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共成长 凝心聚力行致远—— 记库尔勒市小学数学起始年级教师专项培训活动二

雷雨

<h3>  2024年8月18日,大美梨城,踏着夏末秋初的脚步,我们小学数学志同道合的同仁们,共同参加为期5天的“2024年库尔勒市起始年级学科培训”,随着第一天课程的圆满落幕,我们经历了思想的洗礼与心灵的碰撞。培训的第二天,库尔勒市教研中心有幸请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特级教师——孙京红。</h3> <h3>  孙京红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数学会小学数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首批名师工程入选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导师,国家义务教育教科书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册主编。</h3> <h3>  这位和蔼可亲、深爱教育事业的名师专家为我们带来上午和下午两场讲座:《在儿童立场中坚守,在素养导向中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在儿童立场中坚守,在素养导向中发展——“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实践》。上午讲座初始,孙老师带领老师思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老师印象深刻的关键词——运算一致性、量感、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等中发现变化背后的理念——素养导向引发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从探究“综合与实践”价值意义,思考我们应该让数学教育带来哪些可能性,在爱与自由中带领大家开启看见儿童,看见数学,看见世界的教育行动。</h3> <h3>  孙老师在生动活泼的课例《三棵大树》中,让我们看见老师们对儿童的顺应、呵护和陪伴,也看到了孩子们始于好奇、乐于体验、忠于热爱的儿童天性。在主题学习《影子和时间》课例中,拉长孩子游戏的体验,孵化问题,孩子们让问题催生问题,让探索激发潜能,师生双向奔赴,学生拥有成长的力量,老师们也拥有了看见的力量。孙老师强调:我们在设计核心任务时,要从“是什么”走向“为什么”,迁移解决本质相通的新问题,引导儿童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在辩证思考的过程中看见数学核心的本质、蕴含的思想以及数学背后的问题,真正设计出以儿童为基本立场,以数学为基本思想的有意思、有意义的核心任务。</h3> <h3>  下午,在教师们迫切渴求的目光中,带着问题的老师们聆听了孙老师的第二场讲座——《在儿童立场中坚守,在素养导向中发展——“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实践》,孙老师讲到:“综合与实践”领域是从价值理解落实到行动转化最适宜的土壤。她解读了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基本内涵,分享海淀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研究实践中的课例、经验做法:新视角大话题,挖掘真实情境与问题;拓广度有深度,儿童与数学相互赋能以及跨学科学段,丰富内涵增加营养度。在孙老师的分享解读中,我们感受到综合与实践不是简单的一节数学课,那是与科学、语文、阅读等交织成一首首“交响曲”,去温暖着每一个课堂,那正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也是如果你能对一盆小雏菊产生怦然心动的爱的美好情怀。</h3> <h3>  “今天的讲座很受益,孙老师的讲得太精彩了,心情特别激动。但是当我们自己去设计综合实践课的时候还是不知怎么做!”“感谢孙老师的指导,我对综合与实践领域也有了新的想法,想和您再交流交流。”讲座交流中,老师们和孙老师积极互动,近六个小时的讲座掌声此起彼伏,老师们内心都非常的感慨,感慨孙京红老师的不辞辛劳、倾囊相授,纷纷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深耕精研五十载,启航远大新征程”,孙老师的精彩讲解和无私奉献,让我们领略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魅力与深度,也感受到她对数学教育那份浓烈的热爱。</h3> <h3>  今天,是2024年的第231天,距离全年结束虽还有135天,但我们的成长与进步永无止境!此次培训虽仅剩3天,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将永不落幕!</h3> <h3>通讯员:张娟 审 核:丁小红</h3>

老师

数学

实践

儿童

讲座

综合

小学

名师

素养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