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瓦萨沉船博物馆

信仰

<h3>瓦萨博物馆(瑞典语:Vasamuseet)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座海事博物馆。它位于 Djurgården 岛上,展示了唯一一艘几乎完好无损的 17 世纪船只,它是 1628 年首航时沉没的 64门炮战舰 Vasa。瓦萨博物馆于 1990 年开放,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访问量最大的博物馆。与斯德哥尔摩海事博物馆等其他博物馆一起,它属于瑞典国家海事博物馆(SNMM)的一部分。69米长的“瓦萨”号军舰1628年在斯德哥尔摩港首航沉没,333年后的1961年被打捞。近半个世纪以来,这艘船一直在慢慢地、刻意地、苦心地恢复到接近最初辉煌的状态。</h3> <h3>“瓦萨博物馆,从沉船到世界级”。造船工艺是世界级的,沉没也是世界级的——起航即沉没。</h3> <h3>这条战舰所属的舰队属当时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1632)所有。“瓦萨号”战舰也是他于1625年下令建造的。这艘“强大的”战舰,舰体高52米,长69米;拥有3根桅杆和10张帆,重1,200吨。</h3> <h3>新博物馆的主体是一个大型铜质屋顶,上面有风格化的桅杆,代表了瓦萨完全装配时的实际高度。建筑物的部分区域覆盖着深红色、蓝色、焦油黑色、赭黄色和深绿色的木板。内部装饰相似,大部分是裸露的、未上漆的混凝土,包括整个天花板。在博物馆内,这艘船可以从六层看到,从她的龙骨到船尾城堡的最顶端。船周围有许多展品和模型,描绘了船的建造、沉没、位置和回收。还有一些展品扩展了瑞典在 17 世纪的历史,提供了这艘船的建造原因的背景信息。并设置有一家电影院,播放有关瓦萨恢复的电影。</h3> <h3>不幸的是,“瓦萨号”的处女航(1628年8月26日),仅持续了大约15分钟,在斯德哥尔摩港围观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灾难就发(沉)生(没)了。欢乐的节日气氛瞬间变成了人间悲剧。150名舰员全部落水,其中30名舰员因在舱内来不及逃生而死亡。<br></h3> <h3>这条战舰所属的舰队属当时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1632)所有。“瓦萨号”战舰也是他于1625年下令建造的。这艘“强大的”战舰,舰体高52米,长69米;拥有3根桅杆和10张帆,重1,200吨。</h3> <h3>“瓦萨号”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按照海商法的行话讲,这条船“开船前和开船当时”就是“不适航的”,而且是从设计开始就是错误的。盲目加高船体,上高下小,且不经测试;配重不合理,压载舱太小,压舱石太少。这些都注定了“瓦萨号”的命运。</h3> <h3>瓦萨号”沉没的原因,主要是船舶稳性极差。上高下窄,上重下轻,即压舱太小,压舱石太少,头重脚轻;且水线以下部分太小(设计错误),这使得她稳性(stability)极差。首航期间,全部炮口均打开,导致她在一阵风中侧倾时全部炮口都进了水,很快沉没到海底。此时“瓦萨号”距离岸边只有120米,此处水深32米。</h3> <h3>在瓦萨号沉没后,人们就开始试图把船打捞上来,但是她被牢牢困住了,当时的打捞方法对她起不了什么作用,这艘船可以随着海底地形的变化而随意摇摆,因此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直立于海底,并没有受力不均而解体。时过境迁,而瓦萨号依旧在斯德哥尔摩港口外的海床上躺着,这样过去了333年。成千上万的人从瓦萨号上方航行经过,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水下还有一艘沉船,可她从未被完全遗忘。</h3> <h3>1920年,历史学家Nils Ahnlund发表了一篇关于找到和打捞沉船机会的文章。文章激发年轻人Anders Franzen寻找沉船的灵感。他是最后一个,也是唯一成功的一个,借助17世纪的原始档案资料寻找沉船的人。1956年8月25日,他和潜水员Falting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两周后,Falting潜入这片32米深的水域,在那里,他发现了一艘带有双层门的大型木船,瓦萨号终于被找到了。1957年,潜水员们在一片漆黑中开始在船下挖掘隧道,方便在船底布设吊缆。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因为没有人知道历经三个世纪的船是否会坍塌。幸运的是,既无人受伤,船上数以百计的雕刻品和许多小物件也被幸运的发现和保存下来。</h3> <h3>1959年夏天,6条隧道完工,在寒冷和黑暗中艰苦工作了两年之久,现在是时候打捞瓦萨号沉船了。1959年9月-1961年4月间,瓦萨号停留在18米深的海底,潜水员们花了大量时间清理了上层甲板上的残骸和泥奖。1961年4月24日,为了给最后一次起吊做准备,潜水员们将瓦萨号悬挂在浮筒上,再用一张吊缆织成的网托住船底。那天,瓦萨号经过长达三个世纪后,终于重新回到了海面上。瓦萨号是一项复杂且成本高昂的工程,从来没有人能把这么大一艘古船从如此深的水下完整地打捞上来。</h3> <h3>1990年6月15日,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主持了该博物馆的落成典礼。当时,瓦萨号的船体几乎全部修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三根下桅被升起,船首斜桅也被装配到位,她看起来就像她1628年1月时的样子。今天的瓦萨博物馆,一进门,就能看见瓦萨号。显而易见,瓦萨号仿佛站立在舞台上,它是博物馆的焦点。瓦萨号是一个考古奇迹,在经历了333年之后,围绕着瓦萨号的前世今生,今天的瓦萨沉船博物馆为全世界的游客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h3> <h3>几层楼高的船身, 巨大的桅杆 </h3> <h3>船上精美的雕塑作品令人赞叹!</h3> <h3>华丽的船尾雕刻</h3> <h3>瓦萨号造船厂的样子</h3> <h3>一次失败 ,在后人的努力下,将一段历史完美地保存了下来。</h3> <h3>各类人物雕像栩栩如生,有圣经中的人物,有身穿盔甲的战士,也有多情的美人鱼</h3> <h3>此图是仿制的船舱剖面图,分四层,展现了当时船员的生活场景。</h3> <h3>几层楼高的船身, 巨大的桅杆 </h3> <h3>华丽的船尾雕刻</h3> <h3>这是按原样模仿​的新船,在灯光的照射下非常美丽。</h3> <h3>船体经过数十年的精心修复,复原了整艘巨型战舰。一眼望去,金碧辉煌!</h3> <h3>船上的火炮</h3> <h3>炮弹</h3> <h3>火药装填工具</h3> <h3>救生船</h3> <h3>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船上珍贵物品</h3> <h3>生活用品</h3> <h3>水手的帽子</h3> <h3>船锚</h3> <h3>枪械</h3> <h3>船员的遗骨</h3> <h3>缆绳</h3> <h3>造“瓦萨号”号时的工具</h3> <h3>打捞沉船时用的潜水服</h3> <h3>打捞沉船的场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