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庞的沟壑荣誉的烙印》,——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87493部队全体官兵

英雄哥

<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这些刚毅而又布满沟壑脸庞的退伍军人,他们不只是脸庞增加的皱纹,皱纹不仅仅是肌肤的沟壑,更是军旅生涯赋予他们荣誉和勋章的烙印,每一道皱纹都代表生命中的一个故事,一个转折,一次成长,一次成熟。正是这些满脸布满沟壑的人,守护了国家的安全,家园的宁静,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创造出一支英雄而又辉煌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这支部队就是空军工程兵第十四团。</p><p class="ql-block"> 工程兵十四团1964年12月成立于安徽徐县(现徐州),在14团成长过程中,培养和锻造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指战员,他们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空军工程兵十四团成立后不久 ,因任务需要部队于1965年11月9日,在团长、政委的率领下,带着1600余人(这是第一梯队)换上便装,携带重型装备跨过《友谊关》秘密开进越南安沛,一边与美国军队战斗一边在越南的安沛丘陵山区修建军用机场,部队边施工边战斗,共击落美军飞机24架、击伤25架。</p><p class="ql-block"> 部队撤出越南回国后于1970年9月进驻新疆库尔勒,为我国西北边疆的马兰211核实验基地、东沟机场等国防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大裁军期间14团于1986年撤销番号,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p><p class="ql-block"> 14团在援越抗美的四年当中,在美国军机狂轰滥炸的战场上,在异国他乡建设与作战中,每个指战员都经受了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有的战友就长眠于异国他乡。有的战友在国防建设中英勇牺牲,在东沟机场建设中,就有七名战友长眠于此,有的在211核实验基地因遭受辐射而英年早逝,有的带病返乡至今仍然疾病缠身痛苦不堪,他们都是创造14团辉煌历史的功臣。</p><p class="ql-block">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就是14团退伍军人的豪言壮语!虽然青春不再,爱国情怀不变,虽然他们已经年老体迈,戎装已解,但军魂犹在,虽然岁月流逝,但军人血性依旧。</p><p class="ql-block"> 致敬!英雄的14团全体官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