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杭州市,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浙江省辖地级市,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杭州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1252.2万人。</p> <p class="ql-block">杭州洲际酒店(InterContinental Hangzhou)坐落于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临靠潮水闻名天下的钱塘江,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和杭州大剧院皆在咫尺。酒店紧邻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可直达火车城站、火车东站、西湖景区及商业街区等。</p> <p class="ql-block">西湖,又名钱塘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可分为四个层次。</p><p class="ql-block">2007年,西湖所在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厉声教先生曾留下著名词篇《采桑子·西湖四咏》描写杭州西湖四季美景。</p> <p class="ql-block">孤山是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0公顷,山高38米,是文物胜迹荟萃之地。现有胜景30处,走在山间小径颇有山林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有:放鹤亭、林和靖墓、西泠印社,玛瑙坡、一眼泉水、文澜阁、中山公园、清行宫、敬一书院、秋瑾墓、六一泉、苏曼殊墓园、半壁亭等。</p><p class="ql-block">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更有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墓寝,流传着有”梅妻鹤子”之说。</p> <p class="ql-block">西泠印社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占地面积59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90.29平方米,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p> <p class="ql-block">岳王庙,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现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侧。</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初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俗称“黄妃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p><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p> <p class="ql-block">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洪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该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p><p class="ql-block">净慈寺,屡毁屡建,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大雄宝殿单层重檐,黄色琉璃瓦脊,更显庄严宏传。特别是一口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华经》,计六点八万字,每日黄昏,悠扬的钟声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空荡,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p> <p class="ql-block">西湖醋鱼,又名“叔嫂传珍”“宋嫂鱼”,前身为“宋嫂鱼羹”,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传统风味名菜,为浙江菜系。</p><p class="ql-block">西湖醋鱼主以草鱼等食材用料烹制,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清香,口感软嫩,带有蟹味。</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10日,西湖醋鱼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经典名菜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坡肉又名滚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同时也属于川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p><p class="ql-block">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加入配料焖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入口软而不烂,肥而不腻。</p> <p class="ql-block">叫花鸡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该菜品也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种杭州名菜之一。其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越鸡、绍酒、西湖荷叶,加上各种调味品烤制而成。先在鸡腹中填满佐料,然后用荷叶及箬壳包扎,再在外边裹上一层用绍兴酒脚、盐水调和的酒坛泥,放在文火中煨烧三四小时。到顾客食用时,整个泥团拿到餐桌上当着客人的面拆开。由于它是经密封烧烤的,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泥团中的名酒的香醇气味,经火烤后沁入鸡肉,一股清香在桌面上扑鼻而来,更增添了情趣</p> <p class="ql-block">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是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p> <p class="ql-block">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914年停办。1928年于求是书院旧址新建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举校西迁,在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校有7个校区,占地面积7931901平方米;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有全日制学生65821人,教职工9746人。</p> <p class="ql-block">皇饭儿王润兴酒楼河坊街老店 始创于1934年。</p><p class="ql-block">“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问客何所好,豆腐烧鱼头”。这是过去挂在杭州王润兴饭店中的一付对联。这“豆腐烧鱼头”还有一段与乾隆皇帝有关的趣闻。有一年初春,乾隆下江南来到杭州。有一次他穿便服上吴山私游, 中午时分恰遇大雨,躲避于山腰间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他又冷又饿,便推门入室以求午餐,主人见状十分同情,将家中仅有的一块豆腐,一半用来烧菠菜,一半与半爿鱼头在沙锅中烧炖了炖,给乾隆就餐。饥肠辘辘的乾隆,觉得菜饭味道特别好,回京后还念念不忘这顿美餐。他第二次来杭时,正逢春节,为了报答王小二一餐之赠,乾隆赐银助小二在河坊街吴山脚下开了一家饭馆,又亲笔题了“皇饭儿”三字(这就是王润兴饭店的前身)。王小二精心经营,专门供应鱼头豆腐等菜肴,顾客慕名而来,生意十分兴隆,沙锅鱼头豆腐也成为历久不衰的杭州传统名菜。</p> <p class="ql-block">龙井虾仁(Souteed Shrimp Mear with Longjing Tea),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传统风味名菜,为浙江菜系。</p><p class="ql-block">龙井虾仁将茶饮与虾仁融合,整体清新软嫩,虾仁玉白,鲜嫩,芽叶清香,色泽雅丽,虾中有茶香,茶中有虾鲜,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10日,龙井虾仁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经典名菜之一。</p> <p class="ql-block">鳝丝是雉城传统的特色名菜。色、香、味俱佳,远近闻名。主料鳝鱼选料讲究,须用大小一式的鳝鱼丝,鳝鱼划丝浸渗后,用“五油”(素油、荤油、麻油、酱油、糟油)“三辣”(老姜、青椒、胡椒粉)配以火腿丝等,用文火慢爆烹制成,鲜美可口,风味独特。相传,乾隆游江南到长兴,品尝此菜后赞叹不绝,后被列为宫廷名肴。</p> <p class="ql-block">河坊街(Hefang Street),原名旬宣街、竹斋街,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境内的一条步行街,公路,河坊街中段为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巷景区一部分,主路全部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p><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河坊街作为宋高宗行宫与临安府的同行要道;1999年,河坊街随吴山广场站修建而修缮;2001年10月,河坊街中段以古文化街区开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方回春堂,中华老字号,始创于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据载为钱塘方清怡先生所创。其寓意为“逢凶化吉,妙手回春”,遵循“许可赚钱、不许卖假”的祖训,精选道地药材。</p> <p class="ql-block">江南铜屋坐落于杭州著名的历史古街——清河坊历史街区,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及其子——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朱军岷,基于悠久的中国铜文化和现代铜工艺打造而成。铜屋建筑总面积近3000平方,于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铜屋的建造凝聚了五代传承的朱府铜艺的精华,是中华老字号与现代工艺的融合。铜屋内收藏陈列了朱府铜艺的典型代表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铜艺术品;朱炳仁当代熔铜艺术作品等各类兼具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藏品,以及从传统到现代各种铜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献资料。馆内共有藏品1215件,分五大类进行展出。</p><p class="ql-block">这座世上仅有的江南铜屋,在不断地修缮和保护中,必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传世瑰宝。</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香积寺巷1号,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名兴福寺,后宋真宗赐名“香积寺”,于2010年2月7日复建完成并开放,占地面积16855平方米,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中国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p><p class="ql-block">香积寺地上总建筑面积13150平方米,从牌坊进入,依次为天王殿、大圣紧那罗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寺内两侧有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钟鼓楼等建筑,各类造像34尊。</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位于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是首批被确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012平方米,建筑高度59.9米,地上八层,地下二层,是之江文化中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也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Zhej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Museum),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为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的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创意研发等五大功能。</p><p class="ql-block">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面积35000㎡,设有基本陈列、传统工艺和传统戏剧专题厅、传统表演艺术厅、非遗数字与文献中心,以及非遗美食体验、非遗传承体验和临展厅等版块,非遗衍生品、非遗拓展教室等空间分布于各楼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