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的庐山画卷: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壮丽的自然风光

方舟

<p class="ql-block">  这个炎热的夏季,让人少了外出的欲望。每天除早晚在小区散步,其余时间便只能呆在空调房了。时间一长,就有了囚禁之感。于是,便开始查找温度适宜、交通便捷的度假场所。首先便想到了庐山,网上一看,未来一周最高气温都在27度。与妹妹一通电话,马上拍定行程。</p><p class="ql-block"> 我还提前预定了民宿,感觉住在民宿才能体验到度假的感觉。但入住后才发觉房间太过狭小,只好先住一晚再交了违约金,另外两晚改住酒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饭后,包车师傅来接我们前往小天池景区,开始了我们人在画中游、景在心中留的三日行程。</p><p class="ql-block"> 小天池是观赏日出、日落、云海的最佳处之一,有名的诺那塔院也坐落于此。我们在山脚下沿着土路往山上走,路过民居后,就是修建好的石阶,两旁除茂密的树林,还有别具一格的塔型建筑物逐一排列,令人心生别样的感觉,直到诺那塔院门前。诺那塔院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在中国南方的唯一道场,具有极其重要的宗教地位,其信众遍布全球。因此,这里不仅是旅游观光的风景点,也是国内外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凌云白塔是诺那祖师舍利塔,站在最高点无住亭上,纵目四顾,鄱阳湖浩瀚无垠,长江宛若玉带,田园锦绣如画,牯岭镇宛如仙境之城。</p> <p class="ql-block">  在无住亭观晚霞,更是别有奇趣。</p> <p class="ql-block">  美庐别墅掩映于苍翠的丛林,形成万绿丛中一点儿红的景象。侍卫室旁的夫妻树哪怕用全景模式也无法拍全。北美凌霄花花期已过,只有绿藤静卧在阳台侧面的花架和房上。这幢别墅原本没有阳台,是蒋介石后建的——外观呈绿色的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字,被称为中正阳台。1948年,蒋介石将其名为“美庐”,意为美丽的庐山、美丽的房子,美丽的美龄。</p> <p class="ql-block">  美庐别墅是英国勋爵西伊在1903年建的英式建筑,后被宋美龄购得。这是唯一一座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入住的别墅。</p><p class="ql-block"> 在1933-1948年期间是蒋介石宋美龄夏天度假处。抗战初期周恩来来此同蒋介石谈判,马歇尔八次到此。</p><p class="ql-block"> 1959年和1961年毛泽东两次入住美庐别墅。</p><p class="ql-block"> 美庐别墅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  与美庐别墅隔路而望的是周恩来纪念室,原名歇尔曼别墅,是1919年美国传教士歇尔曼购地建造的。1961年和1970年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夫妇下榻此处,现已开辟为周恩来庐山纪念室。</p><p class="ql-block"> 1946年,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调停国共合作时均在此下榻;1948年美国特使司徒雷登来庐山时亦曾在此下榻。</p><p class="ql-block"> 纪念室内周恩来塑像后面红色丝绒背景上悬挂的“努力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让我真切而清晰地想起年少时在影视屏幕上看到的那幅清瘦的面孔,还有他老人家逝世时全校师生队伍去参加全区追悼会时一路上失声痛哭的场景,以及我们文艺宣传队表演《绣金匾》时无法抑制的眼泪。今天可能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但却是当时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夫妇的爱情一直被世人称赞,其逝世后,邓颖超饱含深情的语言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 风景秀丽的芦林湖,湖面如镜,清澈碧绿,宛若碧玉镶嵌于苍翠的群山怀抱,湖光山色,风光旖旎,让人一眼便深陷其中。</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生前曾多次在湖水中畅游。</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的地方,怎能不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芦林大桥在湖边和桥面上看与一般大桥无异,但在桥下看却是水坝。桥坝一体,拦水成湖,造就了迷人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芦林湖畔的庐山博物馆(也是毛泽东同志旧居、庐林一号),馆藏丰富多样,以展品、图片和文字给游客呈现出一个融地理、历史与自然之美于一体的庐山。</p><p class="ql-block"> 我选择性地将人文历史部分详细阅览一遍,其他部分走马观花。这为后面画卷的观赏与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对面的诗词苑环境清幽宁静,这是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庐山会议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3次重要的会议。这里留存的许多珍贵历史照片和当时的会议室场景,仿佛将游客带回到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p> <p class="ql-block">  牯岭街是庐山的核心地带,充满欧式风情的小镇街道热闹非凡,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各种特色商店、美味餐厅和温馨咖啡馆,是游客休闲漫步、感受庐山独特生活气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站在街心公园俯瞰牯岭镇,宛如在欣赏一场灯光秀;参与式“庐山恋歌”演出,让观众自己出现在大屏幕上,还可以自愿与台上演员对唱。我经多次努力,拍下了映在屏幕上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如琴湖的湖面形似优雅的小提琴,浩浩荡荡又不失秀丽雅致,为庐山秀美的风光增添了色彩。</p> <p class="ql-block">  湖边曲线玲珑,湖畔石刻有“如琴”二字。漫步湖边栈道,移步换景,景不醉人人自醉。</p> <p class="ql-block">  湖心岛通过九曲桥与湖岸相联,四周苍松含翠,是观赏如琴美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如琴湖对面的锦绣谷景区入口处沿着小路步入锦绣谷,第一个让我们驻足拍照的地方是天桥。传说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兵败逃往庐山,结果跑上了绝路,危急时刻,突然天降金龙化作虹桥,助朱兵脱险,故名天桥。这个传说和石桥的坍塌正好与朱元璋当皇帝的时间相吻合,是巧合还是人造传说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从第一、二张照片可以看出“天桥”在不同角度拍摄的效果,实际上,两块岩石相隔甚远:一个在谷底,一个在悬崖。既不在同一平面上,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p> <p class="ql-block">  锦绣谷奇峰罗列,山峦叠翠,一路前行可看到幸运石、西游记外景拍摄地、陶渊明故乡(九江)、观妙亭、谈判台、朱元璋御碑亭等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坐在观妙亭歇息很久,无数次听着导游对游客的解说,远眺东林寺方向,遥想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和马歇尔谈判的谈判台如今被辟为喝茶的场所,如没文字,已难觅当时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  看到跳跃于树枝间的猴子,也不免要停下脚步赏其顽皮。</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七绝》早已让险峰、仙人洞、石松成为人们熟知的景物,透过诗句似乎可以看到他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信心和从容淡定、笑看风云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如琴湖畔的“花径”曾是白居易赏花之地,立有白居易石像和古朴的草堂。</p> <p class="ql-block"> 含鄱口是观赏鄱阳湖日出的绝佳地点,还能远观雄伟的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  早晨5:00钟我们便在一片漆黑中赶往含鄱口。看着利陡利陡利陡的石阶,毫不犹豫地向上登去,一心想找个好位置。然而只登到第二个转弯处,就发现很多人来得更早,台阶上已站满或坐满了游人,我们也只好停下来。天逐渐放亮,周围的景物逐渐显现,对面的五老峰和鄱阳湖轮廓愈发的清晰。五老峰的两山之间火烧云逐渐增多,以为太阳呼之欲出。然而,天虽已完全亮了,那抹火红的云却被云雾遮挡,心底弥漫出失望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 正在此时,欢呼声起,太阳缓缓地露出整张脸,把那点儿失落一扫而空。这与以往看日出的经验迥异。</p><p class="ql-block"> 下山后,回望太阳的对面,一轮清月静静地挂在天空,并无人为她喝彩。我急忙用手机拍下这日月同辉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的五座山峰层层叠叠,恰似五大花瓣。夕阳西下时,如出水芙蓉般美丽,又似五位老人凝神沉思,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李白对五老峰钟爱有加,曾五次登临。登五老峰更能深切地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和哲理。</p> <p class="ql-block">  三、四峰景致最美,常常感觉除了所站之处皆为云海。五峰本为观看鄱阳湖的最佳地,但因雾气太重,我们并未如愿。</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点遗憾是错过了白鹿洞书院,这也为以后再登庐山留了个借口。</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对于心心念念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三叠泉瀑布,我们没有挑战从下往上攀爬2000多陡峭石阶的勇气,而是选择乘坐小火车进入景区、然后从上往下行的最轻松方式。看着迎面艰难拾级而上的游客,难免心生敬佩,但更钦佩司马迁、谢灵运、王羲之、李白、唐寅、赵孟頫、陆游、王阳明们在纯自然环境下考证或游历庐山,还给后人留下了至今都无法超越的不朽之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午后骄阳似火,但一踏入三叠泉景区,就能感受到清凉惬意。这一区域山势陡峭险峻,遮阳蔽日,给游人带来告别夏日、拥抱秋天的福利。</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断断续续的泉水声中,终于到达三叠泉瀑布观景台。瀑布落差120米,呈三级阶梯状,气势恢宏壮观,令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  我走遍观景台及其周围的各个观景点,面对瀑布,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它,穿越千年,与诗仙共舞。</p><p class="ql-block"> 再来观赏时,一定也要坐上皮划艇进入潭中,以最近的距离感受瀑布。</p> <p class="ql-block">  用3天时间感受庐山的雄、奇、险、秀固然仓促,但“匡庐奇秀甲天下”实至名归,令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三叠泉瀑布、继续沿着峡谷下山时,心中一直都默念着:再见,庐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