(双石人)。</p> <p class="ql-block"> 林昭浪(麻塘人)。</p> <p class="ql-block"> 林昭辉(锅叾人)。</p> <p class="ql-block"> 【四】值得点赞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因特殊原因,他(她)们虽没能到达现场,却为举办这次聚会而慷慨解囊,这种对同学们的大爱值得表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兴海(灵水坑尾人)。</p><p class="ql-block"> 他捐款1000元十750元=1750元。</p> <p class="ql-block"> 刘联东同学(上举小畲人)</p><p class="ql-block"> 他捐款 1000元+750元=1750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儒章同学(洋背人)。</p><p class="ql-block"> 他捐款:300元。</p> <p class="ql-block"> 赖秀香同学(太阳村笔架山人)。</p><p class="ql-block"> 她捐款:300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五】、小锦集。</p> <p class="ql-block"> “三代”东中老师的喜相逢。</p><p class="ql-block"> (前排:卓佛林老师;二排:丘德贵、吴杰欣老师。二排俩是佛林老师的学生;后排:林昭辉老师。他同是卓佛林、丘德贵、吴杰欣老师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与“铁、矿”同学留影。</p><p class="ql-block"> 右一,黄铁汉同学;</p><p class="ql-block"> 中间,黄矿祥同学。</p> <p class="ql-block"> 仨同学曾是“人民教师”。</p><p class="ql-block"> 左为马百荣同学;</p><p class="ql-block"> 右为林 维同学。</p> <p class="ql-block"> 同学(2年)加同事(11周年又2个月)。</p><p class="ql-block"> 左为李仁寿同学;</p><p class="ql-block"> 右为曾小菊同学。</p> <p class="ql-block"> 同床2年同学。</p><p class="ql-block"> 左为吴先向同学。</p> <p class="ql-block"> 与居外回平同学留影。</p><p class="ql-block"> 左一:曾志兴同学,居住深圳市;</p><p class="ql-block"> 左二:吴先向同学,居住佛山市;</p><p class="ql-block"> 左三:李绍东同学,居住广州市。</p> <p class="ql-block"> 【六】 部分组委成员与老师留影。</p><p class="ql-block"> 左一:陈建平同学,左二:林雨华同学。</p><p class="ql-block"> 右一:廖觉泉同学,右二:林昭辉同学。</p> <p class="ql-block">【七】集体留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尾声】 </p><p class="ql-block"> 本人的发言稿</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在夏天遇凉(台风雨)的良辰吉日里,我们相聚在平远仅有的“星级酒店”,举行东石中学七四届(3)班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的“同学聚会”。这次活动,得到在座老师的厚爱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组织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52年前,我们52位同学,怀着“读书梦”,随缘地走在一起,组成“东石中学高一(3)班”。在这班群里,我们同在一间课室接受各位老师的教导,同在一个运动场锻炼身体,同在一块田间地头出力流汗,同在一个饭堂用餐……可以说,在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和校外的沙排岌、工人镇,处处留下了我们的影子和脚印。同时,通过二年的朝夕相处,已结下了如兄弟、似姐妹的同窗情谊。这般同学情,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了人生珍贵的收藏。当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后,不论我们是士农工商,还是身在何方,一直以(3)为荣,以(3)班为乐,所积淀和升华的“同学情”如同一坛老酒,愈久愈醇,愈久愈香。</p><p class="ql-block"> 看今朝。站在五十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假座酒店,又相聚在一起,且有幸在当年5位科任老师的见证下,重温校园旧梦,重续同学友情,追忆同窗生活,畅谈尘封50年的故事,相信这笃定又是一次甜蜜蜜的喜相逢和喜乐乐的手牵手!</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作为当年的班长,从“动议”到大家进场,已感受到大家热情,欢快的氛围,不禁心花怒放,热血沸腾,心中有很多的话,但当下又不宜多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让我们记住东石中学七四(3)班,记住这“7·28”,记住“富港酒店”。</p><p class="ql-block"> 同时,恕我献丑一首古词,表达我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采桑子·同学聚会</p><p class="ql-block"> 帅哥靓妹今朝聚,情感飞扬,回味书香,留恋东中在心房。</p><p class="ql-block"> 五十周年来牵手,心态阳光,体健吉祥,幸福生活正启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全体同学:</p><p class="ql-block"> 生活添精彩,岁月纳安康!</p><p class="ql-block"> 期待几年后的盛夏吉日,我们再聚首!</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8日</p><p class="ql-block"> 于平城富港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