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盛况空前的全军广播军事宣传工作会(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一)</b></p><p class="ql-block">1986年,是我任职兰州军区宣传部宣传处长第二个年份,虽然对于负责全区军事新闻工作不再生疏,而且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依然感受到很大压力。</p><p class="ql-block">大军区,最在意的是在中央级媒体刊稿的数质量。兰州军区地处边远西北,新闻工作底子薄,宣传处承担的压力自然也大。</p><p class="ql-block">5月的一天,忽然接到总政宣传部通知,要全军各大单位派人,参加总政宣传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召开的全军广播军事宣传工作会议。</p><p class="ql-block">真是个好消息!</p><p class="ql-block">中央电台早晨6点30分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晚8点的“全国各地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一直是全国最火的新闻栏目,特别是那个“报摘”,每天一早,无论天南地北、各行各业,从平民百姓到各级官员,都会收听。</p> <p class="ql-block">军队也是这样。清晨6点半,正是早操时间,官兵们一边出操,一边听着军营大喇叭传出的这档“报摘”内容。这时,只要能听到“兰州军区……”几个字,部队上下心花怒放。</p><p class="ql-block">6月8日晚8点,我和傅作栋、施金玉等几位军级单位的新闻干事,从北京乘上了开往锦州的289次列车。</p><p class="ql-block">不远千里,从遥远的西北过来参加全军会议,大家兴奋了好几天。眼看快到目的地了,同行的几位反倒各自有了心思。</p><p class="ql-block">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傅作栋念叨着,第一次出远门,要给整天操持家务,省吃俭用的老婆买一条好裤子。但是匆忙出发忘了问老婆腰围,这咋办?</p><p class="ql-block">宁夏军区新闻干事施金玉年龄不大,瘦削的脸上皱纹不少,有同事调侃他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因此得了个外号“老贫农”。上车前“老贫农”特意换了双新鞋,想借这次全军会议图个吉利,走新路,报道工作出新成绩。上了中铺,他忽然担心睡觉时新鞋丢失或被人踩坏,便起身下去把新鞋拿到中铺,压到枕头底下才安心躺下。</p> <p class="ql-block">闲着没事,我在车厢里走动,发现同一趟车上还有总政宣传部陆恂副部长、宣传部宣传处周岩副处长,解放军报总编室李忠杰主任以及总参相关部门的同志,都是去锦州参加全军广播工作会的。</p><p class="ql-block">周岩副处长是上级机关领导,为人谦和,颇有长者风度。谈起这次锦州会议,周副处长说,参会的还有总政周克玉副主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等领导,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张爱萍还特意题词:“军中心声”。</p><p class="ql-block">会议级别真够高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全军广播军事宣传工作会议代表合影留念</i></p> <p class="ql-block"><b> (二)</b></p><p class="ql-block">下了火车,高兴的事接踵而来。</p><p class="ql-block">看《会议须知》中的“会议人员名单”,就有一种“盛况空前”的感觉。来自全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的宣传(新闻)处长、干事一百多人。此外,还有解放军报,中央电台、电视台军事部,中央电台对台部联络组以及中国广播报和各军区军兵种报社的同志。可以说,与会人员几乎包括了与军事宣传有关的全军各大单位和媒体。</p><p class="ql-block">那时,沈阳、北京、广州、南京等军区以及总后、海空军等都是解放军报的上稿大户,在报纸上早已知名的多位笔杆子却从未谋面。如沈阳军区的林少先、王兴功,北京军区的董杏生、张月奎,总后的王宗仁、国防科工委的于庆田、海军的沈顺根、空军的庄聪生、广州军区的郑穗华、济南军区的李景荣、南京军区的蔡圣广、成都军区的曾祥荣等,在这里大家第一次见面,惺惺相惜,互致问候,好不亲热。</p><p class="ql-block">和总后新闻干事、著名作家王宗仁老兄一聊,居然还是陕西老乡,互相留了联系办法。</p><p class="ql-block">国防科工委宣传处长于庆田对我说:我们部队分散在西北很多地方,有机会一定到兰州去找你。没想到,后来,于处长升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政委,成了将军,不忘旧情,还特意给我寄来酒泉卫星基地的徽章、卫星发射纪念手表等。</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参会部分大单位处长合影。前排左起:林少先(沈阳军区)、沈顺根(海军)、蔡圣广(南京军区)、庄聪生(空军)、王兴功(沈阳军区);后排左起: 郭怀亮(兰州军区)、李景荣(济南军区)、XXX</i></p> <p class="ql-block">沈阳军区宣传部宣传处长林少先、录像办主任王兴功作为协办会议的东道主和新闻同行,特意来到各个房间嘘寒问暖,尽显地主之谊。出于对沈阳军区报道成绩突出的羡慕和这次办会的付出,我对林处长说:“你们东北虎就是厉害!”不成想,他“礼尚往来”回应道:“你们西北狼一发威谁都挡不住!”从此,两家见面都以“东北虎”“西北狼”自称、互称。</p> <p class="ql-block">作为这次会议的发起和承办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的刘长乐副主任和张雨生、杨振声、潘红星等各位编辑记者更是满面春风,热情诚恳。虽属首次见面,却让我们这些来自军区部队的新闻干部,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这种感觉,一直延伸、保留在以后多年合作共事的过程中。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央广军事部部分参会者。左起:张雨生、杨振声、刘长乐、张玉良、张树文、潘红星。(潘红星供图)</i></p> <p class="ql-block"><b> (三)</b></p><p class="ql-block">中央电台军事部副主任刘长乐,更使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当时,军事部还没有主任。1985年,刘长乐从正营职直接提拔为正团职,履行师职部门主任职责。这次全军广播军事宣传工作会议,正是他策划、实施的推动全军广播军事宣传的一个大动作,新官上任的头把火。</p><p class="ql-block">搞新闻的爱打听。私下里一问,这个连升两职主持国家电台军事部工作的刘长乐,做广播新闻时间不长,却有着一股朝气蓬勃的闯劲和不凡业绩。他1971年入伍,1981年6月正式入职央广军事部。那时,刘长乐刚入新闻圈,不懂“行规”,啥事都想试试,就先试了口头现场播报。影响最大的一次是1982年10月7日,中国在深海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当时,刘长乐在降落区负责现场报道,他的声音同步出现在中央电台的广播中。他说话本来就快,声音也亮,让听众在急促的语速中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渲染了现场气氛。</p><p class="ql-block">刘长乐报道过许多次卫星发射,是中国第一个用现场口播方式报道卫星发射的记者。</p><p class="ql-block">现场口播,欧美早已有之。1940年9月21日傍晚,美国记者爱德华·默罗在“二战”中的德军轰炸现场,望着侵略者疯狂的机群,站在伦敦一间民居的屋顶上说:“你好,这里是伦敦……听!这猛烈的、冷酷的爆炸声。”这句话后来成了世界名言。爱德华·默罗成为广播电视记者心中的英雄。</p><p class="ql-block">1965年,57岁的默罗死于肺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纽约总部至今挂有一块献给他的牌匾,上面写着“他树立了无与伦比的典范”。</p><p class="ql-block">然而,中国广播电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现场口播的习惯。中国新闻播发程序烦琐,每有大事,一般都是录音播发新华社通稿。刘长乐尝试口播重大新闻后,引发了内地新闻学者的争论,大概是说这样的播报万一出现口误,影响难以挽回云云。</p><p class="ql-block">后来刘长乐到中国传媒大学读书,课堂上讲到一个案例正是他1982年的那次直播。</p><p class="ql-block">正是有着这样敢于开拓、创新的经历,他任职央广军事部副主任后,就有了改革广播军事新闻的计划与想法,并得到总政宣传部和央广的赞同和支持。</p><p class="ql-block">锦州驻军第四十集团军是刘长乐的老部队,借用娘家部队“人和”之便,锦州就成为这次有多项军事宣传创举会议的会址。</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中,锦州攻坚战是奠定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性战役。军队广播工作会议选址锦州,是否也预示着全军广播军事宣传乃至整个军事宣传工作都将有一个新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兰州军区参加锦州会议人员合影。前排左起:李小宁、彭英杰、陆圣斌、郭怀亮、俞建民、赵中伟、傅作栋;后排右起: 任喜民、李万良、邱明全、丁永生、施金玉;前排左四右三后:孔书贤。</i></p> <p class="ql-block"><b>这组文稿的采写得到前央广记者潘红星、张林诸多帮助,特致谢意!</b></p><p class="ql-block"><b> —— 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