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母校 追忆青春

曹爱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大同师范中师53班同学聚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2024.8.17</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34位大同师范53班的老同学,在班长于桂林的号召下,齐聚大同师范,来一个“重返母校 追忆青春”之旅。</p> <p class="ql-block">  1982年9月,42年前,我们从不同的地方走进了大同师范,开始了我们三年的求学生涯。那时的我们好稚嫩,好青涩。</p><p class="ql-block"> 师范的三年里,我们50个女娃子,从刚进校时的挨肩大通铺到生炉火的上下铺,从丁香树下到练琴房,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和记忆。因为我们班全是女生,大家更随性,更无拘无束。嬉笑打闹,虽有青春的小烦恼,但更多的是快乐快乐快乐🌹 </p><p class="ql-block"> 1985年毕业了,我们走上了工作岗位,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成为教育及其他行业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退休,有些姐妹们又荣任了奶奶姥姥的新角色。淡看流年烟火,细品岁月静好,师范的三年快乐生活,仍在我们记忆中最柔软最深处,美丽的校园仍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我们重返母校,又坐在53班的教室里,激动喜悦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因为42年前的相遇,让我们共同书写了美丽的一页。未来可期,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期待再相逢。爱你们,我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来自陈淑平的感言</p> 风华正茂时 <p class="ql-block">  想起电影《青春万岁》里的一段台词: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p><p class="ql-block"> 是啊,青春是美好的、是值得永远怀念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们,青涩如白纸,三年的师范学习,把我们蜕变成一个个亭亭玉立、阳光自信的大女孩。</p> <p class="ql-block">  1983年入校一年之后的全班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5年毕业时的全班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3年四宿舍同学云冈石窟里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3年, 部分同学在悬空寺里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3年,部分同学在恒山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3年全体同学云冈石窟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5年幼儿园实习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不化妆、不整容的年代,自然的美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三年同窗生涯,我们疯过、闹过、但那份至纯的友谊是在步入社会之后都无法取代的。</p> 成熟典雅时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再次踏入校门,已过去整整39年了。容颜虽老,心里却依然年轻。 褪去了青涩,变得稳重大方。</p> <p class="ql-block">  为了组织好此次聚会,同学群里早早开始报名接龙,留下各自的联系方式。</p> <p class="ql-block"> 陆续到场的同学,见面之后格外亲切,好多同学从毕业到现在一直未曾谋面,这可是39年后的相见啊!</p> <p class="ql-block">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 大同师范校训: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p> <p class="ql-block">  部分同学提前来到学校,在保留完好的校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一宿舍同学校门前合影(左起:李春菊李玉英、刘妤清、陈淑平、郑廷敏</p> <p class="ql-block"> 二宿舍同学校门前合影(左起:樊润琴、魏丽新、于桂玲、王月英、刘文英、梁梅、李青兰、李梅先、王爱叶、王秀萍、张慧珠)</p> <p class="ql-block"> 三宿舍同学校门前合影(左起:昝丽华、韩月玲、张志芳、赵秀花、赵桂娥、杨丽文、郝英、田翠英、孙胜花)</p> <p class="ql-block">  四宿舍同学合影(左起:车美容、昝存芳、王月梅、姜翠琴、邓先梅、杨素红、曹爱华、王芳芳)</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学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班长做了精心的活动安排。</p><p class="ql-block"> 大同师范中师53班“重返母校 追忆青春 ”聚会安排:</p><p class="ql-block"> 一、上午9:30在大同师专行政楼216会议室集合;</p><p class="ql-block"> 二、9:40参观校园;</p><p class="ql-block"> 线路:1913~老校园门口~一字型办公室~礼堂~中院教学区~校史馆~思政基地~5号教学楼前返回~53班教室。</p><p class="ql-block"> 时间:2024年8月17日</p> <p class="ql-block">  老班在沙盘模型前向大家介绍大同师范现在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  这是53班全体同学的学籍表。</p> <p class="ql-block">  参观环节,进入校园,当时的传达室。</p> <p class="ql-block">  老班在讲解大同师范的时代变迁。</p><p class="ql-block"> 1913年创建并改称山西省立第三中学,1972年更名为大同师范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师专办,2003年省政府撤销中师建制,设立为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分院。2010年市政府在大同师范原校址新建校区。2018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校园当中,已是今非昔比了,宽阔的校园里树木茂盛,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校园礼堂和教室等,已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借此机会,53班舞蹈队的校花们走到台中央,即兴舞了一曲印度舞,舞姿还是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  听着老班的讲解,为自己曾经是校园的一份子感到骄傲。</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也不错过在这里留下美丽倩影。</p> <p class="ql-block"> 教室后同样留下我们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 跟随老班参观学校的校史馆,见证学校的百年变迁。</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校徽、饭票,笨笨的脚踏琴都是满满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教学楼简直是高大上的象征,羡慕现在的孩子们能有这样舒适的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走进53班教室,重温昔日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想当年我们清一色的50个女娃在一起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吵得房顶都能炸出洞来了。</p> <p class="ql-block">  陈淑平同学的一番感言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经过39年岁月的打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更从容、更笃定地享受现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如李春菊同学所说:过好人生的最后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梁梅同学的朗诵《变老了时候》,警醒我们要平静坦然地面对。</p> <p class="ql-block">  于桂林班长不离不弃的校园情,是更多的回忆和不舍。</p> <p class="ql-block">  点名环节也十分有趣,仿佛回到了42年前。</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叽叽喳喳地聊天声,如穿越时空一般,初心还在、清纯还在。</p> <p class="ql-block"> 顽皮与我们并存,回归天真的本性。</p> <p class="ql-block"> 相聚总是短暂,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互取暖,善待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人妻、母亲、奶奶还是姥姥,每一个角色都一定是出彩的,人生的下半场也一定是顺遂安康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未来可期,期待再相逢!</p>

师范

同学

大同

合影

校园

我们

青春

教室

老班

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