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乔登江(1928-2015),江苏高邮市人,军队文职特级、专业技术一级、“两弹”功臣、核物理学家、华东师範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并入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国防科工委(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21基地研究室主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科技委主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1999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p> <p class="ql-block">1963年初,乔登江被抽调到核武器研制部门工作,从此他“投笔从戎”, 远离妻儿,调入北京国防科委(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甘一实验训练基地研究所,主持核爆炸效应和实验安全的研究。1966年10月,研究所从北京通县西迁到新疆马兰,从此,他在天山深处的茫茫戈壁滩上度过了20多年光阴,并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坚持在岗位上孜孜不倦地为国防事业做出奉献。乔登江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核爆炸早期的物理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他还先后主持编写了《核爆炸效应参数手册》、《核爆炸物理概论》等专著,为推动中国核爆炸物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11月28日,乔登江高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国核爆炸、核武器效应及核辐射加固技术领域开创者之一。 </p> <p class="ql-block"> 乔登江多年从事核技术应用工作。1963年初,在北京国防科工委(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21实验训练基地研究所主持核爆炸效应和实验安全的研究。1964年负责实验场区的安全参数预测、核效应和核防护等工作,为中国首次核试验的圆满完成作出了贡献。1966年10月奔赴新疆核试验基地,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多项试验。</p> <p class="ql-block">身居马兰沙漠核试验基地</p> <p class="ql-block">国防科工委壹等奖</p> <p class="ql-block">各种奖状</p> <p class="ql-block">乔登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8项。乔登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编著了《核爆炸效应参数手册》、《战略目标核效应手册》、《核爆炸物理概论》等专著。《战略目标核效应手册》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核爆炸物理概论》是我国在此领域内唯一的专著,获国家科技图书二等奖。1978年,他荣获“国防科工委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乔登江座右铭</p> <p class="ql-block">乔登江在核爆炸火球发展的过程,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核电磁脉冲的传播,以及放射性沾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总结;主持编写了《核爆炸效应参数手册》,为核武器防护和核效应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了地下、大气层、中高空(20—40千米)、高空(80千米以上)核爆炸所生成的瞬态和持久的核环境系统结果,并反映在“核爆炸物理概论”等著作中;对目标的冲击波效应,电子元器件及系统的辐射效应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将成果编写成手册;完善了核试验安全保障和评估理论;提出了新的措施和意见并开拓了新领域;在数值模拟并使之与实验模拟相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p> <p class="ql-block">江总书记与乔登江握手</p> <p class="ql-block">乔登江事迹展览</p> <p class="ql-block">乔登江虽身为“两弹”功臣、军队文职特级、专业技术一级高级领导干部,但代平方米的破旧房子里。在华东师範大学工作的十多年里,校领导多次提出给他换房子婉言谢绝了。他非但没有领取学校的分文报酬,还自掏腰包50万元,设立了华东师範乔登江奖学金,他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家风无时不刻影响着他的家人,他时常告诚子女,在国何条件,服从就是唯一的答案。他经常说,房子够住就行,钱够花就行,车子能开就行。</p> <p class="ql-block">程开甲院士题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