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云南印象</h1><p class="ql-block"> 多年来,我对云南一直没有好印象。</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想到云南,就会想起“金三角”,那时,警匪电影看多了,自然就想到毒品、帮派、仇杀、野蛮。云南距金三角最近,所以云南给我的第一印象,充满恐怖。</p><p class="ql-block"> 西南在史书上被称蛮夷。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平定西南,一心北伐,在这里发生了七擒孟获的故事。于是,在我的印象中,云南又是落后与封闭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帝为了巩固皇权,促进社会的稳定,决意削藩。三藩中的核心人物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使刚刚太平的中华大地又一次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于是,在我心中,云南又成了祸害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对云南印象的转变,从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开始。1946年7月,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残遭特务暗杀。从此,云南人民大义凛然的斗争精神开始让我感动。</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形势的需要,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迁至昆明,为中华民族高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存了实力。</p><p class="ql-block"> 至此,云南在我心中的印象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云南是抗争的圣地,是智慧的摇篮,是与祖国其他省份同呼吸、共患难的好兄弟。</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对云南产生了敬意。开始观注云南,了解云南。</p><p class="ql-block"> 我终于知道,云南地处云贵高原,被誉为“彩云之南”。这里山川壮丽,景色秀美。北有巍峨的雪山,南有热带雨林,植被茂盛,物种繁多,是地球上的绿色宝库。</p><p class="ql-block">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26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服饰、风俗和节日。走进云南,仿佛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云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元谋人遗址、滇王墓群、南诏国遗址、大理古城、丽江古城,这些历史遗迹闪耀着云南人民智慧的光芒,见证了云南的沧桑巨变和辉煌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云南还是爱情的圣地。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的浪漫,洱海是圣洁与温情的的港湾,丽江充斥着温婉的爱情神话,香格里拉更是人间的伊甸园。云南,不只是一片片美丽的风景,更是一段段动人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个暑假,怀着对云南的崇敬、好奇与向往,携妻赴一场美丽之约,再一次开始我的梦之旅。</p><p class="ql-block"> 云南,我来了!</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滇池</h1><div> 又名昆明湖,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1800多米,被誉为“高原明珠”。湖面宽阔,波光粼粼。滇池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景观。到昆明旅游,滇池一定不能错过。</div><div> 上图是滇池边的海埂大坝。这里看到的仅是滇池一角,我们就是从最远处那个角,沿着长长的大坝一直走,累了就在旁边凉亭的座椅上歇歇,顶着烈日,几千米的大坝硬是被我们走完了。</div><div><br></div> 滇池还是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冬季,成千上万的红嘴鸥和其他一些候鸟会迁徙来这里过冬。其时,红嘴鸥引领,百鸟舞空,就是一道盛大的、独特的生态景观。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一只红嘴鸥都没看到,有点遗憾。 昆明的年均气温不高,昼夜温差不大。我们到昆明的那段时间,白天最高气温也就25度左右,到了晚上就降到20度以下了。所以,昆明的酒店,一般是不装空调的。<div> 白天的气温虽然不高,但出去玩,一定要做好防晒,穿上防晒衣之类。因为地处高原,紫外线特别强,对皮肤的伤害特别大,不小心的话,半天可能就让你晒脱一层皮,这真不是夸大其词,我就上过这个当。回来的当晚,白天裸露的皮肤就灼灼的痛,第二天一照镜子,哈哈!满身黑不溜秋,我成了黑人。</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云南民族村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之畔,是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集云南26个少数民族村寨于其中,每个村寨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真实地展示各自的民族特色,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缩影。深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这里绝佳。</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昌族</h1><div> 这个民族刀剑制作工艺特别精良。</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尼族的茅草房</h1> <p class="ql-block"> 各个村寨里,都可以品尝到该民族最有特色的小吃,价格不贵 。——美丽的民族小姑娘,友善、热情。</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布朗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祜族</h1> 这里还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娱乐休闲场所。 白族。白族给我的印象最深,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民族,白族的房子以白色为基调,设计考究,非常漂亮。听导游说,白族高考是不加分的。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布朗族</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壮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布依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基诺族</h1> 村民在和游客互动。 苗族服装。这是两位游客,园里有民族服饰租赁,200大洋,美一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摩梭族</h1><div> 民族村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与滇池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游览环境。</div> 茅草房不仅是民族村中的一道风景,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纪念。通过这些茅草房,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游客还可以观赏到各民族的传统歌舞,如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舞等,这些不仅展示了民族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各民族的传统与文化特色。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火把节隆重、热烈、喜庆。我们感受到少数民族对光明、对幸福生活的执着与追求,更感受到火的神圣。</span><br></h1><div><div> 很幸运,我们来的正当时,碰上彝族火把节。白天逛了大半天,虽然很累,但我们还是继续留在园里,参加了晚上的这场祭火狂欢。</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理</h1><div> 白族聚居区。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div><div> 在大理,我们选择租电动车出游。骑着电驴,在田间地头穿梭,看农民种地,看多样的农作物,看不一样的人间烟火。</div><div> 上面这张图就是我们骑着电驴,在远处拍下的大理古城。</div> “苍山洱海”是大理的主要景区,景色非常秀丽。<div> 大理古城,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一年四季,苍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景;洱海碧波荡漾,一望无垠;古城俨然成了天上的街市,漫步其中,像在“天街闲游”,不限惬意。<div> 在大理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韵味,还能深入了解大理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br></div></div> 洱海是大理的“明珠”,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湖水清澈。洱海边上,可以骑上共享单车,迎着微风,领略洱海的万种风情。 白族,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民族 。民居是大理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的装饰,以白色为基调,他们注重风水、布局、装饰与环境,这些充分反映了白族高雅的情趣及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p class="ql-block"> 洱海碧波荡漾,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简直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漫步洱海边,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发现生命是如此的奇妙与美好。</p> 这又是一处洱海边的白族民居。蓝天白云下,端庄、洁净,优雅。像这种房子,在大理很普遍。据介绍,白族人对居所很讲究,他们一生勤勤恳恳,也许就为了修建一处他们心中最美的家园。 <div> 南诏德化碑——南诏国遗址</div> 南诏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方政权,位于大理,存在于唐代。那时,云南洱海地区分布着六个互不统属的部落,称为“六诏”,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于公元738年兼并了其他五诏,建立了南诏国。<div> 这里存放着南诏德化碑。是唐代重要的历史文物,该碑主要记述了南诏的历史、与唐王朝的关系,以及南诏国的功绩。这块碑确是原物,但字迹风化模糊,看得不是很清楚。</div> 崇圣寺,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佛教寺庙。据说寺庙在唐宋时期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div> 这张图拍的是寺庙前的景象,由于时间仓促,也因为我对寺院不太感兴趣,我们未能进寺里参观。</div> 这是一处洱海边的网红打卡点,我们骑着电驴慕名而来。但人太多了,要拍好照片不容易。<div> 洱海的水质清澈,湖面如镜,仿佛能洗净世间尘埃。所以洱海还是一块充满浪漫气息,象征纯洁无暇的爱情圣地。<br></div> 漫步湖边,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纯洁与浪漫。 喧嚣退去,心灵也趋于平静,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片蔚蓝。我想,这应该是“天人感应”的最高境界了。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往事如风,你的美丽是我永远的珍藏。</p> <h1> 丽江古城</h1><div> 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r></div> 从大理到丽江,并不遥远,大概就100多公里的路程。也许是地处高原之故,我们乘坐的高铁沿途走走停停,硬是用了两个多小时。难怪“火车不比汽车快”,便成了云南十八怪之一。<div> 到达丽江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在酒店安顿好,再吃点东西,便往丽江古城赶去。</div><div>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古城因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闻名遐迩。古时候,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很重要的货物交易点,非常繁荣昌盛。在这里,游客还可以品尝地道的纳西美食,欣赏纳西古乐,购买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div><div> 上图是古城的一道门。碑扁上题着“天雨流芳”,纳西族语言的意思是“读书去吧”,可见,这还是一个重教育,重学习的民族。</div><div> 我们到达古城时,游人如织,用磨肩接踵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所以,要好好地欣赏古城美景,绝非易事。于是,在路边品尝了些纳西小吃,便回酒店休息了。</div> 第二天,为了避开游客高峰时段,我起了个大早,再次往古城赶来。到达古城,路灯还亮着,城里果然人迹稀少,我可以好好的受用这里的美景了。 古色古香的建筑——丽江古城门。 丽江古城的大街小巷,基本都是这种石板路,用有着美丽花纹的大理石铺成。也许是年代久远之故,这青石板被行人磨得很光滑,质地温润,闪着光。 古城一角,一束金黄色的光,给古城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早晨的光都是这种金黄色,也许是高原特有的景象吧。 太阳逐渐升起来了。古城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边,酒吧林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图。穿梭在古城的小巷中,体验着这份独特的浪漫与温情。 这是一个爱花的民族,也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任何人,有了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一定不简单。 清静、干净、简单,一定是最高级、最奢侈的美。——古城里的一家客栈,门口装饰朴素但有特色;院内生意盎然,别有一番风味。 这不仅是一个爱美的民族,更是一个有追求、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民族。屋檐上的风铃,时刻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心灵驿站,爱的港湾。 旅游更多的乐趣在于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并从中受到启发,开拓视野,增长生活的智慧。<div> 手工艺店里,花十元钱买一串首饰,很便宜!不但美丽了自己,还溶入地方的生活。不亦乐乎?</div> 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古城的美,还美在它像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 <p class="ql-block"> 热爱生活吗?“爱出者爱返”,从小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p> 一道七彩的墙,一段灿烂的历史印记。 谁家的秋千在微风中飘荡?这是最美的家园还是最浪漫的童话世界? 阳光穿过树梢投下斑驳的影子,给小城带来了无限的妩媚与生机。 人与环境的作用一定是相互的,简单来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环境,一定有什么的人。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这是不是“天人合一”的又一内涵? 古城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纳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历史上,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一条民间国际贸易通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连接了中国西南的茶叶产地与西藏、印度等地区,形成了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线路。茶马古道还是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div> 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很重要的一个贸易场所。上图这堵墙,描绘的是茶马古道的繁荣,是历史的见证。站在墙边,仿佛穿越时空,马匹的嘶呜声、商贩的叫卖声又在耳边响起……</div> 任何时候,阳光总能给人于力量,给人于希望。 不知谁家芳菲里,满目天光满目香。——古城里的又一民宅。 人因花而美,花因人而妩媚。留下我的背影,掬一缕花香伴我走天涯。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游客多了起来,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古城。转角处,蓦然发现,远处玉龙雪山的主峰在天光云影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美不胜收。<div> 我突然想,古城再美,于我而言,也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人生又何尝不是?我告诫自己,且行且珍惜!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过实实在在的日子。</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1> 木府</h1><h3>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位于丽江狮子山下,丽江古城西南隅,是古城文化的“大观园”,也是丽江纳西族的“紫禁城”。纳西族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br> 木府虽然是丽江土司的衙门,但让我确信,在封建社会,这木府不愧是民间土皇帝。因为这木府衙门不仅雄伟壮观,气象万千,富丽堂煌,就连房子的造型都酷似北京故宫。正因为它过于奢侈,朝廷官员到丽江,木府从不敢在此接待。徐霞客为了寻找长江水源来到了丽江,当时的木增土司把他安排到了几十公里外的玉龙雪山那边好生伺候。但徐霞客终于按奈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一天,他偷偷地跑了出来,远远的就看到了木府的宏伟,于是,在他在游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上图为徐霞客在游记中的记载)。</h3> <div> 史料记载,木氏土司积极向朝廷捐饷银、战马,多次派士兵帮助朝廷征战,成为全省土司之首。木氏土司对朝廷忠心耿耿,上贡不断,特别是明朝万历年间,据说土司曾用马帮驮着万两金银,万里迢迢到京城进贡,明神宗大受感动,钦赐“忠义”二字,并下圣旨修建忠义石牌坊。</div><div> 木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上图的石碑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俊杰依原貎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使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br></div><div> 石碑坊的建筑很有特色,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div> <p class="ql-block"> 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 逛过全国许多古镇,感觉丽江古城最美,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p> 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座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走进木府,让我大开眼界。在这里,我认识并记住了一个了不起的民族——纳西族。<div>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创造了神奇的东巴纸。东巴纸可以存放一千多年不被虫蛀和腐蚀,所以它都是用来抄写重要文献的。木府的展览厅里,还珍藏着本府的一些最原始的文献,就是用东巴纸书写的。</div> 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宏,是土司理政之殿。 议事厅前的广场宽阔,气势恢宏,“开门是诸侯,关门是天子”,一点都不为过。 <p class="ql-block"> 但必须肯定,木府忠君爱国的思想是当永远铭记的。</p> 议事厅里的摆设。木府最高的统治者——吐司办公议政的地方。 <p class="ql-block"> 议事厅的房顶雕刻着龙,从封建的角度来说,有不遵礼制之嫌。但听导游说,这是天子在上方,监视吐司的工作,感觉也说得过去。</p> <p class="ql-block"> 万卷楼,木府的珍藏馆。里面展览关于木府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及众多名士字画等,琳琅满目,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p>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在护法殿里,我们看到了木氏家族的史料。 过街楼。当时吐司为了出行或视察民情时不打扰到民众,在大街的上方修了这个过街楼。这也是为民着想的好官了,这大概就是木府家族兴盛了四五百年的原因吧。 走在过街楼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纳西文化,就像是一个窗口,映射出咱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iv> ——穿上民族服饰,感受纳西文明。</div> <p class="ql-block"> “玉音楼”,也称“御音楼”,意为木氏土司听戏的地方,也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二楼供奉诏书。</p> <p class="ql-block"> “天威咫尺”。木府虽然有土皇帝之嫌,但忠君爱国思想却是木府文化的精髓。</p> 岁月匆匆,时光流转。纳西文化灿若星辰,振古铄今。 光碧楼——后花园门楼。其建筑被誉为“称甲滇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兼具门楼和藏书楼的功能。光碧楼的名字,取自其建筑所用材料的光泽与碧绿,寓意着楼阁的华丽与文化的积淀。 物华天宝,也当过眼云烟;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说。 三清殿,位于木府后面的狮子山的半山腰。这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主要用于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祖师。 木府长廊。犹如时光隧道,纳西文明正缓缓向我走来。 双手合十,是仰慕木府的辉煌,还是对纳西文明的尊崇与膜拜? 亭台楼榭,见证着一个远在边陲的少数民族的曾经的荣光。 光环退去,精神永存。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为什么没有城墙?导游告诉我们,丽江四面环山,三面环水,就是天然的城墙。它得天独厚,易守难攻,因此,得以完好地保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纳西人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p> <p class="ql-block">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体观了纳西人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巍巍木府,得雪域之灵气,玉水之精魂。木府一游,揭开纳西族的神秘面纱,赴一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蓝月湖</p><p class="ql-block"> 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玉龙雪山脚下,丽江的重要景点之一。蓝月湖呈月牙形,因为湖水中含有硫酸铜等矿物质,而呈现独特的湛蓝色,犹如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雪山之下。蓝月湖被青山绿树环抱,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周围的雪山和大树,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阳光的照射下,湖水闪烁着蓝宝石般的光芒,亦仙亦幻,美不胜收。</p> 买了玉龙雪山的进山门票,再花二十元,旅游大巴直接送到玉龙雪山脚下。这里看到的是玉龙雪山的主峰了,我用广角拍摄,所以感觉不是太高,其实它的海拔有4600多米,山峰上终年积雪。<div> 我们未能登玉龙雪山。两个原因: 一, 不是谁都适合登山,因为太高了,不仅非常寒冷,并且山上缺氧,有严重高原反应的或者身体素质不是太好的,就必须慎重了;二, 每天登山的人数都是有限制的,是旅游公司根据报名人数随机抽选。</div><div> 感觉有点冒险,我们没有报名登山。</div><div> </div> 关于蓝月湖,当地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一说是,湖水是玉龙雪山的眼泪,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正值夏季,冰雪融化。这里的湖水,从玉龙雪山潺潺流下,所过之处,有许多落差,形成高低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惊心动魄。大自然的创造力是巨大的,无穷的。 如果说信仰,我想,对自然的敬畏应该是最实在的。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无处不在。在浩瀚与缥缈的自然中,我愿意是虔诚的信徒,在它的抚慰与庇护下前行。 尽管是在夏季,但漫步湖边,仍能感受到湖水的清凉。这种清凉,仿佛从心头滑过,驱除了旅途疲惫,荡涤着俗世的尘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平静、从容与美好。 似真非真,似幻非幻。是人间仙景还是身在画中? 在自然的面前,生命很缈小。生活中我们不能左右太多,但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就像天边那朵云,虽然缥缈不依,但没有了它,天空从此会寂寞。 世事轮回,时空变幻,我怎能不怀念生命中的轻盈、透亮、执着。 常说“平静如水”,也许这就是对美的最好的诠释。 有欢笑,有躁动,也有在小涧间的低回徘徊,但那份纯真与浪漫,与生俱来,灿烂如故。 放下,是释然的美;执着,不也是一种感动?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走有别于他人的路。把最美的时光,留给自己! 生活是条曲折的小河,会有些波澜,内心的平静与笃定却是人生最美的景致,最动人的歌。 惊鸿一瞥,便是永远的眷恋。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直走着,美景无处不在。 来去匆匆。短暂的停留,却成了我一生的爱恋! “百川东到海”。这是自然的法则,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旅途的曼妙与曲折才是最动人的怀念。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后记</span></div></h1><h3> 云南,这片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神奇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遗迹和多元的美食文化,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云南之行收获颇多。<br> 最重要的是,在与自然、历史及文物的对话中,进一步让我认识到,敬畏自然、尊重文化的重要意义;其次,陶冶了性情,开拓了视野,对古代哲学的一些很重要的概念,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还更清楚的认识到,人生道路千万条,无论哪一条,都会有些崎岖与坎坷,甚至有些遗憾,但只要认真观察,用心去走,就是最佳的选择,就是最美满的人生。就像这次旅程,错过了看红觜鸥,却感受到了火把节的空前盛况。<br>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成长的历练,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每一次旅行的机会,用我的心去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去收获生命中的美好与感动。</h3><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再见了,云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再见了,我梦中的家园!</span></div></h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