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孙庄乡北白花村

建设沈阳

据高氏谱书记载:1912 年高氏从本县孙庄迁此立庄。因居住在一条名曰“白花沟”内,故借此取村名为白花村。后为与临近两个白花相区别,故以方位改村名为北白花。<br> 北白花村村委会。 北白花村文化活动中心。该戏台已成为私人堆放杂物仓库,其它功能全无。 村幼儿园处于关停状态。 中勘天下粮仓智能生态物流园项目地处井陉县孙庄乡北白花村南山,由河北嘉丰仓储服务有限公司斥资12.8亿元人民币打造,项目规划建设智能化生态仓储地下洞库42万平米,其中粮食34万平米、库容200万吨,棉化8万平米、库容30万吨,除配套建设智能化粮情监测系统、信息化管理运营系统、自动化环境调控系统、机械化出入库系统外,洞顶还将安装6兆瓦分布式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一期工程预计年底前完工。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65.8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后续还将配套“双三十”粮食加工项目,届时将新增营业额27亿元、利税2.2亿元。 北白花村卫生室。 聂荣臻居住旧址【在村小学东,原为村中财主高世宗家。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和晋冀鲁豫中央局薄一波从平山烟堡村转移到此,曾在此居住,旧址为六间窑洞,坐北面南,东西26.50米,南北9米,面积240平方米。屋顶为平顶,券窑洞,留有两门,相邻三间相连,窑洞深7米,宽3.60米,保存较好。现有月台,南房为解放后新建。旧址现东三间无人居住,西三间有村民居住。】<br> 薄一波居住旧址【原为村中财主高世宗家南院。现由村民高丑旦居住。此院为四合院,坐南面北,东西12.10米,南北21.30米,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屋顶为平顶。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明次间出廊。门为六抹头格扇门,外有帘架,做工精细,雕工细腻,稍间格扇窗在廊柱间,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北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西稍门为大门,大门为实榻大门,有门钉,兽面,中槛上有门簪,走习板上墨书“平逺居”,外额枋上有雕花,山墙砖雕墀头。建筑中的帘架,头石及裙板上雕花精美。此建筑不仅与革命事件有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br> 高士英宅院影壁【位于村中高吉考家。原为高士英宅院的一部分,高家原是北白花村一大户财主,原有东西两院,现保存较差,房屋多拆除、翻建。整个院落保存较为完好的是为东院的影壁,影壁宽1.84米,高3.55米,做工精细,砖雕仿木结构,出檐,脊两侧有兽头,筒板瓦敷顶,有滴水,瓦当为猫头,出檐椽,飞椽,梁头为蚂蚱头。砖龛做重檐歇山,正中间雕有土地爷,现已损坏,檐柱及斗拱为木制,房顶、脊、椽、窗为砖雕,土地龛下有砖柱相托,外面为八卦图,四角为花卉,四边草业纹,此影壁做工精良,讲究,为晚清时期的一处佳作。】高吉考家砖雕人物墀头,砖雕墀头为戏剧人物。门楣写“福禄寿”。<br> 高士俊故居【在村中,门楣写“平逺居”。北白花村的高士俊故居与“高盛班”丝弦有关。“高盛班”丝弦发源于井陉县孙庄乡北白花村。1868年由北白花村高文海(小名三老皮)建立起白花丝弦班,1900年戏班由其子高士俊经营,正式命名为“高盛班”。<br> “高盛班”是石家庄一带中路丝弦最具名气的戏剧班社,它把旧的地方戏剧艺术进行改造融合发展,并创新了丝弦剧种,第一次在地方剧种中改变口授师徒传授方式,进行科班教育,意义深远。在其鼎盛发展时期,培养出了如刘魁显(正定红)、王振全(获鹿红)、封广亭(平山红)、何凤祥(赵州红)、周福才(老调红)、名琴师奚德义、鼓师吕茂春、芦保群等艺术骨干人才,后来这些人成为了此剧种的表演艺术家和奠基传人。<br> “高盛班”剧目繁多,其丝弦传统戏有《铁冠图》《金木鱼》《奇中义》等一百多出;老调传统戏有《红书剑》《金玉素》《江东桥》等五十多出;梆子折子戏有《斩郑文》《斩黄袍》《走雪山》等二十多出。另外还有真枪真刀的开打戏,如《塔子沟》《砸粮店》《砸灵车》等。<br> 抗战时期,因高家无力经营,“高盛班”转由刘魁显经营,解放后改为公立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井陉县志》《石家庄文史资料》《高士俊与井陉北白花“高盛班”丝弦》《丝弦》等中均有对北白花“高盛班”的记载。】<br> 大洞全神庙【在村西,坐南面北,面阔一间,进深一间,红砖砌筑,水泥预制板敷顶,两扇铁门上锁,院内东侧墙根立有公元二零一九年三月十五日大洞全神庙功德芳名捐款名单石碑一通、水泥砌碑座,庙门前有水泥、砖砌供桌,水泥砌筑香炉,香炉里面已长草。大门东、西各有一棵松树。】<br> 奉供老母之位:在北白花村文化活动中心对面。 龙王庙【位于高三元家南侧。坐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石券窑洞式,南北7.50米,东西4.20米,占地面积31.50米,硬山灰筒板瓦敷顶,脊为浮雕花卉,门窗均为三块券脸青石,做工较细,供台上有龙母及黑、红、白黄、青、蓝龙彩色坐像,身披红纱,头戴发冠。有锯齿纹饰,从瓦当及脊装饰看,此建筑应为清代作品。拍摄时庙内墙皮开始脱落,】<br> <br> 老母庙【在村南,龙王庙南侧,坐南朝北,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前带廊,两扇木门,门上方为方格槛窗,廊下庙门右侧公元二零零三年四月重修碑记石碑一通、背面刻功德芳名,为布施捐款碑。】 关帝庙【在村南,老母庙背后,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出廊出檐,青砖砌筑,硬山顶建筑,硬山布瓦顶式建筑,依据出檐木梁绘画、砖雕墀头分析为清代晚期。】<br> 供奉路神之位、砖砌小庙。 全神庙【在西古井旁,该庙建在高台上,有五级石台阶可上,面阔一间,进深两间,前带廊,硬山式式建筑,里面新修泥塑神像一尊。基址、房梁为原物。】<br> 双孔石桥。 单孔石桥。 北白花村西古井【在村西河道旁,井深约30米,圆口,直径0.75米,石砌方形井壁,井的东北角立有;大清咸丰四年嵗次葵末十二月二十一日冬立正定府井陉县百花村聚财修井一眼石碑一通、碑长0.85米,碑宽0.47米,为布施碑。现今古井保存完好,现依然能用。】<br> 北白花村古井【在村东,村民潘兰花家西南角,井口青石垒砌,方口,边长0.70米,井壁石头券砌。在古井的北侧立有;龍飛道光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榖旦立井泉恒興石碑一通、碑高1.35米,宽0.56米,厚0.17米,为布施碑,此碑被三块青石包裹在其中。碑文记述了打井过程,全文139个字。】<br> 水缸淘汰了。 健身器材基本无人使用。 北白花村建起了公共厕所。 砖雕墀头。 迎风勾石。 北白花村位于孙庄乡北部,全村322户,1172人,党员41名。全村耕地面积1690亩,其中水浇地798亩。村集体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白花

丝弦

进深

一间

砖雕

高盛

高士

面阔

井陉县

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