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游记(二)

小玲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东南方,距城区约2公里,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占地面积400余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过去曾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傣族习惯把她称之“春欢”,意为“灵魂之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由园内回拍的公园大门全景</p> <p class="ql-block">  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左右两边的白色围屏紧紧围绕着周总理铜像。纪念碑的构图寓意为一朵白莲花,象征着吉祥、圣洁和美丽,围屏上分别用汉文和傣文刻写着“周总理1961年参加泼水节纪念”字样,并镶嵌有金色的浮雕,表现了泼水节欢庆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由白、金两色组合的纪念碑在蓝天白云以及茂密翠绿的热带植物映衬下,格外洁净醒目、祥和温馨。</p> <p class="ql-block">  1961年4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庆祝傣历新年泼水节,</span>周总理来到曼听公园,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节日。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左手拿着银碗,右手拿着柏枝,向人们泼洒水滴,以示深深的祝福。西双版纳人民为表达对周总理的热爱与敬意,在曼听公园建立周恩来总理铜像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由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席剑设计。通过大量收集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资料,铜像的创作设计及放大制作用时两年多,于1990年4月14日举行了周总理铜像揭牌仪式。</p> <p class="ql-block">  傣王行宫是曼听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行宫的外观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并覆盖有精致的花纹图案,象征着王室的地位与尊贵。</p> <p class="ql-block">傣王行宫</p> <p class="ql-block">  行宫内部装饰更是精美大气,金碧辉煌。大厅内有一高于地面的硕大平台被带都金色图案的红色地毯覆盖着,金色的宝座、金色的伞和瓶,以及大臣们的座位,尽显古代傣王的权贵。</p><p class="ql-block"> 我很想把这精美场景收录于手机相册,无奈宝座前有专业摄影师在为游客拍照(未经允许不能入内) ,估计他们的拍摄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我无法接受游人与其同框,只能定格些许局部场景咯!</p> <p class="ql-block">借用一下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器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  象脚鼓是傣族的民间打击乐器,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据《‌百夷传》‌记载,傣族在明代就已经有了象脚鼓。</p><p class="ql-block"> 象脚鼓不仅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而且在宗教仪式和喜庆节日里也是不可缺少的传统乐器。‌象脚鼓的敲打节奏丰富多变,可随着表演情绪的需要用指、掌、拳并用,其演奏的鼓点有着强烈的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器</p> <p class="ql-block">  来到曼听公园,犹如走进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和傣族文化的绿色秘境。那儿除了具有傣族特色的建筑,还有傣王后花园,植被物种高达500余种,眼前满是郁郁葱葱;有山丘河道与池塘,小径步道花团锦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傣族”小姑娘与步道边的热带植物描绘出一道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景线,纵然在烈日阳光下,大自然所赋予的绿色系依然带着丝丝凉意,令人清爽悦目。</p> <p class="ql-block">  荷花池边三步一人、五步一群满是身着傣族服装的姑娘们,摄影师们手持相机时时改换机位忙碌着,助手们手提反光板紧随其后……</p> <p class="ql-block">荷花池边的素颜绿仙子</p> <p class="ql-block">睡莲与荷花</p> <p class="ql-block">王连与荷花</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与临近的傣族村寨和总佛寺共同形成了公园、村寨和佛寺三位一体的游园区。园区内的精灵集市将人间仙境与烟火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掩映于后花园绿茵丛中的精致建筑,凸显着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的放生湖波光粼粼,湖畔葱葱郁郁的植被以及万绿丛中的小巧精美建筑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在绿波盈盈的湖面上悠然行走的小船,更是为这片宁静的水面平添了几分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  风景如画的湖边有着我们永久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身着傣族盛装的帅哥靓女们将为游客们带来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可惜我们没法欣赏了,得赶往下一个景点——总佛寺(紧邻曼听公园) 。</p> <p class="ql-block">  总佛寺是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之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版纳等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佛寺。总佛寺过去是傣王拜佛的圣地,现在是佛教信徒拜佛朝圣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总佛寺南门极尽华贵耀眼。整座大门的造型极其复杂,凹凸有致,雕刻精美繁复 ,顶上9根金光璀璨的锥尖型圆形金塔及其一重重华盖型圆塔小尖顶,直指云天。如此精美繁复的雕刻与镶嵌以及浓烈的色彩彰显着佛教的尊贵与神圣。</p><p class="ql-block"> 门上的匾额“西双版纳总佛寺”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总佛寺汲取东南亚国家佛寺建筑风格,以南传佛教中金黄色为主基调。“维罕”大殿系砖木结构建筑,殿宇屋面覆瓦,屋脊中间高两端低,呈四级台阶状,脊正中间塑有3座小塔。整个佛寺建筑大气雄伟,梁柱雕刻精美,紫红色的的屋顶、金色的雕梁、银色的塔顶,在阳光照耀下,相互交融生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金碧辉煌,殿厅宽敞,红色地毯,荷花图案顶,装饰色彩浓烈,华贵无比。</p> <p class="ql-block">  大厅尽头佛坛正中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竹编佛像,佛像后面闪烁着七彩之光,不但极尽华丽,更添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  竹编佛像高约5米,由缅甸高僧都波温香于2015年编织而成,竹编佛像是东南亚独特的佛教文化传统之一。这尊竹编佛像是西双版纳现有最高的竹佛,栩栩如生,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在大殿通往二楼的石阶两旁,有两条霸气十足的金色巨龙,很吸睛。</p> <p class="ql-block">总佛寺二楼外走廊</p> <p class="ql-block">  大殿门前设有一座十字基供佛坛,供有一尊高7.9米的释迦牟尼金身佛像,前后另有8座小佛,佛像身后的大柱上双龙拥抱,护卫着佛祖。佛坛前备有香炉、烛台供信徒们膜拜进香。</p> <p class="ql-block">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佛像金身,慈悲肃穆。</p> <p class="ql-block">  福顺楼是办公楼,内设学经室,又是僧舍。所见楼宇雕镂精致繁复,金碧辉煌,分明就是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戒堂,是僧人受戒的坛场,是泰国老泰王普密蓬捐赠的。</p> <p class="ql-block">  末代傣王(第四十二代) 刀世勋的陵墓建在总佛寺内。这是一座精致的小白塔,通体洁白,神兽镇守,由此可见陵墓的地位之重要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  总佛寺北门是一大二小的三门组合,外观不如南门那么富丽堂皇,而是采用金里泛墨色,黑中透金光的凝重色彩。只见三门塔型尖顶,轮廓分明,图案纷繁,精雕细琢,彰显出精致的奢华与久远的沧桑,令人顿生敬重感!</p> <p class="ql-block">配有色彩搭调的汉、傣文字书写的西双版纳总佛寺的大理石碑</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为一体的曼听公园游园区。观赏了象征古代傣王权贵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领略了繁茂葱郁的东南亚异域风情;感受了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文化的神秘,更为赞叹的是佛教艺术家的审美造诣与精工细雕的巧手工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