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偏肉食的杂食性昆虫,以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偶尔采食植物花蜜以及成熟的果实。黑尾胡蜂不仅捕食成年的蜜蜂,还会攻击蜜蜂的蜂巢,捕食蜜蜂的幼仔,所以它是蜜蜂的天敌。今天专门拍摄一组黑尾胡蜂,让朋友们了解黑尾胡蜂即是益虫,也是天敌!拍摄地点:白马公园。</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也称为黄腰胡蜂)是一种社会性蜂类,通常有良好的导航能力和记忆能力,不太容易迷路。它们具备出色的方向感和空间定位能力,可以准确返回巢穴或目标位置。喜食各种植物花蜜和松毛虫幼虫及蛹。成虫、幼虫和蜂巢皆可入药,具有杀虫、消肿、解毒及抗菌等功能。成虫、蛹、幼虫虫体均可作为营养价值较高的膳食蛋白质食品;巢室及巢壳氨基酸含量为全虫草的两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p><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是肉食性昆虫,在自然界中能有效地捕食消灭农林多种害虫,是有益昆虫。此外,黑尾胡蜂的成虫、幼虫及蜂巢都可入药治疗多种病症,蜂毒中含有治疗癌症、关节炎、关节炎等多种病症的成分,许多国家都进行“蜂疗”。</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是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别称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在生物学分类上被划归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胡蜂科、胡蜂属,除西北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攻击性弱,只要不侵犯到蜂巢极少攻击人类。</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分布于尼泊尔、印度、日本、法国,在中国广西、广东、黑龙江、辽宁、河北、湖北、四川、浙江、江西、云南、福建、贵州、台湾等地也有分布。在田野和林间较为常见。喜食各种植物花蜜和松毛虫幼虫及蛹。</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还是野生药用植物的有效传粉昆虫及对农林作物有高效控害能力的天敌昆虫。</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又称为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胡蜂科、胡蜂属昆虫,攻击性弱,不主动侵犯蜂巢情况下极少攻击人类。黑尾胡蜂属于社会性群居昆虫,蜂群由雌蜂、雄蜂和职蜂三种蜂型组成。黑尾胡蜂主要以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偶尔采食植物花蜜以及成熟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帮助植物传粉,还有助于控制害虫数量,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其药用价值、高营养价值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展现了其作为益虫的多方面作用。</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的巢室及巢壳氨基酸含量为全虫草的两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这使得黄腰胡蜂的虫体可以作为营养价值较高的膳食蛋白质食品,尤其适合作为高蛋白补充来源。这种高营养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接食用上,还体现在其作为营养保健类的膳食食品中,对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黑尾胡蜂的成虫、幼虫和蜂巢都可以入药,具有杀虫、消肿、解毒及抗菌等功能。这些特性使得黄腰胡蜂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惊痫、风痹等病症。此外,蜂房还有镇痛、驱虫、消肿解毒的功效,而蜂毒则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对医疗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有着重大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