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之旅——井冈山之行

山水(丽君)

<p class="ql-block">在炎炎夏日,我们天才院赣州分院十二名太极人,踏上了前往井冈山的旅程,不仅为了追寻那段光辉的革命历史,更为了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让太极拳的柔美与力量与自然山水相融,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避暑养生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高速公路边,在巍巍井冈山的怀抱中,矗立着一座庄严的雕塑——“红军万岁”。这座钢象不仅是对英勇红军战士的永恒纪念,更是井冈山精神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红军万岁”四个大字,铿锵有力,寓意深远。</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踏入井冈山的那一刻,仿佛步入了另一个世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的清新。</p> <p class="ql-block">井冈红旗:高19.27米,跨度27米,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整体外形为高高飘扬的红旗,中间镶嵌五角星、镰刀斧头和“井冈山”三字。</p><p class="ql-block">这面红旗如同一座巨大的火焰,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中国革命的起点和终点。这面旗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的象征,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体现。</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的火炬,是伟大创举的象征,它照亮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丽征程。</p><p class="ql-block">这支火炬,是信仰与理想的凝聚。还是团结与奋斗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井冈山的火炬仍然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胜利的号角:站在号角之前,耳边仿佛响起激昂的胜利之音,它穿越时空,在山谷之间激扬回荡,让人振奋与欢悦。到此照相不仅是为了留下美丽的瞬间,更是为了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和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茨坪,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处处弥漫着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在茨坪的许多地标性建筑和景点中,五角星这一符号尤为显著,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承载着深远的革命意义。</p><p class="ql-block">茨坪的五角星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新时代下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载体。它们静静地矗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提醒着每一个到访的人,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进口处的那幅巨大油画,以其震撼人心的画面,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岁月。这幅油画长12米,宽8米,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单幅油画,更是革命历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站在油画前,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那份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p><p class="ql-block">黄洋界位于井网山西北面,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是井网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30日,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发动群众,凭险抵抗,将敌四个团击溃。毛泽东闻讯后挥笔填词《西江月•井冈山》,歌颂战斗的胜利。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又题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并冈山》,留下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佳句,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  1928年 9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了解黄洋界保卫战详情之后,他欣然命笔赋诗:</p><p class="ql-block">《西江月·井冈山》</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大井毛泽东旧居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它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大井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旧居原址经过复建,依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至今保留着毛主席居住时期的三件原物[读书石]、[感情树]、[残墙]。</p> <p class="ql-block">读书石</p><p class="ql-block">当年毛主席每天坐在这块石头上读书看报及</p><p class="ql-block">批阅文件。</p> <p class="ql-block">残墻</p><p class="ql-block">这是1929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这栋房屋后,剩下的两堵残墙。1960年恢复旧址时,把残墙嵌在了新墙中。</p> <p class="ql-block">感情树:(神树)一株是南方红豆杉,一株是椤木石楠,因树木四季常靑,人们称之为“常膏树”。1929年这两株大树被烧,后发芽生长。当年毛泽东、朱德同志曾在此树下观看红军战士操练。</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光辉的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这片被历史铭记的革命圣地,不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更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其中,水口彩虹瀑布 、龙潭瀑布以其雄浑壮观、水势磅礴而著称,成为井冈山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漫步在这片红色与绿色交织的土地上,人们不仅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还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正体验到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不仅仅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更是一个绝佳的避暑胜地。在这里,我们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浮躁,让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净化。我们常在小溪里玩水,照相,仿佛回到了童年,每当夜幕降临,三五成群的人散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这样的生活,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了休息,更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p> <p class="ql-block">在井冈山深处的大井,我们寻觅到了一片难得的开阔之地,仿佛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这里,只有自然的声音相伴——清晨的鸟鸣,夜晚的虫唱,以及偶尔穿林而过的风声,构成了最动听的乐章。</p><p class="ql-block">每日清晨6点,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我们便开始了晨练。八段锦、缠丝桩、老架一路,这些传统的健身方式在这里缓缓展开,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仿佛与这山水间的灵气相呼应,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与滋养。汗水随着每一次呼吸,悄然滑落脸颊,但内心却异常平静,仿佛被这片土地的宁静所净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当夕阳洒满大地,我们再次聚首,于7点钟准时开始晚间的锻炼。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的身影拉长,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虽然身体在运动中感到疲惫,但心中却是一片清凉,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随着汗水一同流走。</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上,我们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每一次的锻炼,都是对自我的一次超越;每一次的呼吸,都是与大自然的一次对话。井冈大井的静谧时光,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此次太极之旅——井冈山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自然之美、历史之深,更让我们在拳法的修炼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相信,这份经历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记忆,激励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太极拳的智慧和力量去感悟生活、创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