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细品读林峥明的文人画,《陶公喜菊胜群芳》,《梅花香自苦寒来》,《板桥观竹》,《惯看秋月春风》,《达摩面壁》,《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倾听到林峥明血液中流淌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毅力与斗志,可以倾听到林峥明灵魂深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与坚韧,可以看到林峥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精神风貌。画如其人,画声如心声。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林峥明,确确实实是个牛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林峥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广东省电视台工作。在电视台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和创作,并且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国画作品,得到业界先辈和藏家的普遍认可。1986年,广东电视台为其拍摄了专题的艺术宣传片。同时,他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了《林峥明画展》,在名家荟萃的广东画坛上崭露头角,占据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上个世纪80年代,能够进入广东省电视台工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那是一份在体制内端着香喷喷铁饭碗的差使,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在电视台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牛人林峥明一颗不安分的心在躁动着。于是,在1987年,林峥明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丢掉铁饭碗,辞职下海,只身到日本留学。决定以艺术求生存,以卖画谋发展,以实力去说话,这是何等的自信,这是何等的勇气,这是何等的魄力。理想很美好,而现实很骨感。当林峥明只身初来乍到日本时,现实面临的困难比想象中不知艰难多少倍,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语言不通,人地生疏,靠手持一支笔闯天下谈何容易啊?此时,在陌生的国度,能够生存下来都成最大的问题了。因为林峥明是只身到曰本来求发展的,不像一些画家夫妻一起来日本谋发展,妻子外出打工暂时维持生计,解燃眉之急。此时的林峥明很痛苦,很无奈,也很彷徨。但是,林峥明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心中不断默念着“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林峥明决定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寻找机会。苦心人,天不负。林峥明刚到曰本三个月,有一次在某画廊里,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大的贵人铃木先生。铃木先生是位房地商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非常热爱中国的国画艺术,又是一位有名的收藏家。自从结识林峥明以后,对林峥明的国画艺术很是赞赏,一下子把林峥明从国内带到日本的100多幅画全部收藏。并且,铃木先生还提供在日本东京都港区白金台的单幢别墅给林峥明居住和作画。一个月画40幅不同题材的国画作品供铃木先生收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峥明的恩师林墉教授曾经说过,把一张纸变成钱是世上最难的事。而林峥做到了。林峥明旅居日本东京十九年,从事艺术研究创作活动,有上千幅中国画作品被日本艺术爱好者收藏。在日本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日本电视台做过专题介绍。作品曾获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奖,日本东京都上野美术馆特别奖,日本国外务大臣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现任日本全国水墨画美术协会理事,日本东京书画院顾问。 林峥明功成名就后,深知人生不易。他时常怀揣一颗助人为乐的仁慈之心,帮助一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在日本期间,林峥明先后帮助一些亲戚朋友到日本留学和工作,并且首期资金都是他提供的。同时帮助家人修建了祖屋和建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位方家这样评价林峥明,赚钱是一门艺术,但真正会赚钱的人又有几个呢。所以,把画画当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而体制外把画画当工作,又有几个人呢。所以,能把画画当作赚钱的职业,是最牛逼的人。林峥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