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为国捐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笔为戈,救国救民;“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心系百姓,造福全球。自古以来,责任便沉淀在伟大的中华传统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 责任,闪烁与不畏权贵低头的兵刃中。</p> <p class="ql-block"> 南宋末年,诸国并立,烽烟四起。民众与水深火热之中,达官显贵们却沉醉于西湖歌舞,金钱与美色之中。不久,南宋灭。而文天祥等人却并不为元称臣,举竿作旗,抗元复宋。沙场上,他挥剑如龙,肆意挥洒着豪情壮志、恢复大宋的伟大决心。奈何寡不敌众,为元兵所俘。虽沦落,但文天祥坚心不改,无论元朝权贵如何软磨硬泡,始终不肯屈膝。在坐下那首脍炙人口的《过零丁洋》后,他终被处死,舍生取义。</p> <p class="ql-block"> 责任,流淌在拯救人民,抨击黑暗的笔尖下。</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国初,世态炎凉,道德沦丧。百姓们个个都冷漠,惶恐,麻木不安。整个国家混乱而。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中,有一名志存高远的作家,他挺直的身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为笔为戈,只为能救济中国开一副药单。他用满腔的热血,掷地有声的文章,如黑暗中的一缕朝阳,激起了爱国仁士,为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流。虽然他与世长辞了,但他的精神将有传承下去。一个鲁迅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鲁迅站起来。</p> <p class="ql-block"> 责任,埋藏在一束束长势茂盛的水稻中。</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中国战乱、饥荒频发,成千上万人因饥饿而死去。深感伤痛的袁隆平爷爷高中毕业后毅然返乡,在农田中反复尝试与探索,试图找到一种可供人饱肚的水稻。十几年,艰苦研究,披星戴月。袁隆平爷爷日复一日复,年复一年的顶着烈日与风雨,坚持不懈的努力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爷爷惊喜的发现了它——杂交水稻。随着杂交水稻的广泛推广,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缓缓被解决。那年少时的目标,在今日得到了实现。而袁爷爷却仍一如既往的坚守职位,继续在稻田中钻研着。</p> <p class="ql-block"> 责任,更洋溢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那昼出夜归的环卫工人,那值守岗位的警察,那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们……他们何尝不是在为了自己的责任而奋斗?21世纪的今天,没有昔日的黑暗与彷徨。但我们有了新的目标与职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复兴祖国,重振中华雄狮。</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长河滚滚流向东方,鲜红的太阳迎着五星红旗逐渐在天空升起,带着那伟大的责任,我们走向了前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