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时节 说“医风”——肖峰

当阳有个杜妈妈

<p class="ql-block">[杨安琪]肖峰散文 医师节时说"医风"</p><p class="ql-block"> 文/肖峰</p><p class="ql-block"> 8月19日,今天是医师节,医师节时说医风。"医风"这个词是我杜撰的,它包括医生的仪表、谈吐和风度。</p><p class="ql-block"> 平时人们评论医生,经常讲的是医道、医术、医德,而很少讲医风。医道、医术、医德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医风也很重要。医生整洁的仪表,和蔼的谈吐,文明的风度,首先给患者一个良好的感觉,从而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这种心理效应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相反。相反,如果患者面对的医生是衣冠不整、语言粗鲁、态度冷漠,不管他医术如何高明,患者也很难对他建立起好感和信任,治疗效果恐怕也要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医生护士,是1963年夏天。那年我7岁,在宜昌市红星路小学读二年级。母亲在小南湖居委做妇女干部。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同学在石板路上抬水,水荡出来,我踩滑了,摔了一跤,把左胳膊摔断了。当时被人送到市一医院抢救。第一次手术失败,一位胖医生将我的胳膊扭断重接,疼得我拼命叫喊。胳膊接好后,胖医生经常到病房查房。他风度儒雅,才气横溢,白皙的脸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穿着白大褂,身后跟着几个实习医生。他不仅对患者病情分析精辟,而且善于同患者交流,谈吐风趣幽默,使病房充满了欢乐。</p><p class="ql-block"> 一位秀气、身材苗条的护士待我象小弟弟,时常蹲在我身边,给我讲故事。她还将甘蔗切成一节节的小条,一根根喂我吃。几个月后,我吊着左胳膊,和她在院里打羽毛球。许多年后,当我讲述胖医生和白衣天使的故事,对方往往睁大眼睛,象听天方夜谭:"啊一一这样的医风,这样的医患关系太少了!″有感于此,赋诗道:</p><p class="ql-block"> 医师节,寄重托,</p><p class="ql-block"> 难得医风好楷模。</p><p class="ql-block"> 儒雅风度熨白衣,</p><p class="ql-block"> 欢快气氛话幽默。</p><p class="ql-block"> 端庄高雅梳发髻,</p><p class="ql-block"> 吴言软语说清浊。</p><p class="ql-block"> 待人接物讲礼仪,</p><p class="ql-block"> 如沐春风好谦和。</p><p class="ql-block"> 良好医风尊重人,</p><p class="ql-block"> 会看桃李期后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肖峰 一位湖北宜昌籍的老新闻工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媒学院教授</p><p class="ql-block"> 2024.8.19 于宜昌市江南 点军区楠木溪</p> <p class="ql-block">肖峰老师与当阳“杜妈妈”交流家庭教育+养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