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22~2024.8.3 相约天边草原乌拉盖

牛牛

<p class="ql-block">  走进苍狼秘境天边草原乌拉盖,打卡国家4A级景区贝子庙、乌兰五台、布林泉、野狼谷,可汗山。</p> <p class="ql-block">锡林浩特是锡林郭勒盟的所在地,我们7月22日从龙湾乘坐CA8390航班到北京大兴机场第二天转机到达锡林浩特。</p> <p class="ql-block">我在1984年在此办过牧场,曾经的牧场主拥有千羊、百马、百牛,到了锡林浩特就有一种亲切感。叹息人间过往</p> <p class="ql-block">久违的蓝天白雲</p> <p class="ql-block">贝子庙</p><p class="ql-block">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费白银174多万两。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朝克沁(行政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活佛)殿,却日(哲学)殿,满巴(医务)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数学)殿。 此外,贝子庙周围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贝子庙建成后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贝子庙是藏传佛教圣地。它的规模,历来被称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第一大寺,是锡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宝库,享有“北国名刹”声誉。贝子庙周边水草肥美,风光秀丽。圣洁的锡林河水在贝子庙西边,由南向北缓缓流去,如今它的两侧是繁华市区。相传,当年选择的庙址为一块吉祥宝地。有一百多年的兴盛时期,喇麻最多时达1200人,当时,庙里的上层喇麻与西藏拉萨和山西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常常跋山涉水徒步到拉萨等地朝拜、取经。后来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贝子庙开始逐渐衰败。贝子庙正名为“江龙·班智达·葛根·黑德”或“阿日雅·章龙·班第达·葛根索木”,即以此庙一世称号为名。亦有“葛根素木”、“葛根黑德”、“章龙班第达索木”“班第达·葛根索木”“葛根庙”“贝子庙”的异称。俗称“班第达·葛根索木”,简称“贝子庙”,市民又俗称“大庙”。</p> <p class="ql-block">十三敖包</p><p class="ql-block">在锡林郭勒草原有一处著名的敖包那就是十三敖包。它位于锡林浩特贝子庙背面的额尔敦山(十三敖包山)上。</p><p class="ql-block">相传,清朝年间,山脚下住着一位叫额尔敦的老牧人,他信仰佛教,因乐善好施而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在他去世后,把这座山叫额尔敦山,山上的敖包也随之被称为额尔敦敖包。</p><p class="ql-block">额尔敦敖包始建于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由十三个敖包组成。中间的大敖包为佛祖敖包,也是原阿巴哈纳尔旗敖包。</p><p class="ql-block">左边的第一个敖包是贝子庙朝克沁主殿敖包;右边第一、二个是贝子庙敖包,剩下九个敖包分别是原阿巴哈纳尔旗所辖9个佐的敖包(佐也就是现在的苏木,相当于乡)。</p><p class="ql-block">蒙古族有崇尚数字9的习俗,额尔敦敖包山的台阶一共建了171阶,171是19个9组成,171相加也是9。</p><p class="ql-block">在敖包上插上苏力德,据说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过的刀枪,镌刻着开疆扩土的辉煌,把哈达系在苏力德上,以表达子孙的敬仰。</p><p class="ql-block">山脚下就是藏传佛教圣地——贝子庙。这里四周平坦开阔、河水蜿蜒、水草丰美、景色怡人,是一处理想的居址宝地。</p><p class="ql-block">这里既体现了“背山面水”的传统建宅选址,还应照了“依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贝子庙的后山敖包为什么是13个吗??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茫茫大草原,一位心地善良的仙女在这片草原上生活着,她经常帮助草原上的居民解决各种困难,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敬。仙女的长相非常美丽,她被大家誉为"美丽仙女"。有一天,一位从南方来的商人路过此地,被"美丽仙女"的美貌和善良所吸引,便在她家住了下来。商人与仙女渐渐地产生了感情,并决定在这里安家落户。然而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商人的家族成员的反对,因为商人的家族里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商人不敢直面与仙女相爱的现实,于是他决定离开这片土地。仙女非常伤心,她决定去寻找商人,并承诺会永远陪伴他。于是她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在旅途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她找到了商人并告诉他她的爱情。商人非常感动,他决定放弃其他女子,全心全意地陪伴仙女。然而商人的家族成员仍然对仙女的美貌感到嫉妒和不满,他们不让商人与仙女在一起。仙女非常伤心,她决定用自己的美丽和智慧帮助商人解决他的家族成员对他的嫉妒和不满,她教商人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如何用善良和谦逊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商人深受仙女的影响,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变得更加善良和谦逊。在仙女和商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家族成员逐渐接受了他们的恋情,并帮助他们建立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为了纪念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仙女和商人一起筑了一个敖包,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从此以后,这片草原上就有了13个敖包,每个敖包都代表着商人和仙女之间一段美好的故事。贝子庙的后山敖包也成为了草原上最美丽敖包之一,它代表着商人和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草原上最神圣的爱情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锡林浩特称为中国马都我们入住当天,朋友就购买了马文化演出,推出了大型室内实景剧旅游演出《蒙古马》。该剧目有近400名演职人员和120匹蒙古骏马参加演出,阵容强大,实力空前,旅游旺季共演出了30余场。现已成为锡林郭勒的一张城市名片,全面展示了厚重的蒙古族传统历史文化和马文化,更好的扩大了中国马都和锡林郭勒草原品牌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在深度挖掘马文化的同时,景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商品,马头琴、马鞍、马镫等传统手工艺品和原汁原味的马奶深受游客喜爱,并积极推进马种改良及孕马血、孕马尿等生物制品开发,不断推动全市马业快速发展。</p><p class="ql-block">  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带动了锡林郭勒盟旅游、餐饮、马产品加工、马匹交易和出口等产业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地方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推动地方形成了以“马”为核心的多元发展路径。</p><p class="ql-block">  经济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牧民重新跃上马背,“马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策格”等马产品深受欢迎,“马经济”蔚然成风,绿色草原再现万马奔腾。</p> <p class="ql-block">‌乌兰五台景区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一个AAAA级旅游景区,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著称。</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天下第一大敖包、成吉思汗广场、五台庙、外八塔等。外八塔分别是慧宝塔、智慧塔、慈悲塔等,每个塔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乌兰五台与山西五台山同时成为佛教胜地,约有19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中,释迦牟尼头顶的五种颜色头发发光,其中红色的头发照射到了这里,形成了“红五台”。成吉思汗曾在此设立13个敖包,并在农历5月13日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2006年,西乌旗政府投资1500万元进行修缮,修建了“天下第一大敖包”、成吉思汗广场、五台庙等工程。‌</p> <p class="ql-block">乌兰五台景区不仅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还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游客评价普遍认为这里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是放松身心、净化心灵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白音呼布是山东黄金的一个基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进苍狼秘境天边草原乌拉盖,打卡国家4A级景区九曲湾、布林泉、野狼谷,国家3A级景区芍药谷。</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高山草甸风吹草低见牛羊</p> <p class="ql-block">可汗山</p> <p class="ql-block">“蒙元帝王群”:兵阵后面有一方昆仑玉石,刻着“蒙元帝王群”的字样。蒙元帝王群以海拔 1199米的浑迪罕乌拉山为载体,在山顶部修建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的巨型雕像,其中,成吉思汗雕像的高度为50米,忽必烈雕像的高度为30米。巨型雕像右下前方是一组与山体融为一体的圆雕,高度4至9米不等,展示的是“蒙元”及“北元”时期16位帝王的形象,他们是:元太宗 窝阔台,元睿宗 拖雷,元定宗 贵由,元宪宗 蒙哥,元成宗 铁穆耳,元武宗 海山,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 硕德八剌,元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元天顺帝 阿速吉八,元明宗 和世涑,元文宗 图帖睦尔,元宁宗 懿璘质班,元惠帝 妥懽贴睦尔(元顺帝),北元昭宗 爱猷识理达腊,北元乌萨哈尔汗 脱古思帖木儿。</p> <p class="ql-block">可汗山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该景区占地面积广阔,分为山门、‌苍狼之路、‌蒙元兵阵和蒙元帝王雕塑群四大部分。其中,山顶部矗立着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的巨型雕像,成吉思汗的雕像高度达到50米,忽必烈的雕像高度为30米,这两座雕像成为了景区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可汗山”三个大字:进入山门,高4米,长10米的米粉色“昆仑玉石”上面将雕刻“可汗山”三个藏蓝色大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老人家亲笔题写,题字前面刻有同义的蒙文字。</p> <p class="ql-block">山门广场:山门距可汗山脚约1200米。山门入口,两位蒙元门神即成吉思汗的两元大将(哲别、速不台)雕像分列两侧,守护着“苏力德”,护卫山门。两位门神含底座全高7.5米。</p> <p class="ql-block">“苍狼之路”:“可汗山”名碑后面是长达800米的“苍狼之路”。“苍狼之路”上,伫立着26根石人柱,石人柱高2--4米不等,上面雕刻着成吉思汗之上25代祖先中重要人物的艺术形象。</p><p class="ql-block">第一世祖先:最先看到的两位是“苍狼”和“白鹿”,他们是黄金家族的第一世祖先。世界经典名著《蒙古秘史》的开篇第一段,说的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苍狼”和“白鹿”。翻译过来的汉语的意思是:“孛儿帖·赤那(也就是苍狼)奉上天之命而生,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也就是白鹿),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峏罕—合勒敦山,驻扎下来。生下儿子,名叫巴塔赤·罕。”</p><p class="ql-block">第二世祖先:“巴塔赤·罕”是黄金家族的第二世祖先。据考证,“巴塔赤·罕”是“苍狼白鹿”在29岁时出生的,那年正是中原唐代大历九年,也就是公元774年。</p><p class="ql-block">第三世祖先:黄金家族的第三世祖先是“巴塔赤·罕”的儿子,名字叫“塔马察”。</p><p class="ql-block">第四世祖先:塔马察”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名叫“豁里察儿·篾儿干”,被认为是黄金家族的第四世祖先。在古时候的蒙古语中,“篾儿干”是“射箭能手”的意思。</p><p class="ql-block">第五世祖先:黄金家族第五世祖先是“豁里察儿·篾儿干”的儿子,名字叫做“阿兀站·孛罗温勒”。</p><p class="ql-block">第六世祖先:是“阿兀站·孛罗温勒”的儿子,叫“撒里·合察兀”。</p><p class="ql-block">第七世祖先:是“撒里·合察兀”的儿子,名叫“也客·你敦”。名字翻译过来是“大眼睛”的意思,这不像是真名,很可能是绰号。</p><p class="ql-block">第八世祖先:叫“撏锁赤”,是大眼睛“也客·你敦”的儿子。</p><p class="ql-block">第九世祖先:“合儿出”,是“撏锁赤”的儿子。</p><p class="ql-block">第十世祖先:“孛儿只吉歹·篾儿干”,又是一个射箭能手,他是“合儿出”的儿子。</p><p class="ql-block">第十一世祖先:“脱罗豁勒真·伯颜”,黄金家族第十一世祖先,是“合儿出”的儿子。</p><p class="ql-block">第十二世祖先:“脱罗豁勒真·伯颜”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都蛙·锁豁儿”,一个名叫“朵奔·篾儿干”,他们两个并列为黄金家族第十二世祖先。</p><p class="ql-block">第十三世祖先“都蛙·锁豁儿”生得很奇异,在额头正中生有一只眼,《蒙古秘史》里称他为“一只眼都蛙”,据说他能望见三程远的地方。他的弟弟“朵奔·篾儿干”的妻子名字叫“阿阑·豁阿”。</p><p class="ql-block">“阿阑·豁阿”年轻时被赞为阿兰美人,老年时又被誉为阿兰老母,被后世认为是蒙古民族的圣母。千百年来流传在蒙古民族当中的“五箭训子”和“感光孕子”的故事说的就是“阿阑·豁阿”。“五箭训子”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民族生存的真理,这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感光孕子”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民族的起源:正是因为受孕于“金色天人”的光芒,才有了震撼世界的黄金家族,也正是因为黄金家族被认为是“上天之子”,才有了后来成吉思汗的“一代天骄”之千古美誉。</p><p class="ql-block">“孛端察儿”,是阿阑·豁阿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感光孕子”的第三个儿子。在成吉思汗祖先中,“孛端察儿”是极为重要的人物。</p><p class="ql-block">从苍狼白鹿开始算到成吉思汗,一般认为是26代,那么,成吉思汗的祖先就应该是25代。在“孛端察儿”以前,有过12代;在“孛端察儿”以后,也有过12代,“孛端察儿”是第13代,恰好居于正中的位置,承前启后。大家耳熟能详的 “黄金家族”、“一代天骄”和“天之骄子”等等对蒙古民族及成吉思汗的称号都发源于“孛端察儿”。</p><p class="ql-block">“孛端察儿”是乞颜·孛儿只斤氏的始祖,他之后的12代就是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秘史》中称说他是“傻子孛端察儿”,其实是说他大智若愚,是他的眼光、坚忍、宽容和智慧,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家族。</p><p class="ql-block">“孛端察儿”有个儿子,人称“勇士合必赤”,是成吉思汗曾祖的曾祖的曾祖十四世祖先。“勇士合必赤”的儿子叫“篾年·土敦”。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合赤·曲鲁克”。成吉思汗祖先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海都汗”就是“合赤·曲鲁克”的儿子。</p><p class="ql-block">“海都汗”是黄金家族中的划时代的人物。他不但使早期的蒙古民族在蒙古高原上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他是蒙古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汗”。从“海都汗”开始,黄金家族的家谱逐渐清晰了、确实了。从“苍狼白鹿”往下算,到“海都汗”是十七世;从成吉思汗往上算,到“海都汗”是六世。</p><p class="ql-block">“海都汗”有两个了不起的重孙,一个是“合不勒可汗”;一个是“俺巴孩可汗”。两个重孙子先后都是可汗,是尼伦蒙古部族的最高首领,相当于皇帝。“海都汗”的儿子是“察勒孩”。“察勒孩”的儿子是“想昆·必勒格”。“海都汗”的另一个儿子叫“伯·升豁儿”。“伯·升豁儿”的儿子叫“屯必乃”。在“海都汗”之后,他的侄子“合不勒”成为蒙古部落的领袖。</p><p class="ql-block">这位“合不勒可汗”,他的儿子叫“把儿坛·把阿秃儿”,孙子就是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p><p class="ql-block">“合不勒可汗”死后,他的侄子“俺巴孩”被推选为可汗。“俺巴孩”死后,蒙古人推选了“忽图剌”为可汗。</p><p class="ql-block">“忽图剌可汗”的一个侄子,叫“也速该·把阿秃儿”的,由于作战英勇,被誉为“勇士”,是他在一次战斗中,俘获了塔塔儿部的两个小首领,一个叫豁里不花,一个叫铁木真兀格。回来时,恰巧他的夫人“诃额伦”生下了后来的震撼世界的成吉思汗。因为是掳来铁木真兀格之时所生的,所以取名叫:铁木真。这一年是公元1162年,宋高宗绍兴32年,金世宗大定2年。</p><p class="ql-block">“诃额伦”为黄金家族生了四男一女。同“阿阑·豁阿”一样,“诃额伦”被后来的蒙古人称之为“三贤圣母”之一。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即铁木真,是蒙古帝国的创始人,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征服者之一。忽必烈则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建立了元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孛端察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海都汗、合不勒可汗、俺巴孩可汗等也都是蒙元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在蒙古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雕像的设立,旨在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展示蒙元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一时期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蒙元兵阵”:走过“苍狼之路”就到了可汗山脚下。“可汗山”的山坡上,排列着由800尊全身塑像构成的“蒙元兵阵”。兵阵分“蒙古帝国”和“大元王朝”两大板块,人高均3米,间距2.5米,阵宽约150米。湮没于兵阵,仿佛置身于石林,呼呼的山风,仿佛战马的嘶鸣,仿佛武士的呐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箴言</p> <p class="ql-block">可汗山上的十八个雕像包括‌成吉思汗、‌忽必烈、‌孛端察儿、‌海都汗、‌合不勒可汗、‌俺巴孩可汗、‌也速该·把阿秃儿、‌忽图剌可汗等蒙元时期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草原,‌那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是永恒的自由与宁静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可汗山下确实有蒙元兵阵,由800个塑像组成。</p><p class="ql-block">可汗山,是一座以整个山体为载体,充分展现蒙元文化的景观。在可汗山,游客可以欣赏到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的巨型塑像,这些塑像矗立在市区北侧的高山之上,成为霍林郭勒市新的文化名片。除了这两尊巨型塑像,可汗山还展示了蒙元及北元时期16位帝王的形象,通过这些雕塑,人们可以一窥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汗山下设有蒙元兵阵,由800多个勇士雕塑组成,形成了一个非常壮观的景象。这些雕塑不仅展现了蒙元时期的军事力量,也反映了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沿着“苍狼之路”前行,游客可以到达蒙元兵阵,这里分为蒙古武士群和元朝士兵群两个方阵,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战场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震撼。</p><p class="ql-block">因此,可汗山不仅是一座展现蒙元文化的山体景观,也是一处能够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蒙古帝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这些雕塑和兵阵,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蒙元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采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布林泉,也被称为博力彦圣泉,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北11公里处,是蒙古语中“温泉”的意思。布林泉的历史由来与一个美丽的传说紧密相连。相传,1170年,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带着九岁的铁木真前往弘吉剌部定亲,途中在极度饥渴的情况下,铁木真发现了一股清澈的泉水,喝后感到无比清爽。他的父亲预言他将会遇到一位温柔、善良、美丽的姑娘,后来铁木真确实与弘吉剌部贵族特薛禅的女儿孛儿帖结缘,这对他的未来和统一蒙古各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个泉被命名为布林圣泉,意为“圣洁清澈的泉水”,并流传着它具有强体健身的功效,能带来健康和好运。每年的端午节,当地人会到泉边洗脸、饮水,而周边的牧民则常年饮用泉水以防治肠胃、风湿等疾病。‌</p> <p class="ql-block">布林泉景区不仅因其美丽的传说而闻名,还因为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景区内有深50厘米的泉眼8个,泉水四季长流、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属于碱性,富含多种矿物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矿泉水。景区还建有八角亭、成吉思汗雕像、布林庙、狼图腾影视基地等人文景观,以及供销社、邮局、诊所、收购站、饭馆等设施,重现了兵团时期的生活场景及历史建筑。这些景观和设施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p><p class="ql-block">此外,布林泉景区还以其迷人的草原风光和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气息为主题,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宗教文化、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景区内的布林庙始建于公元1672年,鼎盛时期香火繁盛,僧侣众多,乾隆五十五年获清廷“拜佛寺”金匾,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花了40吨紫铜铸造的草原英雄,找不了具体名字</p> <p class="ql-block">百花闺中试新妆,无心送秋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赏罢江南细流水,塞上有豪情。</p> <p class="ql-block">赏罢江南细流水,塞上有豪情。</p> <p class="ql-block">原上小草代君行,清风里,也来春光也来香。</p> <p class="ql-block">在野狼谷的“狼图腾“摄影基地内,可以渗透当年的上山下山激情澎湃。</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霍林河乘飞机到沈阳,住一夜第二天到吉林集安市,野山参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7月31日到朋友古马岭金矿参观</p> <p class="ql-block">磁选车间</p> <p class="ql-block">辽宁宽甸浑江口位于振江镇,地处两国两省两江交汇处,东部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北部以浑江为界,与吉林省为邻,西部与下露河朝鲜族乡接壤,南部紧邻绿江村。发源于吉林省白山市的浑江,到这里与鸭绿江汇合,至丹东市注入黄海。浑江口的独特之处是这里地处“两国三地”: “两国”中国、朝鲜;“三地”——中国辽宁丹东的宽甸满族自治县、吉林通化集安市的凉水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楚山郡。</p> <p class="ql-block">莫言四月芳草尽,绿江六月花盛开</p><p class="ql-block">【夏日好去处】</p><p class="ql-block">绿江不是江,是一个村名。村子不大,但是与江还真的有关系,因为村子临江而生,这条江叫鸭绿江。隔江而望,那岸是朝鲜,我们不惜生命保家卫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路过长寿村,沾一下阮国长老寿星喜气。</p><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因其良好的生态资源、自然环境,造就了长寿之乡。据统计,宽甸100岁以上的高寿老人有30多位,90岁以上的老人有500多位,世间百岁老人较为稀有,但在宽甸曾有164岁高寿的旷世奇闻!宽甸太平哨镇阮公国长老人。一生经历“两朝七帝五总统”,享寿“一百六十四春秋”,被称为“东亚人瑞”(两朝:清,民国;七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总统: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冯国璋)。阮老的长寿绝不是个例,宽甸的人平均寿命高达70岁以上,是世界少有的长寿之乡。</p> <p class="ql-block">据《宽甸县志》记载:阮国长(1760—1924),在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生于山东蓬莱,父母早丧,幼年至辽宁金州读书,后为金州柳树屯信和商号店员。阮国长17岁时娶一妻,生一子,妻23岁病故,子45岁弃世,阮国长一直鳏居。道光三年,阮国长64岁时来到宽甸太平哨小茧场沟阮有祯(族侄)家,行医经商。其侄死后,阮老人的一位重孙女婿将其迎养家中,1924年老人寿终,葬于大茧场沟门九龙头。</p><p class="ql-block"> 164岁高寿实在是旷世奇闻,人们关注的是,阮老人究竟有何高寿秘诀?阮老人高寿内因有三:宽甸怡人的自然山水、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积德行善的处事情怀。</p><p class="ql-block"> 阮国长老人活到164岁,堪称高高大寿。他的牙齿三落三出,他的头发分别于74岁、130岁和140岁时,由白变黑,复始三次,当地盛传他能“返老还童、青春永驻”。史载,宽甸县第四区(太平哨)公所助理员王羽翘奉命拜访阮老人的养生之道,为证明阮国长的真实年龄,特请乡人来核实。当地老人说:“我童年时所见的阮国长就是今天的模样,163岁无疑。”面见阮老人须发黑白参半、耳聪目明、言谈清楚、记忆强健、精神矍铄,甚为惊奇,问阮老人有何养生之术?阮老人答道:“起居有恒,饮食有节,运动有时,清心寡欲,融于自然。又有咽津法(即吞咽津液),保养津液,灌溉脏腑,如甘露滋润万物。”王顺存听后大为赞赏。</p><p class="ql-block">阮老人的处世为人也是他添福增寿的一大内因。阮老人一生治病救人、襟怀坦然、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他性情开朗,善解人难,为儿童治病不收分文,故收得干儿女众多。遇有家庭不睦、邻里纠纷,苦口相劝,归好为止,人称“白山苍茫,鸭水泱泱,阮老人之风,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阮老人一生无积蓄,他的养老金是政府给的。史载,县知事汪翔报东边道转呈省府:“似此高年,洵属旷世人稀,自应给予养老金,以示优异。”省长王永江命东边道尹各县赠阮老人养老金3000元(银元)。阮国长老人没留下子孙,他视太平哨地方所有的孩子都是他的子孙后代。政府给他的养老金,他舍不得花掉,把剩下的2600元捐给了太平哨小学用于教育经费。太平哨小学根据他的遗愿,用这笔钱盖了一座两层楼房的校舍,名为“步月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宽甸的兴师重教之风,自阮国长起即气脉传承。从宽甸走出的官员、学者、艺术家不计其数。阮老人泽被后世,他给予后人的恩德真可谓“青山不断、绿水长流”。</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暴雨,靠近鸭绿江沿线都在警戒,无法乘船游,我的游伴是很少出门的,这也是他们的一种遗憾。</p> <p class="ql-block">到凤城到一朋友家,参观他自己矿山开采出来的水镁矿加工的艺术品,真是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大连棒棰岛</p><p class="ql-block">棒棰岛,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滨海路东段,大连市东南约5公里处,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风景胜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北面为群山环绕,南面是开阔的海域和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滩。棒棰岛名字的来历是因离岸500米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小岛突兀而立,远远望去,极像农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称棒棰岛。 岛上主峰海拔48.1米,登临其上,市区景色和海滨风光尽收眼底。岛上散布着风格各异的别墅群,有如鲜花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这就是著名的棒棰岛宾馆。当年这里也是国家领导人避暑疗养之地,集山、林、花、海、滩、湖六景融合的国家4A级旅游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历史事件,毛主席手书了“棒棰岛”三字,而在党和国家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中,只有毛主席没有来过大连,虽然有两次准备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终未成行。那么,毛主席手书的“棒棰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几个字也是当年从毛主席抄录叶帅的一首诗作中照用的,也是现今唯一见到的涉及大连的毛主席墨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5年8月24日,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到大连视察军事工作,下榻在依山傍海、风光旖旎的棒棰岛宾馆。当时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的局面。胸怀天下风云、享有“儒将”雅称的叶帅,凭海远眺,心潮起伏,诗兴喷涌,迅即写下七律《远望》:“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世界革命形势暂时处于低潮的忧患之情,更表达出依靠人民、依靠革命,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有光明前途的豪迈乐观主义精神。叶帅特地注明,这首诗写“在大连,棒棰岛”。</p> <p class="ql-block">叶帅诗词与毛主席诗词基本格调比较相似,所不同的是,毛主席的诗词博大精深,长于大笔挥洒勾画,叶帅的诗词开阔昂奋,以摄取特写镜头见长。因此,毛主席平时就喜欢叶帅的诗词,称赞“剑英善七律”,尤其十分欣赏气势恢弘、寓意深刻的《远望》这首诗。毛主席不仅能准确地背诵,而且在1965年12月26日72岁诞辰时,欣然命笔把这首诗抄赠给前去探望他的儿子岸青与儿媳邵华,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精神。毛主席的这一手书,恣意纵横,一气呵成,其布白、字体无不体现出他老人家书法的惯常神韵,不拘一格,大气磅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身心顿受强烈震撼的感觉,其中“棒棰岛”三个字,不啻此作中的生花妙笔。1977年4月6日,毛主席手书《远望》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公开发表,同时还刊有《叶剑英同志关于毛主席手书〈远望〉诗的说明》和毛岸青、邵华的文章《重读〈远望〉志更坚》。1995年底至1996年上半年,大连棒棰岛宾馆对入门处进行整修,建立大框门面,门梁上选用什么字体?有人想到毛主席抄录的叶帅诗中有“大连棒棰岛”字样,便委托负责工程施工的大连盛大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临摹下来,放大镶嵌上去。可是,毛主席抄录《远望》诗时没有落他自己的名字,为了让所有注意棒棰岛宾馆大门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字系毛主席所写,便从别处选取毛主席题词的落款“毛泽东”三个字补缀上去。</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8月3日回到原住地温州,结束了一次不是很尽兴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