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以潜心,悟道以致远——2024年思明区中学历史单元教学实践培训班报道(二)

<p class="ql-block">  秋天,‌将每一片叶子染上了岁月的痕迹,‌让每一阵风都带着收获的香气,‌绘出一幅幅丰盈而温暖的画卷。‌2024年8月18日,迎着充满丰收喜悦的秋意,厦门市2024年思明区中学历史单元教学实践培训班开启了第二天的培训时光。</p> <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教育国际协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徐赐成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初中生历史学习指导探讨》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徐教授从历史广度、社会实践及育人目标出发,幽默而系统地阐述历史教育的价值,并结合教学实例讲述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他强调教师应作为学习策划者与引导者,通过互动与对话激活学生的经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知识建构,实现其能力提升。</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徐教授深化指导理念,主张精细化干预与适时调适,意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理念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精髓,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历史意识与思维,为终身学习奠基。</p> <p class="ql-block">  以笃学之功求真,以勤勉之风于教,以敬畏之心律己。徐教授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既有具体的方法路径指导,又有恰如其分的典型案例佐证,引领我们在专业成长、课堂教学中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  18日下午,第一组以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及其关键问题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为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策略与解决方案。第二组的讨论聚焦于师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讨论如何构建积极、高效的课堂交流环境,进一步强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p><p class="ql-block"> 第三组着眼于新课标的初中单元学法指导,对学法指导课进行设计探索,加深对中学历史学法的理解。第四组则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型设计展开热烈讨论,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课型设计,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五组将研讨主题引向了具体的教学实践,针对新教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单元课例设计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不仅分析了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还就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深化文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  整个研讨过程环环相扣,既体现了理论的深度,又兼顾了实践的广度,老师们对历史教育教材变革有了更深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学思以潜心,悟道以致远。在此次培训中,思明区初中历史教师们将不断求索,提升专业素养,追寻未来更好的历史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字:陈晓煊、曾雯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片:谢森河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初审:赖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复审:林榕、祝渊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终审:邓焰</span></p>

教学

历史

单元

学生

实践

指导

思明区

学习

素养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