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转眼,2024甲辰龙年八月中旬已至,我的一家三口终于开启了向往已久的山东之旅,登泰山、拜夫子、品美食,两日行程圆满,以此图文草草记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登泰山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泰山——</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古称岱山、岱宗、东岳、泰岳,现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相传是人类祖先盘古开天辟地时头部所变,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逐渐被神化为中国山河的领袖,成了“万物孕育之所”“吉祥之山”“天下第一山”的五岳之首。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历史,集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于一身,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东方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因此泰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 计划8月16日泰山之巅看日出,因未预约到15日天外村景区门票,又因天气原因,这次无法欣赏泰山日出景观。于是,我们16日早上开始登山。</p> <p class="ql-block"> 途中遇雨,穿上雨衣,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五岳中,泰山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美的,当然更谈不上最险峻,为什么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名山之首,就是因为泰山的石刻,他记载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这奠定了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虽然它并不很高——海拔1500多米,却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众人皆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地理的最高峰;那么,泰山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 我身后的这块石刻:“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是邓大姐的题字,端庄大气中更添一份柔情与细腻,寥寥数语便道出了泰山的雄伟与祖国山河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 过南天门,登玉皇顶,此处感受杜甫“荡胸生层云”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 孔子庙位于岱顶望吴峰之上,南天门至玉皇顶中间,海拔1472米,始建于明代。《岱史》称“孔子,人中之泰山”,说的就是泰山、孔子作为中华民族圣山、圣人的关系。 孔子登临泰山,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借泰山发扬光大。同时也开创了古代名人登泰山的先河,后人竞相效仿,逐渐演变成为传统文化的一大景观。泰山和孔子作为一个民族的骄傲,在古人心中密不可分,正因此,古人才在岱顶建孔子庙,使圣人、圣山合二为一。</p> <p class="ql-block"> 青帝即太昊伏羲,古代神话人物之一,亦称苍帝、木帝,居东方,摄青龙,为春神及百花之神,掌管天下的东方,故祀于东岳泰山。青帝宫位于泰山玉皇顶西南,西靠神憩宫,东接上玉皇顶的盘道,是青帝广生帝君的上庙。</p> <p class="ql-block"> 泰山为中华大地上五岳中的东岳,因五行中东方属木方青,因此东岳泰山由五帝之中的青帝统辖,所以泰山簿为青帝。 </p> <p class="ql-block"> 通过青帝宫,可直达玉皇顶。</p> <p class="ql-block"> 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玉皇顶傲视群雄,亭立峰巅,极目四望,确有“一览众山小”之感。</p> <p class="ql-block"> 五岳为群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长,很早就听过孔子赞美它是山里最高的一个宗族、一个领袖,“五岳独尊”,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五岳独尊 ”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去往玉皇顶的必经之路上,海拔1545米,在其右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是泰山2000多处摩崖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现已成为泰山的标志,并被设计进人民币的背景图案。</p> <p class="ql-block">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p><p class="ql-block"> 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众说纷纭。明、 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它是 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后有人认为它是汉武帝所立。</p> <p class="ql-block"> 玉皇顶是泰山的最高点,可见题写的“泰山极顶”。西北侧有“古登封台”碑,古代帝王登山祭天,就在此处设置祭坛。</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玉皇顶作为早年帝王封禅的地方,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建筑,只是一座祭天的土坛。据古籍记载,这里是汉代帝王封坛遗址,后在极顶石上建玉皇庙。在玉皇殿西侧,有后人立的“古登封台”石碑,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款为“乾隆庚寅年重铸”。“古登封台”石碑和“柴望遗风”匾额都是纪念古时封禅所留,也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p> <p class="ql-block"> 玉皇顶又称天柱峰,是泰山主峰之巅,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峰”。</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泰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气势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与万里长城媲美。其景巍峨雄奇、幽奥俊秀,有石坞松涛、云海玉盘等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观。其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地质奇观和谐融为一体,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美学和科学价值。到达山顶,极目远望,一切尽在脚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万余首,诗歌,泰山文化的灿烂瑰宝。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游“三孔”景区篇</b></p> <p class="ql-block"> 8月17日,我们慕名来到孔子故里——曲阜市,这里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因此被称之为“东方圣城”,也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世界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文化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三孔”景区——</b></p><p class="ql-block"> 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创立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前往第一个景点:孔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b></p> <p class="ql-block"> 路过孔庙北门:仰圣门</p> <p class="ql-block"> 据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亲谒曲阜孔庙祭孔,又把原来的匾额换成了自己书写的“万仞宫墙”四字、以显示对孔子的尊崇。将原“仰圣门”匾额移镶于北门上。</p> <p class="ql-block"> 在“万古长春”坊东亭内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p> <p class="ql-block"> 长达1000米的孔林神道,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郁郁葱葱。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据说两边苍柏的数目也是有讲究的。神道右侧有73棵树,象征孔子活了73岁,左侧则是72棵树,代表孔子教出了72贤人。</p> <p class="ql-block"> 神道走到尽头是“至圣林”牌坊,位于万古长春坊北,大林门前。至圣林坊原名叫“宣圣林”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与孔庙同时将“宣圣”改为“至圣”。“至圣林”大门建于元朝,至圣林坊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现在仍然保持明代早期的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前往第二个景点:孔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府内存有著名的孔档案和大量文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b></p> <p class="ql-block"> 要进孔府,必经过孔府大门,即第一道门。门座北朝南,堂皇威严,始建于明代中叶。门上悬挂着“圣府”二字,为蓝底金字。两侧明柱挂有一副楹联,上联为“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门两边置石狮、下马石各一对。</p> <p class="ql-block"> 在孔府得后花园内有一株近400年的“五君子柏”,一树五枝,中生一株槐树,因此又名“五柏抱槐”,有诗赞曰: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景点:孔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孔庙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是中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称至圣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 孔庙始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弟子们将其生前“故所居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古老巍峨的万仞宫墙近在眼前,它见证了曲阜的历史变迁,是一座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p> <p class="ql-block"> “万仞宫墙”一词源于《论语·子张》。据史料记载,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中夸赞子贡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他的老师仲尼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打了一个比方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探望到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这道墙有好几仞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无法看到他那宗庙的雄伟、房舍的多种多样。”(仞,古代的计量单位)。子贡以“数仞”来比喻孔子的学问,后人又增至“万仞”以称颂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span></p> <p class="ql-block"> 金声玉振坊石刻,四楹,石鼓夹抱,四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天邪”,俗称“朝天吼”。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色四个大字“金声玉振”,笔力雄劲,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p> <p class="ql-block"> 奎文阁位于孔庙的中部,是藏书的一座楼阁。中国古代以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改建。奎文阁三重飞檐,四层斗拱,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长30米,宽17.62米,高23.35米。阁的内部有二层阁,中间夹有暗层,结构独特,工艺奇巧。上层是专藏历代帝王御赐的经书、墨迹的场所,明清两代曾专设奎文阁七品典籍官一员进行管理,暗层专藏藏经板,下层专藏历代帝王祭孔时所需的香帛之物。这座藏书楼是中国著名的木结构楼阁之一。</p> <p class="ql-block"> 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之所,在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在此建坛,在坛周围环植以杏,命名为杏坛,以纪念孔子杏坛讲学的历史故事。金代又在坛上建亭,大学士党怀英篆书的“杏坛”二字石碑立在亭上。明隆庆三年(1569年)重修,即今日之杏坛。</p> <p class="ql-block"> 全庙共有五殿、一祠、一阁、一坛、两堂、十七碑亭、五十三门坊,共计有殿庑四百六十六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孔庙内最为著名的建筑有:棂星门、二门、奎文阁、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堂、诗礼堂等。</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 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径1米,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p> <p class="ql-block"> 孔庙占地约200亩,南北长达1公里多。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黄瓦红垣,雕梁画栋,碑碣如林,古木参天。这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它凝聚着历代万千劳动者的血汗,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参观孔子博物馆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孔子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位于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是为了纪念孔子、集中展示孔子思想学说、传播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建设的博物馆。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共有五个展厅,第一展厅“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和第二展厅“孔子的智慧”回顾了孔子的一生和儒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第三展厅“孔子与中华文明”和第四展厅“孔子与世界文明”展现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第五展厅“诗礼传家”主要关于孔子后代和孔府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可以跟随体感互动,人们站在可视的显示屏前,可向孔子行礼,拜孔子为师,并与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们合影,培养人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鲁壁出书》:相传,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焚书”令。孔子第九代孙孔鲋把《尚书》《论语》等儒家经典藏在住宅夹墙内。西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为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才发现了得以幸免的宝贵经书。</p> <p class="ql-block">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学说跨山越洋,由近及远向四方传播,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在“孔子与世界文明”展厅中央,伫立着一个引人注目的“论语球”,它用不同国家语言的《论语》拼接而成,在它的下方是古代世界的版图,寓意着儒家思想在全球的传播。球体中的文字汇入到上方“银河”,表明了儒家思想更开放化、国际化。“论语球”独有的内涵,配合独特的设计,在灯光的映衬下,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楼的诗礼传家展厅,可了解</span>孔子后裔,门第隆盛,声名显赫。他们继承先祖遗志,主持祭祀,管理林庙,修身齐家,形成了堪为世范的家风。孔府宴席吃什么、用什么?衍圣公上朝怎么着装打扮?孔府办婚礼又是怎样的一套流程?孔氏后人读过什么书,可曾写过什么文章吗?这里详细展示了衍圣公府的日常生活,可一探古代的风俗礼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广场一座孔子塑像矗立在中央。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不由地停住脚步抬头仰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鲁菜篇</b></p> <p class="ql-block"> 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性、本源菜系,雏形于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北方菜系的代表,也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的菜系。</p> <p class="ql-block"> 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道鲁菜背后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沉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最后,就用诗圣杜甫《望岳》中佳句“齐鲁青未了”来作为这次旅行的主题吧!《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如今,走出齐鲁国境,那绵延青苍的山色依然印在我的心底。郁郁苍苍,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正直青春年少的我们,还有未了的事业,还有未了的梦想,那么,就让我们以岱宗的气骨峥嵘,集大成的胸襟面对生活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讲谦虚、讲礼让。但中国的儒家精神,有一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