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五次(新寇疫情后第一次)来古尔沟丘地村观光度假了,每次来心灵都有不同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记得二十多年前出差去(沙坝乡)2000年后改为古尔沟镇,它是汉.藏.羌民族融合居住地。羌族代表性建筑——碉楼显得有些陈旧破败。房屋参差不齐的撒落在杂古老河(岷江上游一段河的名称)畔这块大算太大的土地上,四周肥沃的田野上农作物涨势十分茂盛。马.牛.羊散放在杂古脑河畔优闲的啃着青草,生畜粪便爬满了绿头苍蝇,引得大群蚊蝇四处嗡嗡乱窜,引发出阵阵恶臭味。当时最美的建筑是三层楼高的国营温泉宾馆和二层楼高的阿坝州林业局温泉招待所。其余山民居住的房屋,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的石片房建筑,在简易昏暗的煤油灯照亮下,依稀可看见屋内摆设。渐或有家庭富余点修建的二层藏羌式石片楼。</p><p class="ql-block">十二年前因工作原因提前退休(也就是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后),2001年初冬与朋友们去毕棚沟观赏秋天红叶,这里正在新建最高三层的民宿(所有建筑都没有电梯),各路投资者与村民忙得热火朝天,各民住宿也纷纷开业拉客入住。</p><p class="ql-block">今天来到这里一下傻了眼,真可叫旧貌换新颜,旧日里简陋石片垒城的房屋很少不见了,公路两旁寸土寸金,原肥沃的农田.晒坝上都建起了高楼大厦,并提供电梯直上。穿镇公路两旁停车位都显得十分紧张,私家轿车在镇上的各条通道上艰难的进出,只要能停车辆的地方都停上了私家车,路道显得陝窄拥挤,充满了人间烟火,好一个商业繁华的优质避暑小镇。</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2014年)的一个傍晚,我与小学同学们游完毕棚沟下到古尔沟泡温泉,见一私人民宿旅店燃放鞭炮,大红灯笼高高挂庆贺开业。见一40多岁的壮年女老扳热情招呼,给我们介绍“你们进来看看嘛,房间内全是崭新的用品,每个标间每晚只收费80元“。我们一行十六人便住了下来。</p><p class="ql-block">今日之繁忙的古尔沟小镇。</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用完早餐后我们向女老板问询这里什么地方还有好玩的。女老板答道,你们可以沿这条317公路往上行两公里左右,右转过杂古脑河铁桥,向上行1.5公里左右有个新建的嘉绒藏寨——丘地村,建议你们可以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丘地村停车场,是在原上百亩的优质农田上建筑起来的。汶马高速公路从停车场头上越过,这个原本静溢的山沟,被车辆的汽笛声打破了这里原始的宁静与美丽,散发出现代旅游打卡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村部旁边第一家便是村书记三郎乓的住宅院落。</p><p class="ql-block">十年前的上午9点过钟,我们便开车来到了这个峡谷中新建设的嘉绒藏寨,车在村蓝球场停下,见一个60左右的小老头蹲在自己院门边,优闲的抽着兰花烟(川西平原上称“叶子烟“,但烟叶同科不同种),一个普通得在普通不过的老人,身穿一件洗旧了的农村汉服,头戴一顶著名喜剧演员赵本山的特色帽,脸右下额还留下有明显的烫伤迹痕。见有人开车停在蓝球场上,便站起身走向我们。我们问询的向他走去“这就是丘地村吗?”</p><p class="ql-block">小老头站起身来看身高大约有1.6米左右,答道“是丘地村,你们是来旅游的?”</p><p class="ql-block">黄师兄回答“是,你们这里怎样消费?“</p><p class="ql-block">答:一日三餐一宿,每人80元消费。晚上藏式铜火锅,基本上一人一菜,若想喝点小酒,我家泡酒可费品尝。</p><p class="ql-block">老黄说:请带我们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小老头带我们进了他的住房,一近客厅便惊呆了,这个屋内所有的摆设物件,与我在西藏自治区客运总经理“土登”家的客厅相差无几。经堂装修得肃穆而又豪华,礼彿用的供品与用具整齐的排在香案柜上方,供奉有佛祖“班禪”微笑的画像。</p><p class="ql-block">小老头看见我们惊悚的眼神便自我介紹到”我叫三郎乓,是这里的村书记”。</p><p class="ql-block">这简直颠覆了我们平民视线,眼前这个穿着简陋,右脸额下带着明显伤痕的小老头,便是阿坝州全体人民爱戴的德高望重,帶领全村人民致富的三书记(不论是村里,镇上还是阿坝州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都不喜欢叫他三郎乓书记,而是叫他三书记)。共産党内有这样朴素的带头人,人民那有不富余之理。</p> <p class="ql-block">进入三郎乓书记的客厅后,他与妻子拿出新鲜苹果.梨.核桃还有瓜子.糖果召待我们这些不速之客。</p><p class="ql-block">三书记说:他们是因为国家修建九架棚水电站,修建了这个定点新居,让我们村集体搬迁过来定居。我们的山林和土地都还在那边山上。</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餐后,三书记拿出了自己参加州上盛会或节日里穿着的本民族服饰,免费提供给我们照相。</p><p class="ql-block">这件男式藏袍是嘉绒藏族用高级面枓制作成的,十年前听说当时的市场价值就在1.3万元以上。</p> <p class="ql-block">今日同学留影。十年过去了,岁月在她们额上留下了不少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第三天上午我们特意去拜访了三书记,他依旧还是那么热情地接待我们一行。他说:他和妻子年岁以渐老了,做不了就带着两个女儿的孙子过日子,两个女儿在成都工作每天都很忙,给她们减轻点负担,从前你们来住宿的房间我租给避暑的客人拎包入住,给他们提供专用厨房与用具,蔬菜去田里自己采摘,若不购对面还有菜鸟驿站,四小时就都送到了。</p><p class="ql-block">他拿出大红色的“优秀共产党员”证书给我们看,讲述习近平主席来阿坝州与他亲切握手的幸福过程,充满了满足与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建的葡萄园休闲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用完早餐,索郎帅哥便带我们进山参观正在打造的露营地。</p> <p class="ql-block">疫情前我们自驾来这里,四处撒落着悠闲自在啃草的牛羊,今天这里在打造高山河谷休闲营地。</p> <p class="ql-block">三郎乓书记曾告诉我们:你们上317国道前行50米左右,在公路左边有一个用人工开出的土洞隧道,里面有200多米深,没拉电线漆黑一片,若你们想进去只能开车大灯车速缓慢点。过山洞后有个人工捡查站并立有“入山须知“告示牌,“未经开发禁止入内“守护的铁闸栏,告诉守护人就说是我让你们进来的,他们就会收起铁练让你们通过。</p><p class="ql-block">这条路是凸凹不平石基道,很难走,汇车也很困难。不过风景很美,是观赏红叶的最佳地方。上面有个私人养猪场,大概有上千条猪。再上面就是我们村合作社耗牛养殖场,大约有两千多头耗牛,它是报备注册有经营执照的。还有一个与国家电网并网的小型水电站,它们就是我们村上的共同财产。每年我们靠这两顶固定收入来给每一个村民分红。基本上能维持家庭开支,村民平時种瓜果蔬菜,玉米.土豆.白菜是这里最普遍的农作物。进山打猎.采药补充生活费用,现在又开始发展红叶观尝顶目,夏日避暑顶目来增加村民收入。</p> <p class="ql-block">九架棚的山民搬走后剩下空旷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自驾车沿着毕棚沟旅游公路前行,路过毕棚沟旅游接待中心向直开,不左转过桥(因那是通往毕棚沟景区公路)直行就是凉台沟(因当年红军路过此沟所又叫红军沟)。</p><p class="ql-block">这里宁静祥和,空气污染度为零。公路两旁满是供应成都市的蔬菜基地和绵延不断的翠绿群山,翠绿的溪水淺起白色碎沬流向下流,红叶点缀其间,白云在山间潦绕,远处的雪峰立立在目,让的不由得敞开心扉,深深呼吸感叹,好美的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进了这个藏式门枋就是情人谷风景区了。</p> <p class="ql-block">沿情人谷乡村公路而上你便看见河道旁石上满是红石菌。</p> <p class="ql-block">这个七道拐全是石质坚硬的碎石路,小田的哥嫂开了一后辆新铁雪龙轿车,一不小心就被石子顶破了发动机油底壳,建萍打电话通知4S店求救,对方让我们原地等候马上派车上来。老杨见状以下午4四点半都过了,天色以渐渐昏暗下来四处又无人烟,用手机在高德地图一查离毕棚沟住人处还有30来公里,杨哥便果断召集道“前面四俩车先将女同志全部送下山去在三郎乓家等候”。乘下的男人们在车上找来绳索拖车下山,因弯道急绳索断了两次。见一路都是下坡李哥建议道“事故车不要发动,挂空挡自然滑行下去,余下两辆车跟随其后,大概滑行了30分钟来到情人谷,见先走的全体人员都在这里等候。</p><p class="ql-block">杨哥问道:你们为什么没下去?</p><p class="ql-block">得到的答复是“有福共亨,有难同当。“</p><p class="ql-block">“胡闹,天都这么冷了,四处又无人,要是出现几个马匪,你们怎样抵挡?快上车,事故车由驾驶员在前面滑行,其余的人挤着座,一边走一边等候救援车”</p><p class="ql-block">大约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车辆滑出毕棚沟旅游中心后才看见前来救援的车辆。放下后门滑扳用钢丝绳将雪富莱拖上去,建平与哥嫂随救援车去了理县处理后事。</p><p class="ql-block">三郎乓夫妇在家等着我们一行用晚餐。晚九点过钟他仨人打车回来了,告诉我们换个新油底壳明上午就可以取车,同我们一起返回成都。</p> <p class="ql-block">车过七道拐,就看见高山牧场。据说当地民族每半月进山一次,给自己自留山上放羊的耗牛.黄牛.马.羊味一次食盐,数一下生畜头数就放心好又下山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断头路,海拨大概有3600m左右,根本就是就无人区,看不任任何人。只见草甸上撒落的马.牛.羊悠闲的甩着尾巴啃着地上青草。有两三个用木板塔成的简易木屋被日晒雨淋,显得十分存旧的立在不同的方位。雪山巍峨.古树参天.松萝悬挂树技.红石满坡.野花盛开.红红的沙棘果挂满枝头.野磨菇仍你选择,若你与朋友身体都没有高原反应,这里是露营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这间小木屋可能是本地村民用来给生畜接生或发现有野兽来侵害生畜,藏民们便联合起来捕捉野兽的藏身处。</p> <p class="ql-block">听说这座雪山叫霸王山,翻越过去就是小金县四姑娘山属地。</p><p class="ql-block">断头路的尽头是千年不融的雪山,一片刚溶化的雪水从小道上溢过,下脚时必须细致小心,若脚下鞋被冰水浸湿了,冷得你刺骨。</p> <p class="ql-block">这些小众地方真的可以去看看,因为它是原生态免费景点。</p><p class="ql-block">由于从七道拐反回丘地村,小田哥哥的轿车油底壳漏油,没有留下图片。以上是四次来丘地村留下不同岁月的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