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全长约1794公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运河沿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b></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江苏段位于整条大运河中部,自北向南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城市,纵贯南北790公里,在大运河全线中通航里程最长,保存状况最好,利用率最高。</p><p class="ql-block"><b> 镇江</b>,古称润州,居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镇江是江南运河的北端。镇江运河,始凿于秦,拓于隋唐,迄今已2200多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镇江古运河遂成江南运河入江主道,是江南运河的北端,奠定水运枢纽地位。如今,大运河镇江段全长近60公里,分为两段,一段是谏壁闸以南为仍然通航的京杭大运河段,全长42.74公里;一段从京口闸经丹徒闸至谏壁为古运河段,由唐代以前若干河段、北宋新河及明初绕城运河串联而成,长16.69公里。</p> <p class="ql-block"> 江河交汇,是镇江运河的特色。镇江古有“五口入江”,即长江与运河交汇处,在镇江原有五处。自西向东分别是: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谏壁口。后大京口、甘露口被填没,今仅存其余三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江与京杭运河交会处(镇江一侧)</p> <p class="ql-block"> 谏壁船闸位于镇江市谏壁镇西南,为京杭运河江南运河苏南段北端,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道黄金水道“十字”交汇口,是沟通长江与南北运河的咽喉,也是江南运河唯一直达通江的一座船闸,素有“江南第一闸”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谏壁船闸</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在<b>常州</b>穿城而过,由西向东横穿市区。自古常州便是依河而建,因河而兴,古老的运河是常州的母亲河,人文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一部承载常州历史文化的宝典,构成了常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是一条融风景名胜和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观文化走廊,是中国大运河2500多年历史的活标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常州戚墅堰京杭运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常州运河边的中车集团</p> <p class="ql-block"> 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精华部分是西起篦箕巷,东到东坡公园这一段,从乾隆皇帝数次登岸的篦箕巷大码头,沿岸充满古迹、古韵、典故和传说的古巷,有明代仅次于金陵驿的江南大驿毗陵驿,清代常州城三大接官亭之一皇华亭,老常州西郊八景中的蓖梁灯火,文亨穿月,常州保存最完整的明城墙“西瀛门”,千年古禅寺---天宁禅寺,神州第一佛塔---天宁宝塔,直至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系舟13次的东坡古渡。由于事先未对镇江和常州做更多的了解,功课严重不足,导致对这两个城市拍的东西比较少,很是遗憾,等下次再补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