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日清晨,我和婆婆相伴,来到了渭河风情线南岸东端,一路走一路看,空气中微微飘散着野草和泥土的清香。渭河水涨了很多,也混浊了许多。想去渭河和颖川河口交汇处看看的念想终于可以实现了,近在眼前,我们移步向前。只见河口交汇处,长满了芦苇和水柳,还有狗尾巴草和叫不上名儿的草儿,带着露珠的狗尾巴草在夏日骄阳的映照下更显清韵。鸟儿在水柳间来回穿梭鸣叫,一幅俊美的水墨画呈现眼前,我不禁被这景象迷住,竟然也挪不动脚步了。</p> <p class="ql-block">每到汛期,我总是莫名的就想去看看大小河流的状况,然后想象这一场雨在上游大概会是怎样的肆虐。再回溯到小时候,夏秋季暴涨的渭河水在家门口经过的场景……那时候,暴涨的渭河水常常夹带着瓜果蔬菜和牛、羊、猪等家畜家禽还有木头、柴棍等等,偶尔还会有棺木和尸体漂过,于是村里便出现了一些“捞河”的人。那时母亲是坚决不允许父亲和大哥去“捞河”的,我想除了担心家人的安危,母亲还有一种朴素的悲悯情怀,现在看来阻止家人“捞河”只是一个方面。雨过天晴以后,常常有外地口音的人来我们这些居住在渭河沿岸的村庄打听比划是否见到着什么什么衣服的人,或者是见到一只什么样什么样儿的牛羊猪等等。脑海中蹦出的都是支离破碎让人愁肠百结的揪心事。算了吧,我还是去看看那满眼的翠绿吧,它们是安静让人心生力量的。看到河边肆意生长甚至疯长的植物间,有一条显然是被人为踩出来光溜溜的土路,一直蜿蜒下去,不知到了哪里。这不就是我要走、想走、而平常走不到又几乎被忘却了的路吗?我和婆婆轻快地踏上这条路,往前再走,两河交汇处,水流声有些大,一个老久未联络的老朋友打过来咨询相关情况的电话打破了这份宁静,挂完电话莫名感觉到这个地方有些阴森(我的情绪变化往往就在一刹那间)眼看也临近中午时分了,雨后的一点儿清凉已然褪去,太阳又像一团火照射下来,我赶紧收回脚步,顺手采了一些让人感觉很灵气的绿植,婆婆看见我采,她也采了一些她自己觉着好看的绿植,我们把烦恼忧愁和一切的不快统统甩给河流,带着轻快,我们径直回家了。午饭我们吃了饺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