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孙子兵法》第31课,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尤曉艷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虚实篇</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p><p class="ql-block">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p><p class="ql-block">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p><p class="ql-block">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p><p class="ql-block">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p><p class="ql-block">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通过筹划计算,可以了解到对方计谋的得失;通过与敌人接触,可以了解对方的动静规律。通过有意制造假象,可以了解对手的优势或薄弱致命之处。通过对敌人试探性的较量,可以了解敌人的强弱之处。</p><p class="ql-block">而试探对手的最高水平,就是达到无迹可寻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如果达到了无迹可寻,那么隐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窥探,再智慧的人也想不出应对的谋略。</p><p class="ql-block">根据对手的活动迹象来调兵遣将,向众人展示取胜的结果众人却不知道是如何取胜的。</p><p class="ql-block">人们都了解我方战胜敌人的外在形迹,却不知道我方战胜敌人的内在奥秘。</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方每次打仗的方法都不会重复,是因为适应敌情变化来采取了多样的应变策略。</p><p class="ql-block">【要点】:</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对手的虚实,就需要创造机会来加以测试。若轻易试探对方也会有所防备,同样难以获得我们想要的答案。因而进行战略试探就极为谨慎且重要。在这里孙子就告诉我们“形兵之极,至于无形”,也就是最好的战略试探是让对方完全无法察觉。这并非是我们的保密工作做的有多到位,而是可以在更高层面上通过阳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以至于天下人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却依旧读不懂我们的所作作为,这便是在更高层面上制定战略对他人产生的降维打击。</p> <p class="ql-block">【经典导读】</p><p class="ql-block">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开始对《孙子兵法》虚实篇第五部分的学习。在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抓住战机来实现决胜千里之外。今天继续与您分享何为战略试探?</p><p class="ql-block"><b>“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b>意思是说,通过筹划计算,可以了解到对方计谋的得失,通过与敌人的接触可以了解敌人的动静规律,通过有意制造假象,可以了解对手的优势或薄弱致命之处,通过对敌人试探性的较量,可以了解敌人的强弱之处。“<b>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b>而试探对手的最高水平,就是达到了无迹可寻的境界。“<b>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b>如果达到了无迹可寻,那么隐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窥探,再智慧的人也想不出应对的策略。“<b>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b>也就是根据对手的活动迹象来调兵遣将,向众人展示取胜的结果,而众人却不知道我是如何取胜的。“<b>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b>就是人们都了解我战胜敌人的外在形迹,却不知道我方战胜敌人的内在奥秘。“<b>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b>所以我方每次打仗的方法都不会重复,这是因为适应敌情变化而采取了多样的应变策略。</p><p class="ql-block">这段原文主要讲了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对手的虚实,就需要创造机会来加以测试。若轻易试探,对方也会有所防备,同样难以获得我们想要的答案。因而进行战略试探就极为谨慎且重要。在这里,孙子告诉我们“兵形之极,至于无形”,也就是,最好的战略试探,是让对方完全无法察觉。这并非是我们的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到位,而是可以在更高层面上通过阳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以至于天下人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却依旧读不懂我们的所作所为。这便是在更高层面上制定的战略与他人所产生的降维打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请听今天的故事:战略试探知敌虚实,完璧归赵胜券归秦。</p><p class="ql-block">时间回到公元前281年的秦国,这一年对秦国来说可以说是秦并天下中承上启下的一年。从课程简介的配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只剩下楚国和赵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尚且具备实力与秦国相抗衡。对此,秦国就需要做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究竟是先攻打赵?还是先攻打楚?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就需要与对方有所接触,方能了解对方的部署强弱与虚实,然后有根据地来做出判断。</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通过情报工作了解对方的军队数量、人数、部署位置等等,其实都是相对容易的。而最困难的则是了解对方领导者的心之所想。因为所谓竞争,其实是双方领导人的对决。此时秦王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就是,赵国是否敢于对秦国出兵?因为有了这个答案,秦王就可以作出战略判断,是否可以举全国之力来南下攻打楚国。但是这样的问题又不能直接问赵王,就算问了吹牛谁不会呢?一样也得不到真实的答案。为此,秦国方面就精心策划了一场完璧归赵的大戏,于是派人给赵王送信,说想用15座城来换赵国的国宝和氏璧。赵王收到秦国的书信后,并不愿意将国宝以15座城的代价与秦国交换,因为这将让诸侯国轻视赵国,认为只要价钱合适,赵国连国宝都会交易。但同时又不想因拒绝秦国的要求而得罪秦国。正在赵王手足无措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说自己可以担任将和氏璧送到秦国的任务,并向赵王保证道:“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于是,蔺相如就带着和氏璧前往了秦国。</p><p class="ql-block">而秦国方面却只字不提用和氏璧来换城的事情。看到秦国果然没有诚意进行交换,蔺相如便假借要给秦王指出玉璧上的一处瑕疵而要回了和氏璧,然后威胁秦王说:如果您不打算将15座城给赵国,我就只好和和氏璧一起共同撞碎在宫殿的柱子上。当时赵王为了将和氏璧送给您,斋戒了5天,为此秦王也需斋戒5天,我才能将和氏璧送给您。于是秦王只好答应了蔺相如的请求。而蔺相如则趁秦王斋戒的时间将和氏璧偷偷送回了国内。</p><p class="ql-block">而在五天后得知和氏璧已回到了赵国,秦王也没有怪罪蔺相如,反而是轻易地就放他回去了。这是因为秦国已完成了自己的战略试探,自然也无需与蔺相如纠缠。因为赵国愿意将和氏璧送来秦国,说明已承认了秦强而赵弱的现状,不愿轻易得罪秦国。在面对秦国有意赖账时,赵国也没有敢于向秦国亮剑,而是选择了偷偷摸摸将和氏璧送了回去,说明赵国方面只想息事宁人。就算有蔺相如在其中智勇双全的表现,也依旧暴露了赵国的战略完全无意与秦国交战,自然秦国也就顺坡下驴,放蔺相如回国,继续与赵国维持表面上的交好。但正如毛主席总结朝鲜战争时所说的: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而秦国想要测试的就是赵国的气多不多。结果用一出“完璧归赵”就试探出了赵国的虚实。于是,秦国将原本用于防备赵国的军队秘密撤回,全部南下用于攻打楚国。果然三年后便拿下了楚国的首都。可见一次成功的战略试探,就抵得上千军万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完璧归赵”我们可以看到,赵王从始至终都在乎的是和氏璧的得失,因而也派出蔺相如来执行这个保护和氏璧的计划。然而在战略上,赵王早已在一块玉璧上暴露了自己的底线与企图而不自知。这便是《孙子兵法》中的“兵形之极,至于无形”。对方都已经把一切摆在了桌面上,而你却依旧读不懂对方。</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面对客户时,同样也存在读不懂的情况。有时哪怕董事长亲自去做市场调研,也收获有限。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只在乎产品的好坏,其实也没有比关注有形的和氏璧好多少。相反,我们是在多大程度上读懂了用户的无声渴望,比如用户前来购买家电时,最在乎的是产品的性价比还是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我的家庭幸福?当竞争者们都关注于有形价值之时,便是您通过发现无形价值来实现避实击虚的机遇窗口。</p><p class="ql-block">下一讲继续与您分享: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朱元璋灭大元帝国。</p> <p class="ql-block">【人生信条】</p><p class="ql-block">升维人生信条,成为人生赢家。</p><p class="ql-block">各位同仁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是周一,我们分享第31个人生信条:丁是丁,卯是卯。</p><p class="ql-block">说到丁是丁,卯是卯,我们不禁想到身边有一位年轻人,他叫小蒋,是一名95后。平时的主要工作是为我们空中课堂提供技术支持。小蒋身上有一股认真劲儿,只要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他都会拼尽全力完成,领导和同事们对他都很认可。可最近他的本职工作上常常出现事故,老师和学员要进行直播互动,但频频出现技术的故障,以至于学员的画面出不来,或者没有声音等等。在一次非常重要的全网直播大课上,他和团队的伙伴们做好了万全准备,所有步骤提前检点了不下两遍。然而直播的时候仍然出现了问题。复盘会上,领导的一句话深深地扎进了大家的心里:事上出错,是心上有漏。如果今天我们做的是自己的事业,工作还会干成这样吗?接着领导又说:我们团队有一项工作,一直是由一位同事兼职做,一旦他不能到场,这一环就落下了,风险有多大可想而知,可是至今没有一个人主动担当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在大家沉默时,领导又补充了一句:面对一项工作,我们是等待,拖延,停滞不前,还是选择主动尝试,解决困难呢?听到这儿,小蒋突然被敲醒。以前自己只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但这样想真的能做好吗?如果领导提到的那项兼职工作落下了,结果整场直播就一定是失败。自己负责的环节做的再完美,又有什么用呢?领导之前常常教导“君子不器”,就是鼓励大家,不要被手上的工作束缚住,要站在公司中央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工作。小蒋一下子明白过来,不禁叩问自己:如果我自己创业,如果我是这个空中课堂的Number one,我会怎样做当下的工作呢?其实无论是领导还是客户,想要的都很简单,就是让课程内容更好地呈现,让学员收获更多。此外,老师想要直达学员,学员渴望链接老师。</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次全网直播,原本一位学员要和老师现场互动,提前调试了好几次,可最终还是出现故障,导致互动失误。学员虽然没说什么,但那失落的眼神却让小蒋心像被针刺了一下。他心里清楚,工作频频出现问题的根源也有一部分是学员的设备不兼容。但我们的工作人员没有积极地去反映这一状况。一想到全国各地上万学员,解决他们的设备问题谈何容易?所以就把这些问题给掩盖了,退缩了,心想: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吧。领导说的没错,工作出现问题,心中必有漏。有什么问题良知都清清楚楚。至此,小蒋不想自己了,他发动团队成员共同探讨,最后大家发现应对方案其实很简单,为学员增加一台集成设备,音频、视频,输入输出的稳定性和品质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设备到位后,小蒋和团队迅速进行测试,测试前小蒋一直在祈祷一切顺利。当开始的按钮按下,学员那一端第一时间传来了清晰的声音和画面,刹那间,小蒋和伙伴们幸福地挥舞着双手,视频的那一端,是学员满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如今,团队的转变非常大,从前大家以耕好自己的责任田为目标,丁是丁,卯是卯。现在大家转变了思维模式,不被自己手头的工作所束缚,而是用“君子不器”引导自己。最近为了以最低成本达到最高效果,小蒋正在忙着跟团队一起为学员尽心尽力地挑选更好的设备。</p><p class="ql-block">我们看,从丁是丁卯是卯到君子不器,小蒋实现了突破,不仅问题得到解决,工作成效也有了质的飞跃。所谓“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像器皿一样,只是某个固定的用途。一个杯子,一个大桶,一口大缸,无论容量大小,都是器皿。只能容纳固定的一些东西。可每个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怎么能被器住呢?不给自己设限,突破小我的束缚,勇于担当,才能打开想象的空间,创造力也随之而来。君子不器,本质是把更多人装在心里,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更大程度上利益他人。正如小蒋,学员失望的眼神刺痛了他的心,他开始把学员装在心中,不把自己局限在手头工作上,而是真正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为客户解决真问题。思维方式的转变为他打开了一片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所以,丁是丁,卯是卯,升级信条就是:君子不器。务必把他人装在心里,无所待而行,终将打开事业的一片蓝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