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7月28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帝泊郡</p><p class="ql-block">主持人:蒲公英</p> <p class="ql-block"> 《我的阿勒泰》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描绘,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情感的细腻呈现。阿勒泰,那片遥远的土地,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地名,但在作者李娟笔下,它变得生动而具体。仿佛能看到那蓝得让人心醉的天空,感受到那凛冽而又清新的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那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深情。李娟的文字朴实而真挚,她用最自然的语言描述了她的阿勒泰,那种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溢于言表。她笔下的阿勒泰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地方,但它有着最纯净的灵魂,让人心驰神往。在那里,人们虽然会抱怨、会惆怅,但他们也会忙于生计,也会抓住时机享受生活。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让我深感共鸣。除了对阿勒泰的描绘,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小故事。比如《乡村舞会》《坐班车到桥头去》《弹唱会上》《我们的家》等,这些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童真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阿勒泰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看了8集电视剧,全剧虽然只是书中一个故事的表达,但是它多出了对爱情故事的描述,不仅局限于书中的只言片语,有了对李文秀(李娟)和巴太青涩的初恋,也有成年人巴太嫂子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也有了蒙古奶奶——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p><p class="ql-block"> 总之,看了《我的阿勒泰》,激发出了我内心对新疆的向往,对那片土地、那里的风土人情想亲临体验的心!也更能理解蒙古老奶奶那句话的含义: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我的阿勒泰</p><p class="ql-block"> 一首《蓝莲花》把多少人带上了G318,一曲《成都》挤爆了玉林路的小酒馆,一部《我的阿勒泰》火爆了新疆的旅游。2024初夏,为了传说中的独库,我和静很荣幸凑了个热闹成了这火爆军团里的一员!带着《我的阿勒泰》这本书完成了我们的新疆之旅。</p><p class="ql-block"> 对新疆的理解初始于地理书上的“三山夹两盆”(三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两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与八个国家接壤,自然景观独特、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但那都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解。而《我的阿勒泰》一书及电视剧的爆热,则生动的推出了有关新疆的风土人情,美丽风景长卷。李绢的文字世界是浑然天成不经雕饰,不惊艳但很朴实的描绘着家乡的风景人情,世界明亮,大地深远,人却很小。看了她的书,你会觉得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我的阿勒泰》风景很美乃至放大到整个新疆都是很美很美,雪山、草原、戈壁、沙漠、丹霞,还有那羞涩的爱情……都是那么美的自然,甚至于美的无法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用镜头来捕捉;美的只能用眼睛来记录、用心来体会!因为只有身临其境你方能体会到眼见为实的美丽,一旦转身皆为虚幻。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有些地方美的过于不真实。于是,我也想用我的语言和文字描述一下我所经历的《我的阿勒泰》,我的南疆之旅。</p><p class="ql-block"> 没去新疆之前,总是听说新疆如何如何之壮美,也总是听闻南疆又是如何如何之乱、如何如何之“高压”,搞得我们的此次南疆之行从预计到成行都是在紧张紧凑、忐忑不安之下完成的,待真的用圆满和平安划好了这个大圈之后,才如释重负的总结为其实一切都是真的完美,一切都是真的好,特别是大美新疆的平安祥和、各民族间的和谐相处,颠覆了之前我的谬误,对新疆的担心当真是多余。不信?你且听我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S101温柔秀丽风光惊讶了初次入疆的我;独特疯狂的安集海大峡谷惊悚了我的荣辱不惊;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醉美夕阳倾慕了我曾经的风轻云淡;半途而废的伊昭公路;“飞上天”见到的特克斯八卦城才真正的为我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历经山河,恰西值得”你投身入内才会觉得什么才叫值得;巍巍昆仑、秀美天山,两山交汇,让你真正体验什么是震撼、什么才叫做山河远阔;中国西极飞砂走石的猎猎长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遗落人间调色盘的G314;若干个七十二拐组成的盘龙古道;传奇的瓦罕走廊、高海拔的红其拉甫国门;惊险刺激的G219阿卡孜达板(海拔3150m)、塞力亚克达板(海拔4969m);满怀崇敬、洗涤灵魂、饱含热泪的康西瓦烈士陵园;沙漠绿道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神话秘境的古楼兰王国若羌;每天都是少则五六百公里、多则上千公里的赶路,匆匆忙忙的游走于新疆大地上,穿行于各式各样地质地貌的绝色风景之中,即尝了传说中的新疆“大盘鸡”、“椒麻鸡”、也频繁的吃着新疆特色的“烤肉”、“素抓饭”(即手抓饭),啃了坚硬的“馕”,也吃了最软最甜的“瓜”;最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喀什,那个被我撞了的维吾尔大爷,从开始的怒气冲冲、怒目而视,待见我是外地车辆内地游客且诚意、歉意满满,瞬间给我来了个新疆式的换脸,操着夹生的汉语对我说“你走”!甚至不理一旁查看情况的武装警察的查询,径直驾着后三轮的老爷车走了,留下了一头雾水的我和那个维吾尔警察。或许,这就是现实版的民族和谐与团结的正在进行时吧!而这一亲身经历,让我的旅途更加的温暖、舒适!</p><p class="ql-block"> 在广袤无垠新疆大地上,享受了风和日丽也承受了酷暑炎热,见证了夕阳如画痴人如醉,也经历了妖风阵阵冰雹如雨,但当你睁开眼又是艳阳高照风平浪静,你经历的又是四季交替、风景轮换的新的一天之时,也许昨天的抱怨与不悦都抛之于脑后,一切都变得值得去原谅;为了今天的美好,也许昨天所承受的付出或委屈都是多么的值得;也许是最美的风景就是在路上,最打动你的风情总是留存心中。</p><p class="ql-block"> 此行有满意、有遗憾;(渴望着出片的库车天山峡谷到了景区门口因一场宿雨而向我们关闭了大门,计划穿越两条无人区无手机信号的塔莎、桑株古道因地质、气候原因没走成等等)有达不到预期的失落失望。也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惊喜,一切都在可掌控的操作内的进行着,当然也有适时调整着的旅程,都是在变与不变之中有条不紊的按照攻略将计划一天一天变成现实。的确是应验着“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变与不变却都是你”!</p><p class="ql-block"> 记得驾车从赛里木湖西门出来不远就上了高速,不一会就到了刚才还驻足观望的果子沟大桥的风景区,果子沟大桥的神奇在于刚刚你还在高高的桥上奔驰,过了桥钻了隧洞,出了隧洞你就会神奇的发现刚走过的大桥已经不知不觉中在你的头顶上了,从狭谷顶到谷底,两边的雪山、森林、草原在车窗外飘过,而我却惊喜的发现双向四车道的旁边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碎石小道,被高速路的钢铁护栏和雄伟的山体分割成一条非铺装的狭窄小道,伸向远方山峦、绿地,时不时有骑着马的哈萨克或维吾尔牧民将一群群的羊赶往它们该去的水草丰润的牧场。我知道这或许就是那久负盛名的“羊道”,是夏季、冬季牧民迁徙转场的专门通道。我们把自己人和车都融进了风景区,当然也有幸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要想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应该耕耘好自己的土地”。有目标就应该奔着目标的方向不懈前行,有理想就去努力将理想变成现实。而我所拥有的日子里,却只是单纯的想把向往的地方都变成我走过的路,不留不念、不贪不恋、不去遗憾!啊!我的阿勒泰,我们的新疆,我的心中您永远会是那山水之灵,绿草如茵!</p><p class="ql-block"> 待哪一年咱下一个目标——北疆,真正的《我的阿勒泰》,我仍然牵着你的手走着!</p><p class="ql-block">林之拙笔,痴言妄语!</p><p class="ql-block">写于2024、07、26长沙</p><p class="ql-block">《去流浪》</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总想着去流浪?</p><p class="ql-block">是因为内心住着一个野惯了的自我。</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总赶着去流浪?</p><p class="ql-block">是因为睁开眼就会见到不一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去流浪吧!</p><p class="ql-block">流动的是云,</p><p class="ql-block">浪漫的是心!</p><p class="ql-block">2024、06、20晨</p><p class="ql-block">作于陕西咸阳沣河金湾北沙滩</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外婆的睿智与俏皮。外婆吐舌头的样子给我一种特别的温暖感,让我感受到她的关爱和陪伴。即使我一个人安静地读书,外婆吐舌头的动作也让我感到家的温暖,融化了我心中的孤独与寂寞。在那一瞬间,外婆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她的吐舌头不仅是一种动作,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蕴含了对我的关爱、陪伴和鼓励。李娟在写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这段时,满满的都是快乐的回忆以及对生命的认真与尊重,书中写道: “我不能勘破生死,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终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文章的结尾也是这样写的: 若是自己也能活到96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p><p class="ql-block"> 我也喜欢妈妈的豁达坚守与生活中的松驰教育。你不一定要追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要学着自洽、自信、自在,于生活中找到属于你的位置。重要的是,要相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人生不忧亦不惧,保持松弛的状态,让所有的美好慢慢发生。旷野人生,广阔天地给予最豁达的人生转场,妈妈张风侠的豁达真实,聪明乐观,她的那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教育方式,无疑是现代社会里的一股清流……张风侠对李文秀说: “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那要是没有人用,它就待在草原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p><p class="ql-block"> 我更喜欢作者笔下描绘的自然美景与风土人情,在艰苦条件下的向阳而生,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即使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我们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让生活充满光彩。这个理念强调的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保持乐观的心态,寻找生活中的美好,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李娟用最朴实的语言文字描述了自己一段生活经历,带给读者的是如涓涓细流一般的温情与向往,新疆,阿勒泰,我想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自序里面曾经说过:真实也能遮蔽真实,密集铺陈真实却能营造出假象,于是人们可能以为那是我的常态吧,我曾经多么渴望自己真的就是那样一个姑娘:任性、光明、从容、欢乐。我写的故事曾让无数读者向往,其实最向往的是我自己,《我的阿勒泰》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目的下诞生的。作者的初心就是想用文字书写一种自己向往的生活而用来对抗广阔而孤独的游牧生活。了解作者的经历大家都知道,李娟其实没我们想象中那么欢乐。从小一直颠沛流离,小时候是跟随没有户籍检垃圾为生的外婆长大,长大些又跟随母亲过着游牧式的转场生活,居无定所,生存艰难,读书又不拿手,靠着对阅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青春年少时执笔为马勇闯乌鲁木齐和南方城市,用坚韧和勇气终于赢得了一席之地。这让我想起了沈从文先生经历,同样都是对文学的狂热与写作的热爱,而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而李娟的文字是属于这个时代最好的文学,当今的社会充满了欲望、利益、焦虑及喧嚣,而李娟的散文犹如一股清流注入读者的心间,抚慰和治愈着每一位读者的灵魂。作品里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与当今社会截然不同的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方式,让每位读者在里面都能找到一块安放灵魂的净土。</p><p class="ql-block"> 读完《我的阿勒泰》最大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几个关健词:真诚、有趣、自由和浪漫。</p><p class="ql-block"> 1、真诚:由于生活所迫,作为汉族的李娟一家常年与少数民族打交道,由于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使李娟在别人眼中看起来“神神嘎”,与众不同,格格不入。但她骨子却处处散发着真诚与善良,虽然不认同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但却从不否定,在书中,有与河边洗马少年偶遇、较劲,有与巴哈小子的恩怨、与赛马的小冠军真诚相待……每次都体现出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而“真诚”是必杀技。</p><p class="ql-block"> 2、有趣: 相似的皮囊千千万,而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从李娟的散文中所描述的绝大多数故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与真实生活的呈现,从每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李娟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她就象草原上一个精灵,为所有的山川河流草原代言,因为有了她阿勒泰从此变得鲜活,充满了生命力。还有每次回家带的袖珍兔、金丝熊的故事,母亲与少数民族相处中自创的小鸟牌香烟、黑色的蘑菇,处处体现出智慧所在。李娟学自行车时笨拙,光学推车就学了半年,学骑车用了三年,搭乘摩托车时,那个自家卖的劣质的头盔,那个大荒漠中风吹的变黑了的门牙,被风中吹走的纸币,每每看到这些有趣的故事,忍不住嘴角上扬,捧腹大笑,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3、自由浪漫:李娟有一颗向往自由且无比浪漫的心。她描写草原上的云是那么的传神、灵动,她描写草原上的绿是那么的美,风是那么自由,天马行空,无处不充斥着浪漫的气息,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读过了李娟的文字与故事,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是最好,更没有什么是最差的。遵照本心,生活就是完美的人生。当内心很安静时,一切皆为天籁。最后引用李娟所说的一段话做为结语:人之所以能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的舒坦,而是生活的有希望!愿我们读书会的每一位成员及家人们的明天都充满“希望”的幸福之光!</p> <p class="ql-block"> 《我的阿勒泰》通过描写当地的山川、草原、森林等自然景观,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作者也关注到了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状态,通过讲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我们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其次,作品中传达了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阿勒泰地区是中国的一个边陲小镇,通过描绘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不仅仅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更是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家国情怀逐渐淡化,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与人类的紧密关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以及作品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这部作品激发我们更加珍惜自然、热爱家乡和祖国,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p><p class="ql-block"> 最初接触到《我的阿勒泰》是在手机上看到关于这部根据李娟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推介。主推马伊俐饰演的张凤侠 。因为马伊俐的明星效应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些期许,特别是她饰演的西北农村大嫂张凤侠,黑黄的皮肤,大大咧咧的性格,与她平时饰演的白富美有着极大的反差,还有她名字中的“侠”字,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最初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在想,阿勒泰是指新疆的具体哪些地方啊?虽然我到过新疆,但还是有点懵,带着满腹的疑问我百度了一下,大概清楚了阿勒泰地区的概况:(阿勒泰地区,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地处新疆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沙漠,夏季干热,冬季严寒;边境线长,截至2023年6月,全地区共辖1个县级市,6个县。阿勒泰地区是中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3个国家类陆路口岸;是新疆的相对丰水区、素有北疆“水塔”之称;是全国六大林区之一,素以“金山银水”著称,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 有著名的喀纳斯景区、禾木村、五彩滩的布尔津县,有可可托海景区所属的富蕴县,有美丽的白沙湖、白沙山、那仁夏牧场、一八五兵团驻守的哈巴河县,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都属于阿勒泰地区。原来阿勒泰地区就是这些地方啊,那我到过好多地方啦!哈哈!了解后再观剧时,自然而然有了一丝亲切感。</p><p class="ql-block"> 没几天,爱奇艺独播了这部电视剧。八集的电视剧很少见,我倒是觉得很好,少而精吧!在剧中,我随着镜头来到了美丽的阿勒泰。李文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娓娓道来:描述了她从乌鲁木齐打工被解雇,回到阿勒泰寻找母亲,和母亲、外婆一起生活的一段故事。和母亲一起经营小卖部,转场夏牧场一路的际遇,和巴太的相爱,与当地哈族、蒙族人的相处、相交、相知,民族文化相融合,相磨合,李文秀在认知、心态、观念上发生了很多改变,她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土地,爱上了巴太,在生活中蜕变,在生活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全剧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它们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素描,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人情冷暖、民族风情、世事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她的叙述中去欣赏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纯真、青涩的爱情;世俗与现代观念的撞击;每一代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活法,让观者引起共鸣,同乐同悲,非常满足,非常享受。让思绪在辽阔的草原上放飞,偶尔悲凉,偶尔温暖,偶尔浪漫,偶尔幽默,非常向往!</p><p class="ql-block">分享剧中几位人物:</p><p class="ql-block">1、母亲张凤侠 。剧中有一幕,一家人半夜睡的床塌了,她睡眼惺忪的安慰惊恐的女儿,床塌了又不是天塌了,有什么怕的?当她的男朋友一去不返,她洒脱的说,男人不见了要什么紧,大不了再找一个嘛!她面对困难,面对失去,处惊不变,豁达从容,淡然置之的人生态度值得敬佩和学习。</p><p class="ql-block">2、蒙族老奶奶。转场夏牧场时,路遇蒙族老奶奶一家,老奶奶看张凤侠她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样子,笑着告诉她,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这句话已成剧中经典台词!</p><p class="ql-block">3、托肯。男人死后一年,强烈要求带着孩子们改嫁,她敢于改变命运,追求新生活的勇气值得推崇。温暖节点:有一个镜头,在转场夏牧场的路上,遭遇狼的追击后,大家睡通铺,托肯要李文秀说妈妈爱爸爸是怎么表述的?李文秀一下没明白,巴太听到后,告诉她是爱,她说了一句,你妈妈爱爸爸,有爱的人不是坏人。这个镜头很温暖,感受到人性的纯真与善良。</p><p class="ql-block">4、外婆。 即使在老年痴呆症发作的时候,心里还一直念叨着去沈阳,这就是人的故乡情结吧!外婆的睿智和幽默,在剧中时有出现,反映出她经历过人世沧桑后的从容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这部剧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阿勒泰的故事,更是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爱的一次深刻思考。</p><p class="ql-block"> 最后,愿你我面对生活,哪怕一路颠簸,也要闪亮的过!</p> <p class="ql-block"> 作家李娟的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很多年,至少有三、四次逛书店,我都有留意到这本书,出于对新疆的喜爱,也曾经翻看过几次,因为本书是散文集,没有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再加上自己的内心总是处于一种匆忙的状态,以至于每次翻看几页后便没有再深度看下去的耐心。今年,女性导演滕丛丛把这本书改编后搬上了大银幕,成了一个爆火的大IP。5月份我看过携程网等旅游网站的统计,新疆旅游人数较去年同期相比直接翻升了五倍。这次,老谢选择在读书会的时候分享这本书,我认真的把书读完了,电视剧还没来得及看,只是在网上刷了一些片断。相对比来看,电视剧版的很多内容是《我的阿勒泰》这本书中没有的。李娟目前一共出版了11本书,除了《我的阿勒泰》还有《阿勒泰的角落》、《羊道》、《冬牧场》等书,我认为电视剧版的内容应该是把李娟所有作品做了融合后的再创作。比如电视剧中于适所饰演的巴太和书中所写的李娟暗恋的哈萨克族青年麦西拉在角色上就不是完全重合的。李娟写的这一系列的散文,大都是对她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一些感受,特别是对生活在那里的哈萨克游牧民生活的描写。做为一个汉族姑娘和汉族作家,我感受到李娟对哈萨克牧民发自内心的喜欢,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敢说融入哈萨克族的世界,我真心喜欢这个民族,在真心面前,“融入”这种词汇太肤浅。面对这个壮阔纯真的世界,我所能付出的最大敬意只能是与之保持善意的距离。”这本书我自己通读下来的感受是舒缓、平淡、真挚、明亮的,时间仿佛经常停留在某个白云悠悠、阳光充沛的午后,某片安静空无的草原,她写在草原上睡觉、写天空的蓝、白云的白、写河流、写风、写热爱生活的哈萨克人,写那个辽阔空寂的世界,让无数城市中焦燥的灵魂心向往之。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读完这本书后两个方面的感受: </p><p class="ql-block"> 一、我们为什么喜欢《我的阿勒泰》?</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今年大火之后,我看到最多的评价标签就是“治好了谁谁谁的焦虑”。这和前两期我们读书会分享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相似之处。两位作家一位写的是鄂温克游牧民族,一位写的是哈萨克游牧民族,虽然写作方式与文体不同,但是都引发了无数读者的思想共鸣,都被冠以“治愈”、“松弛感”一类的标签。归纳起来,我认为两位作者都写出了少数民族面对生活和在与自然相处时有别于当下社会功利、急躁、焦虑氛围的古老智慧,展现了人类平静、原始的力量,在经历生活的苦难与磨砺,对待无常生活的接纳。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建立起庞杂的社会体系,人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体系和规范里苦苦挣扎、力争上游,最后都活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徒步、房车旅行,选择与大自然联接的方式逃离社会网络,逃离标准答案的评价与审视。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我曾经和大家分享过的《大梦》这首歌,经常在下班的途中,一篇一篇听着歌词问自己“我像部机器不能停歇怎么办?”、“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你会怎么办?”这两年,人生价值是我经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面有一段话,是李文秀的母亲张凤侠说的,她说:“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就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他就这样呆在草原上也很好吗。”我想,这也是生活的一种答案,人生不是都要用价值来衡量。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我们有自由选择如何度过一生的权利。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把未来交给未来,把现在交还给现在。</p><p class="ql-block"> 二、如何寻找我们心中的阿勒泰?</p><p class="ql-block"> 在远山黛影的阿勒泰,人是自由的。静享这种无拘、自由生活的作者,也是自由的。灵魂的自由使她的文字充满生机。做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可能复制李娟的生活,我们可以去阿勒泰旅行,可以去体验,但我们永远成为不了她。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的条件,比如我们生在哪里、长在哪里、有怎样的家庭、职业,我们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思想和内心。作者李娟高中都没有毕业,因为学费的问题不得不辍学跟随着母亲辗转阿勒泰地区人烟稀少的牧场做生意讨生活。但即便是在那么贫苦的生活状态下,她仍然笔耕不辍,朝着自己要当作家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稳定、踏实的朝前走,她找到了属于她的桃花源,那就是阿勒泰。面对滚滚向前的时间洪流,面对喧嚣、复杂的现实生活,我们唯有多读书、多体验、多思考、多向内观,不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风口,不眼红别人起高楼,相信最终那些数十年如一日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将会成为我们的气质和风骨,成为我们面对未知生活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 看了这本书莫名地感觉到一种亲切和温暖。 李娟用它真诚细腻的笔让我看到她成长的环境,她日常的生活,她的阿勒泰。 李娟很懂得把单调的生活写得趣味无比。比如放鞭炮时外婆的进进出出,比如打工人打电话时如出一辙的问侯,比如睡觉漏雨时用塑料遮盖觉得特别舒适等,很多平淡的事、平凡的人在她笔下变得生动有趣。在她居住的村落中彼此眼中都是少数民族,彼此会感到对方那些荒诞的思想,那些匪夷所思的举动,但是生活在阿勒泰的人们皆以一颗宽容的心温柔以待。李娟通过转换视角来解读她人眼中的生活,用最真诚的文笔透过表象看到心灵深处的美好,于无声无息中勾勒出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最平凡的温情。比如坐车加油的故事,比如老家的猫等等,不禁让人感叹,人存活于世界上不是只有寂寞与孤独,还有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让人笑中带泪,心生温暖。</p><p class="ql-block"> 关于描写少数民族的书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额尔古纳河右岸》,不论是文字还是内容,不论是情节还是内核,《额尔古纳河右岸》更为丰富、饱满和深刻,令人欲罢不能,意犹未尽。里面有作者更深层次地对人性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对民族的思考,常常直击灵魂。</p><p class="ql-block"> 《 我的阿勒泰》的作者李娟今年45岁,20岁左右写作投稿。本书是她早年的散文随笔,充满灵性但稍显稚嫩,虽几易其稿,但作者仍坚持不加修饰,保留文章原来的面貌。她说信笔为之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其事写出来的更真诚,更可靠。或许正是这种纯粹的爱和未经雕琢的真打动了读者。 </p><p class="ql-block"> 书中不乏好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我还在思念着,思念了过去的事情,又开始思念未来的事情。说不出的悲伤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远处的雪峰单调乏味,戈壁滩、丘陵、荒山更是毫无浪漫可言。而这湖泊如同被宁静的玻璃封住了一般,如同被时间封住了一般,宁静、脆弱、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 蓝天静得如水,手指一点便起个涟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阿勒泰给了李娟美丽的少年,美丽的忧伤,美丽的憧憬。温暖是李娟对于阿勒泰这块土地深深的爱意。她笔下的阿勒泰,无论是刚出生的雏鸟还是翱翔于天际的雄鹰,无论是皑皑的雪山还是静静的湖泊,无论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是年近花甲的老人,都独有他们的光彩。她把这些缤纷的色彩糅合进自己文字里,汇成一条漂浮在阿勒泰上空的星河,成了她永远的阿勒泰。阿勒泰是李娟灵魂的归属,是她生命中的独一无二。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那样一个地方,让自己舒缓的地方,让自己治愈的地方,让自己思念的地方。它或许是一片小树林,或许一条河流,或许是一个街角,或许是一座城…… 黄永玉说过“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在这喧嚣而匆忙的世界,让我们都守护好属于自己的阿勒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