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位率直的老人——刘友权叔叔走了,接到电话通知的我们陷入到深深的悲痛之中。老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退伍分配到冶金工业部第六冶金建设公司,在金属结构厂退休后定居郑州市。</p><p class="ql-block"> 刘叔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去年十月,我们两家三十多年后在郑州聚会,执拗的刘叔拖着虚弱的病体兴奋地跟我们摆龙门阵。看到他的身体状态,我们十分担忧,但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已安排好后事了,让我们不用担心他的身体问题,未曾想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却永远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八十年代在上曹金结厂的生活往事,妻子至今都在感念老一辈的恩情,经常念叨长辈们当年的所作所为。1982年初,19岁的她接父亲的班到金结厂工作。初来乍到,环境陌生,举目无亲,没有社会经验,只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为了接济生活困难的家庭,她极尽艰苦地生活,每天只是馒头、稀饭和咸菜,将微薄工资中节省出的钱补贴家用,以至于几次因营养不良晕倒。她的境遇引起了几位长辈的注意,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徐叔、焉姨,韩伯、夏姨两家人经常邀请她去家里吃饭玩耍,刘叔、李叔、胡叔、韦伯等每周都会拉着她聚餐改善生活。后来刘叔、李叔干脆拉着她每天三顿搭伙做饭,并以善意的谎言少收她的生活费。1983年4月,刘叔、李叔等几位长辈专门做了一大桌菜为她过20岁生日,这是她第一次,也是终身难忘的生日。在长辈们的用心呵护下,她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小姐妹,最后成立了家庭。</p><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中,这几个老乡为默默地保护她付出了很多。长辈中每年都会有人与她“结伴顺道”回老家探亲,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她的人身安全。1983年春节期间,她在金结厂生活区看露天电影时被当地混混骚扰,正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刘叔立即上前与混混们理论,却被混混打伤住院。</p><p class="ql-block"> 刘叔是个信守承诺的人。他与岳父同在金结厂工作时关系一般,虽然是同县老乡,平时并不怎么来往。仅仅是因为答应了岳父临回老家前的相托,便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承担起了保护者的责任,这也许与他曾经的军人生涯有关吧。刘叔及几位长辈的言行举止与岳父当年酒肉朋友们的冷漠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 平凡的刘叔走了,走的很突然,听到消息我们很难过。</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表达我们的哀思。</p><p class="ql-block"> 愿刘叔在天堂没有病痛,只有快乐。</p><p class="ql-block">晚辈 周川疆 陈文惠敬上</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0日 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