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札记(一)

重走人生

<p class="ql-block">《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梭罗(1817—1862)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他自1845年起,在瓦尔登湖畔隐居2年零2个月,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了这部长篇散文,成为超验主义的经典作品。</p> <p class="ql-block">梭罗生活的时代,正好是商业和技术统治美国人生活的时代。他的一生几乎全部都生活在康科德,一个距波斯顿以西约20英里的小镇,经历从从农业转向工业的过渡。</p><p class="ql-block">康科德是个十分宁静而迷人的小镇,父母经常带孩子去附近的森林里野炊,梭罗小时候就喜欢瓦尔登湖。</p><p class="ql-block">他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哈佛大学。</p><p class="ql-block">1841年,梭罗应邀到他的邻居、朋友兼师长爱黙生家帮忙,当时爱黙生已经是有名的美国哲学家和文人。贵人相助,梭罗有心成为一名作家。可是没多久,梭罗发现对城市环境难以容忍,于是重新回到康科德。</p> <p class="ql-block">下面,从本书中抽出我特别喜欢的几句话,逐一剖析:其一,加深印象;其二与朋友共勉。</p><p class="ql-block">一、要求每一位作家迟早将自己的生活做一番简朴而真诚的描述</p><p class="ql-block">何谓作家?一般人给予“高大上”的理解,平凡人似乎遥不可及。其实,我以为,每个初通文墨的人大都具有成为作家的潜质。只不过出于个人兴趣或生活所迫的缘故,在平常岁月里无暇顾及。</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退休了,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写下你的过往,岂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梭罗说,写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写一些道听途说的别人的生活。咋写?我们往往陷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误区,殊不知,大道至简,“简朴”是梭罗的原话,再加上“真诚”,你我皆可拿下!</p><p class="ql-block">难道不是吗?《瓦尔登湖》记载了梭罗的一段生活。他居高临下,回到儿时喜欢的瓦尔登湖畔,独自一人,自给自足,娓娓道来一曲田园牧歌,成为影响世界的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作为凡人俗子,我们成不了尧舜,但能成就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简朴而真诚的记下自己的生活,这就够了。至于别人怎么看,无所谓。中国人讲究燕过留声,人过留名。留下一粒尘埃的前世今生,这个任务只有你自己完成,责无旁贷。</p> <p class="ql-block">二、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就决定了他的命运</p><p class="ql-block">梭罗曰,与我们的个人见解相比,公众的见解只不过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暴君。大多数人过着安静而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 就是习以为常的绝望。不做绝望之事,才是智慧的特征。今天人人附和或黙认的真理,明天就有可能成为谬误…</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对事物或自己的认识或评价,往往来自于外界或先入为主,自觉或不自觉的认为眼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可或缺的,必须要完成的。殊不知,从一个圆心向外能够画出多少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之道。所有的变革都是奇迹, 值得思考。</p><p class="ql-block">人们称赞并视为成功的那种生活,其实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人们没必要夸大一种生活而贬低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人生之路是你自己选择的。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强调了先天的作用;那么,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决定命运则强调了后天的理性。</p><p class="ql-block">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p><p class="ql-block">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三、过一种简单、独立、大度和信赖的生活</p><p class="ql-block">通常,一种似是而非的、称为“必然”的命运,支配着人,人积攒财富在地上,结果遭虫子咬、小偷偷等,这是愚人的生活。劳动的人,除了做一台机器,没有时间来成就大事,满脑子都是人为的烦恼,有意无意中陷入一个十分古老的沼泽。</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回过头去过那种原始而偏僻的生活,就会发现,哪些是人生基本的必须品。虽然时代在前进,但它对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没有多大影响。就像我们的骨骼,与先人恐怕没有多大区别。</p><p class="ql-block">梭罗以为,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明确地分为: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一旦得到了这些生活必需品,他就不会再要更多的东西了。他要选择另外的东西,即摆脱卑微的劳动,开始度假,大胆地向生命迈进。</p><p class="ql-block">梭罗说,他记忆中有一类人,看上去十分富裕,实际上确是各类人中最穷的一种。他们积攒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用金银给自己铸就了一副镣铐。</p><p class="ql-block">就奢侈和安逸而言,最富聪明才智的人,其生活反而比穷人的简单、朴素。一个人只有站在我们称之为甘贫乐苦的有利地位上,才能成为一名不偏不倚、充满睿智的人生观察家。</p><p class="ql-block">作者说,我的信仰和经历使我深信,如果生活的简单、聪明,那么一个人在这个世上谋求自立并非是件苦事,相反倒是一件快事。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越不相同越好;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出并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父母或邻居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在一个小时之内,过上这世界的所有时代,是的,过上所有时代中的所有世界。历史 ,诗歌,神话!</p> <p class="ql-block">四、所谓物价,指的是用以交换物品所需的那部分人生,或者现在,或者以后。</p><p class="ql-block">穿衣服的目的,是要维持生命的热量(保暖),消除衣不遮体的现状,有的穿足矣。许多人购衣时,一心想着别人如何看待你,很少考虑它们的真正用途。衣服需要缝纫的,而缝纫则是一种没完没了的工作。所以,或许我们根本就不应该添置什么新衣服,衣服充其量不过是外在的护模和尘世的烦恼,过于被其加持,犹如挂着虚假的旗帜航行。</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应穿着简单,按自己的能力购买便宜的衣服。跟着时尚走,崇拜的只是时髦女神。</p><p class="ql-block">至于住所,也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人生来四肢并不发达,身体也不强壮,因此他得缩小自己的世界,围造一个适合自己的空间。在人类的摇篮期,一度躲进山洞,后一步步迈向草房、砖瓦房等。可现代文明社会里,有房子的人只占全体成员的一小部分,一个人得耗费大半辈子的生命,才能得到他的棚屋。等农夫得到了房子,他不仅没富,反而更穷了,因为房子占有了他。虽然文明在不断的改善房子,但它没有同时改善房主。文明创造了宫殿,但不易创造贵族和国王。如果他的大半生都在忙于得到这些粗俗的生活必需品,又何必要拥有比野蛮人更好的住所呢?</p><p class="ql-block">大多数人似乎从没考虑过,一座房子该是个什么样子。他们本不贫困,实际上穷了一辈子,因为他们老想拥有一座跟邻居家一样的房子…为什么我们要那么多不能少点吗?骄奢淫逸的人开创了新的风尚,让芸芸众生步步跟随。</p><p class="ql-block">殊不知,美的品位大都是在户外培养的,那里即没房子,也没管家。</p><p class="ql-block">人之所需,不是对付什么,而是做什么,或者说成为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