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行(22)——鹅湾

富明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2日有小雨。</p><p class="ql-block"> 9:35从霞浦住处出发,10:10抵达鹅湾红树林摄影点。</p> <p class="ql-block">《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霞浦片)简介》</p><p class="ql-block"> 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1997年经宁德地区行署批准建立的湿地类型市级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水禽和红树林。保护区(霞浦片)为实验区,涉及霞浦县盐田乡盐田村、中贝村、北斗村、钓岐村共4个村,总面积4816亩, 有保存较好的早期红树林89亩。2021年完成互花米草治理共1379亩,种植红树林723亩, 2022年种植红树林228亩,目前保护区内红树林面积达到1040亩。</p> <p class="ql-block">《红树林摄影景点简介》</p><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是生长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带上部的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秋茄是霞浦县唯一生长的红树植物,俗称“海榕树”。</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摄影点”位于霞浦县盐田畲族乡鹅湾村,距离县城约25公里。这里有近百亩保护完好的红树,经过岁月的孕育,如今是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犹如美丽的少女,给人清新靓丽的感觉。红树林摄影景点不分天气都可以拍摄:不管阴天、雨天、还是阳光明媚总给会摄影人不一样的惊喜,真是浓也美,淡也美浓妆淡抹总相宜。</p> <p class="ql-block">  这里创作的作品曾经获《大众摄影》第五届中国好风光金牌奖,《大众摄影》第六届宁德好风光铜牌奖,近两年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的作品更是在国内、国际频频获奖。景点虽然开始不久但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和关心下逐步趋向成熟,备受各地摄影爱好者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  位于盐田乡鹅湾自然村,也因为连家船文化的快要消失,更使摄影者留恋这块神奇的土地。这里隐藏着一片红树林,不为人知,用唯美两字来形容这片红树林再恰当不过了。 红树林: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汐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主要创作内容:红树林、连家船、海蛎养殖劳作场景等。</p> <p class="ql-block">  在盐田鹅湾村附近的滩涂有一片小小的红树林,随着潮起潮落,或露出滩涂或与海水浑然一体,再加上鲜艳的小渔船点缀其中,给霞浦带来另一番风情。树林把滩涂又隔成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小船行驶在这天然植物组成的水道上,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中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但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p> <p class="ql-block">  请的模特终于撑着小船出场了。</p> <p class="ql-block">  根据2019年红树林专项调查结果,中国有红树林分布的自然保护地共52处(不包括港澳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等类型。在这些保护地中,红树林面积为15944公顷,占中国红树林的55%以上。从保护级别看,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9800公顷,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34%;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6144公顷,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21%。</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名称的来源有二,其一是林子里的树木大都是红树科家族的成员。红树科的名字来自红树,因为它的叶柄和花都是红色的。其二是红树科家族的每个成员,其木材内都含有单宁物质一旦木材接触到空气,单宁就会氧化,变成红色或红褐色,红树科乃至红树林之名就产生了。</p> <p class="ql-block">  它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在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岛、广西、广东和福建。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见潮间带生态)。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据测定,红树林带外缘的海水含盐量为3.2~3.4%,内缘的含盐量为1.98~2.2%,在河流出口处,海水的含盐量要低些。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例外的现象也有,红树林主要成分之一的桐花树就可以在中国广东的黄埔一带河岸残留下来。温度对红树林的分布和群落的结构及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赤道地区的红树林高达30米,组成的种类也最复杂,并表现出某些陆生热带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林内出现藤本和附生植物等。在热带的边缘地区,如在中国海南岛,红树林一般高达10~15米。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降低,红树林可不足1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也减至1~2个种。</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的成分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榄雌)、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榈科的尼帕棕榈属等。</p> <p class="ql-block"> 在红树林边缘还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树)、蕨类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盐角草、禾本科的盐地鼠尾黍等。</p><p class="ql-block"> 在靠近红树林群落的边缘还有一些伴生的所谓半红树林的成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耐盐力,如海杧果、黄槿、银叶树、露兜树、海棠果、无毛水黄皮、刺桐。</p> <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p> <p class="ql-block">  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片常较薄。</p> <p class="ql-block">  全球热带海岸的红树林在外貌、结构和成分等方面基本一致,这是由热带海岸盐土所决定的一种生物群落。亚洲红树林在种类方面最复杂;热带美洲包括加勒比地区的红树林,在科属方面与亚洲的类似,只是种不同,而且区系成分比亚洲的简单些。非洲西海岸的红树林与美洲的是同一种类;同澳洲的红树林则更接近于亚洲。</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的分布受地形地貌、潮位、海水盐度、气温和海浪等因素影响。总体上,它们喜欢风浪较小的隐蔽环境,在河口、内湾平缓的泥质滩涂,常常会见到它们的身影。目前,红树林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124个国家或地区。</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里的动物主要是海生的贝类,常见的有筛目贝、砗蠔、栉孔扇贝、糙鸟蛤和马蹄螺、凤螺、粒核果螺和几种寄居蟹。在红树林水域有多种浮游生物,常见的硅藻有根管藻、角毛藻、半管藻、辐杆藻、三角藻、圆筛藻等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则有新哲水蚤、波水蚤、真哲水蚤、丽哲水蚤、隆哲水蚤、真刺水蚤、胸刺水蚤、平头水蚤等。红树林内枝叶等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各种浮游生物的滋长,随之而至的是浅海鱼群在红树林带的洄游和出没。</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里还有各种鸟类,多半属水鸟和海鸥一类,也有一部分陆栖鸟类出没于红树林带。在发育良好的红树林还偶有野猪、狸类及鼠类等小型哺乳类出没其间。红树林里也招徕了某些蜂类、蝇类和蚂蚁等栖息。它们对红树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起着一定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红树植物是群落中的主要生产者。其花、叶、枝条散落泥水中被微生物分解,又为底栖动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因而红树林和其他树林一样,碎屑食物链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红树林有防浪护坡、净化水污染等作用。因而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是开发热带及亚热带沿海资源中必须重视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开始表演撒网。</p> <p class="ql-block">  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红树林像母亲庇护孩子一样,维持了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这里有着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涵养着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及水体浮游植物等,消费者有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鸟类、昆虫,分解者有微生物,还有无机环境。</p> <p class="ql-block">  潮起潮落间,生命生生不息。潮水静静涨上来时,几乎全部淹没红树林枝干,只露树冠,让红树林宛如海上“绿岛”;潮水退却时,栖息于红树林内种类繁多的鱼、虾、蟹、贝、浮游生物及鸟类纷纷“登台唱戏”。在这一涨一退之间,红树林里包括所有来自陆地和海洋的信息、物质、能量就此交流。</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是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生长茂密的地方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红树林中丰富的鱼类,吸引着活动于此的鸟类前来觅食。红树林下的底栖动物也非常丰富,吸引了鹭类、鹬类等潜藏其中;红树林上层,枝繁叶茂,很多种类的红树一年四季开花,招引了大量的昆虫,为太阳鸟、啄花鸟、绣眼瞪林鸟提供食物;傍晚归巢的鹭鸟、椋鸟多喜欢在红树林里休息。</p> <p class="ql-block">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成片的红树林,覆盖在海边,犹如大自然的“空调”,让这里的温度低上几度。优良的环境、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使得红树林成为候鸟迁徙的“落脚点”和“加油站”。</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沿岸防护林体系中,消浪林带是构筑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海岸防线。消浪林带树种要求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耐水泡、耐海水间歇性冲刷和抗风固土能力,这需要根系发达、枝干富有韧性的林木,红树林自然成为理想的选择。“只可惜红树林只能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在中国浙江沿海以北,就只能另寻其他树种了。”</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不仅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还具有较强的医药功能。在红树林大家族中,一些红树品种的果实可供食用。例如,果实成熟后像茄子的秋茄,果实如椰树、种仁可食的水椰,树皮可以止血、通便、治疗恶疮的角果木,木材燃烧能散发沉香味、具有白色乳汁的“牛奶红树”(海漆)。</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植物分为真红树林植物和半红树植物。其中,真红树植物是指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具有较强的药用功能。例如,红树树皮入药,可治肺虚久咳;角果木树皮捣碎可以止血、收敛、通便和治疗恶疮,种子榨油可以止痒;榄李,叶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鹅疮、湿疹和皮肤瘙痒等;老鼠簕的根可药用,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等症状。</p> <p class="ql-block">  中国沿海居民利用红树植物治病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人利用木榄树皮治疗烧伤。近年来,一些企业还把红树植物作为海洋药物开发和新药研究的药源之一。其实,不少红树林品种还是很好的蜜源植物。例如,海莲、桐花树等花多、花期长,是沿海主要蜜源植物,有科研机构就在红树林尝试养蜂,实现育林酿蜜两相宜。</p> <p class="ql-block">  半红树植物是指既能生长在海岸潮间带,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半红树林植物也是各具特色。例如,银叶树,花、叶和果实都具独特观赏价值,木材红色,材质优良,种子富含淀粉,可食用,亦可榨油。海檬果,花香、果形奇特,是滨海地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木材质地轻软,常用于制造箱柜、木屐等;钝叶臭黄荆,枝叶青翠、明亮光泽,适用于花坛美化、绿篱或盆景。水黄皮、黄槿、玉蕊等可形成独特的护岸林带。</p> <p class="ql-block">  胎生现象——红树林最奇妙的特征是所谓的“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洋流在大海上漂流数个月,在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p> <p class="ql-block">  特殊根系——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纵横交错,使人难以通行。</p> <p class="ql-block">  泌盐现象——热带海滩阳光强烈,土壤富含盐分,红树林植物多具有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叶片则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p> <p class="ql-block">《红树林中的鸟类》</p><p class="ql-block"> 夜鹭 长尾缝叶莺 池鹭 普通燕鸥 鹗 大白鹭 丝光椋鸟 大勺鹬 反嘴鹬 青脚鹬 黑脸琵鹬 白腰勺鹬 绿翅鸭 苍鹭 暗绿绣眼 白胸翡翠。</p><p class="ql-block">《红树林的典型植物》</p><p class="ql-block"> 红树 木榄 老鼠簕 榄李 苦郎树 秋茄树 海桑 桐花树。</p><p class="ql-block">《红树林中的鱼和蛙》</p><p class="ql-block"> 大弹涂鱼 青斑细棘鰕虎鱼 淄鱼 杂食豆齿鳗 海蛙。</p> <p class="ql-block">《红树林摄影景点潮汐表》</p><p class="ql-block"> 农历初一、十六:09:00-10:30涨潮 10:30-12:00退潮;农历初二、十七:09:30-11:00涨潮 11:00-12:30退潮;农历初三、十八:10:00-11:30涨潮 11:30-13:00退潮;农历初四、十九:11:00-12:30 涨潮 12:30-14:00退潮;农历初五、廿:11:40-13:20 涨潮 13:20-15:00退潮;农历初六、廿一:12:30-14:00涨潮 14:00-15:30退潮;农历初七、廿二:13:30-14:30涨潮 14:00-15:00退潮;农历初八、廿三:15:00-17:00结束;农历初九、廿四:16:30-18:00结束;农历初十、廿五:17:30-19:00结束 18:30-19:30夜景;农历十一、廿六:06:00-07:30 退潮 18:00-19:30夜景;农历十二、廿七:08:00-09:30 退潮;农历十三、廿八:07:30-09:00 涨潮 09:00-10:30退潮;农历十四、廿九:08:00-09:30 涨潮 10:00-11:30退潮;农历十五、三十:08:30-10:00 涨潮 10:30-12:30退潮。</p> <p class="ql-block">  12:20离开鹅湾红树林,前往下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