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煦园

邮坛行者

<p class="ql-block">  煦园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内,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复园)相对称,现与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南京总统府连为一体,是晚清江南园林保存较好的一处,也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作。1982年2月,煦园在内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列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煦园最早可追溯至此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府花园,后作为清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定都后将此作为西花园。1912年1月10日,孙中山于煦园暖阁宣誓就职。经过历代修葺,终誉为“四朝胜迹”。</p> <p class="ql-block">  煦园的正门大红珠漆庄重气派,抱鼓石双墩门两侧寓意避邪吉祥。悠悠历史岁月,几多引擎时代前行的伟大人物曾进出于此。</p> <p class="ql-block">  走进煦园,这韵含着厚重历史,又风光无限的景色会一幕幕展现在你眼前。</p> <p class="ql-block">  《枫桥夜泊》诗碑。碑阳为清光绪三年(1906年)俞樾书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诗,碑阴为其考证诗文,碑侧为清江苏巡抚陈夔龙题跋。原碑立于苏州寒山寺。此碑系1939年”维新政府”按原碑复制所立。</p> <p class="ql-block">  桐音馆。以桐木建成,曾是曾国藩的花厅,门前屋后有大桐树数株,雨打梧桐,声趣雅然。曾国藩晚年每日在此弃棋两局,从末间断,直至临终前一天每日必与人手谈两局。</p> <p class="ql-block">  印心石屋,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两江总督陶澍觐见道光帝,谈及幼年随父结庐读书。道光遂赐书"印心石屋"。陶澍将此四字刻石碑于衙暑内。</p> <p class="ql-block">  棕桐亭。古为草亭。太平天国时期改建成双层亭面,以棕榈覆盖具有两广特色。清同治年间曾国藩重修花园时拆除顶部,改为单层,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  方胜亭(鸳鸯亭)建于清同治单间,顶部为双攒尖顶,单亭屹立,方胜结构。又称鸳鸯亭。</p> <p class="ql-block">  不系舟。园中有一艘用青砖砌成,长14.5米的仿木石舫,已成为煦园的标志。清乾隆起名为”不系舟。</p> <p class="ql-block">  忘飞阁。飞檐翘角,玲珑剔透。檐角有一枚梅花上停着一只神态欢然的喜鹊,喜鹊看着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竞忘记了飞翔。</p> <p class="ql-block">  夕佳楼。建于同治九年(1870年),与忘飞阁隔水相对,因落日时余辉映照,景致绝佳,故名。</p> <p class="ql-block">  漪澜阁,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办公会客。</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煦园以小著称,面积仅有1.4公顷,虚实相映,层次分明,园以水为主,水体南北走向,整个水池周长1966米,面积约占全园一半多。东阁西楼,隔岸相望,南舫北阁,遥相呼应,花间隐榭,水陈安亭。水池平面似一个长颈花瓶,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煦园的风景秀丽雅致,自然和谐。</p> <p class="ql-block"> 编后语</p><p class="ql-block"> 正值夏日,我又一次走进这座四朝胜迹一一煦园。</p><p class="ql-block"> 煦园是本厚重的史书,一一翻看,每一处景点都有震憾人心的故事,细细回眸,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展现在我们眼前。每一次的朝代更换都是一次历史的选择。不论怎样,人类的进程,历史的车轮,终究都是浩浩荡荡,滚滚向前的。</p><p class="ql-block"> 煦园是座景色优美,雅致静谧的风水宝地 。四朝都将此作为养怡休憩或办公晤客的地方。煦园错落有致,布局有序体现了设计者和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勤劳。走进煦园,如临仙境,八方来此的游客都会从心底里由衷誉赞。</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煦园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的维护,修缮和提升已成为外地游客来宁观赏的佳选地,百姓成了“皇家园林”的往来者,煦园服务和属于人民。</p><p class="ql-block"> 编辑《走进煦园》这篇文章以表我喜欢煦园,喜爱这里的历史文化,热爱家乡南京和相拥美好生活的心境。谢谢您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