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6.2 晴</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在西藏的最后一天。西藏感受:它不是风光旖旎的水墨风景,不是供人驻足观赏的流水人家,不是千里辽阔的汪洋大海,也不是只用一种调子就可以唱尽的大漠黄沙。西藏的魅力在于丰富和壮阔,过了一山还有一山,过了一湖还有一湖。既有无人区的极目苍凉,又有蓝天白云的朝圣,藏南藏北性情迥异。山那边和山这边也往往截然不同,风光无限和别有洞天携手而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着你的眼球,总会给你由衷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左贡县城很紧凑也很宁静,晨光折射着怪异的蓝色。今天八点半就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刚上G318不久就遇到堵车,前方修路间隔放行。看,奥迪的车顶还站着一辆山地车,一个远方一个诗。</p> <p class="ql-block">十点到达东达山口,劲风吹起,天还是那种深邃的蓝。</p> <p class="ql-block">东达山,海拔513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海拔超过5000米的垭口,也被称为“生命禁区”。这里常年积雪,气候恶劣,空气稀薄,即使在夏季,也能看到“六月飞雪”的奇观。对于许多自驾者来说,翻越东达山,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力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从左贡到芒康150公里,经过东达山、觉巴山、拉乌山三座高山,道路在三江并流区穿行风光迤逦。</p> <p class="ql-block">觉巴山,海拔3940米,虽然海拔并不算高,但其险峻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其他垭口。觉巴山垭口,短短30公里的路程,海拔落差却接近2000米,连续不断的“之”字形弯道,让人心跳加速,被称为“觉巴山十八弯”。</p> <p class="ql-block">觉巴山位于芒康县内,山口为游客和骑行者设立了简单的休息场地。</p> <p class="ql-block">2024.6.30这个月底觉巴山隧道正式通车,天堑变通途。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川藏线上越来越多的隧道建成通车,那些曾经的“魔鬼路段”逐渐消失,自驾也变得更加便捷、安全。然而,自驾的意义仅仅在于到达目的地吗?</p> <p class="ql-block">林子里窜出几只猴子</p> <p class="ql-block">拉乌山,海拔4338米,是金沙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过了拉乌山垭口,一路下坡,就能到达澜沧江大桥,跨过大桥,就正式告别了金沙江,进入了澜沧江流域。</p> <p class="ql-block">乌拉山口是318国道西藏芒康境内一个平缓的山口。拉乌山的一大特色是它稀疏少见的绿色,远看拉乌山,不连续的绿色是其显著特征。</p> <p class="ql-block">拉乌山口的海拔并不高,但并不影响游客在山上观看其他地方的景色。站在垭口上,如果有天眼的话就可俯看金沙江和澜沧江的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芒康县城吃中饭,川菜,川菜,一路都是川菜。</p> <p class="ql-block">出芒康县城至拉乌山处,公路缓坡面杜鹃花竞相开放。蓝天、白云、与紫粉色杜鹃相映成趣,让我们停下脚步赏花、拍照。</p> <p class="ql-block">行走花丛中</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4千米的高原,矮丛杜鹃灿然绽放,给这里荒凉的山野披上了瑰丽的外衣。</p> <p class="ql-block">一对藏族夫妇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在赏花,小女孩像花仙子在杜鹃花丛中。</p> <p class="ql-block">每年6月是拉乌山野生杜鹃的盛开期。生长在山坡上杜鹃,一丛丛,一片片,一直铺向蓝天,为318国道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从芒康出G318转向G214去德钦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藏式移民村</p> <p class="ql-block">隐藏于山林的大白花杜鹃</p> <p class="ql-block">到达红拉山口,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是214国道进入西藏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也是我们离开西藏的最后一座高山海拔4448米。红拉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是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从红拉山远眺对面的达美拥雪山的壮丽景色。达美拥位于西藏芒康县与云南德钦县交界处,海拔6434米,山顶终年积雪。传说中它是梅里雪山的三女儿。</p> <p class="ql-block">红拉山垭口巨大的经幡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p> <p class="ql-block">在214国道旁,有一个巨大的观景台,可以远观澜沧江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圆形平台上还有个心型造型</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要看今天的一个免费景点一千年古盐田。</p> <p class="ql-block">盐井,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沼的要道,也是茶马古道上现存唯一的原始人工晒盐的地方。今天我们走进位于芒康县东南部的这个小乡镇,去看那壮观的盐田景观。</p> <p class="ql-block">从公路顺着坡道车子一直开到澜沧江边,然后跨过澜沧江驶向对岸盐井古村加达村。</p> <p class="ql-block">车子可以停在加达村江边晒盐人家的空地,如果你不买盐的话就付人家5块停车费。</p> <p class="ql-block">加达村位于西藏与云南交界的芒康县盐井乡一侧,处于澜沧江狭窄、陡峭大裂谷的半山腰,是一个世世代代以生产井盐为生的藏族村寨。</p> <p class="ql-block">盐井产的盐分为红盐和白盐两种。由于加达村盛产红盐,也被称为“红盐井”。据说这里的桃花盐很有名,因为盐呈红色,且产于3~5月间桃花盛开时,故得此名。</p> <p class="ql-block">行走江畔,只见岸边数条盐民为行走便利而开的斜坡,高高低低,阡陌纵横,虽乱却别有韵味。一眼望去,架在澜沧江两岸层层叠叠用圆木柱支起的数不清的盐田。灌满卤水的盐田倚崖而建,泛着青色或微红色光芒,颇为震憾。</p> <p class="ql-block">让人称奇的是,同一条澜沧江,东、西两岸产的盐还不一样,我们所在的西岸产出来的是红盐,对岸的东岸产出来的盐却是白盐。</p> <p class="ql-block">井盐是人类四大产盐方式之一(海盐、池盐、湖盐、井盐)。中国是世界井盐生产最早的国家。昌都地区地处连通川、滇、藏地区的“茶马古道”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的盐业生产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盐井古盐田沿澜沧江两岸山体呈南北走向,绝大部分地段山高、坡陡、谷深呈“V”形河谷地貌。</p> <p class="ql-block">盐井完整保留着世界上最原始的手工制盐方式,当地群众依靠澜沧江两岸的卤水制盐。村民们用木桶从盐井中取出卤水,背到江边低平处,倒入盐田,让阳光蒸晒,晒干后即得粗盐,经进一步晾晒打理,即成食盐。</p> <p class="ql-block">现在只有纳西乡盐井盐田在生产,且一直沿袭早期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从择地凿井、搭建土木结构的盐田、晒盐、贩运均保留原有技术和形式,称为原始盐业生产活化石之一,也是我国早期井盐生产的民间工艺精华。</p> <p class="ql-block">我们目之所及是一片又一片晾晒的红盐,在下午柔和的阳光下,像一面面镜子把蓝天一块块分割晾晒,那景色于壮观中又有几分妩媚。</p> <p class="ql-block">这些盐田每一块都可以称之为迷你天空之境</p> <p class="ql-block">当我的目光落在支撑盐棚的木柱上,其表面凝结着一层厚厚的晶体,那是盐水渗出来后经年累月形成的痕迹,像极了溶洞里的千年石笋,若是在阳光下必然璀璨生辉。</p> <p class="ql-block">一根根悬挂的盐晶就像一根根晶莹剔透的水晶。</p> <p class="ql-block">用红色来形容盐井段的澜沧江一点也不为过,一路夹带着泥沙和更多的高原激情,雪山之水和大地的缠绵到这里已经变得火一般炽烈。</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江水是红的,盐是红的,山是红的,甚至人都是红的。</p> <p class="ql-block">行走昌都,无论沿着澜沧江,还是怒江,抑或是他念他翁山脉,都只是一个“红”字。山是红色,地是红色,就连流过的江水都是质感的土红色,甚至晒出的盐也是红的。直叫我感叹:这昌都,怎一个“红”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这家门口震耳欲聋的音乐把我们吸引进去,里面是一个很大的藏式餐厅。我们在这里吃加加面。</p> <p class="ql-block">加加面是盐井的特色小吃。所谓加加面,顾名思义就是一碗面在食用过程中由主人分多次少量一次一筷子不断地给客人添加,直至吃不动为止,也有佳佳面之说,因为越吃越觉得好吃、想吃,越觉得是佳肴,故为佳面。😀</p> <p class="ql-block">芒康是离开西藏最后一站,西藏我还会再来。“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云南德钦藏区。</p> <p class="ql-block">白马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是云南第二高峰,同时也是云南和西藏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又过飞来寺,它位于梅里雪山东面,与太子十三峰隔着澜沧江大峡谷相望,去时在这里观赏了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即《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写的香格里拉胜景“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飞鸟落霞。</p> <p class="ql-block">德钦之夜。入住德钦县纳鑫酒店,海拔3400米。从飞来寺到德钦县城十来分钟。德钦县地处滇藏要道,县城建在山谷的斜坡上,从山顶观看县城夜景流光溢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