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主体部分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体部分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县樟木乡,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总面积64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p> <p class="ql-block"> 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是为纪念人文祖先祝融氏而命名的山峰。“祝融峰之高”为南岳风光“四绝”之首。由于常年烟云的烘托和群峰的叠衬,加之它矗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在古语中“祝”是持久永远之意,“融”是光明之意,“祝融”是永远光明。唐代大文豪韩愈在《游祝融峰》诗中赞叹;“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北宋黄庭坚写道:“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p><p class="ql-block"> 登上“天阶”可直达祝融峰顶祝融殿,祝融殿是为纪念祝融火神的功德而建。隋以前即有建筑,最早为司天霍王庙,后庙迁到山下,(即南岳大庙前身),又更名天尺庵,明代为开云祠,至清乾隆年间才改名为祝融殿。整个殿宇分为两进,全部是用花岗岩石建成,殿顶上盖着70厘米长,30厘米宽,重15千克的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还保存有数十块宋朝铸造历经千年光洁而不锈的铁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1月,首次登顶祝融峰,距今已38年。</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1月,在 南岳忠烈祠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忠烈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衡山香炉峰下方,距南岳古镇4公里处,南岳忠烈祠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p><p class="ql-block"> 忠烈祠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墓葬分布四周,庄严肃穆,祠内有殿宇、石雕炮弹等景观。纪念碑形如五颗直指蓝天的巨型炮弹,象征着汉族、满族、蒙族、回族、藏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南岳忠烈祠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中华民族阵亡将士的总神位就设立于此。1996年11月20日,南岳忠烈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中国的开端“七七”事件爆发,蓄谋已久,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此全面开始。</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国军队虽顽强抵抗,但广州和武汉还是相继失守,处于大后方的湖南省战略地位异常重要起来,湖南成为武汉之后的又一处抗战大本营。南岳衡山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异常便利。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当时还邀请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和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携手抗日,共商对敌之策。</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会议上,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言者伤心,听者敛容。蒋介石听后对此非常痛心,会后把陈诚、薛岳两位将军叫来,郑重安排了修公墓的事。后陈诚调任四川,而薛岳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所以建公墓的事基本上由薛岳在主持。由于此期间一直在与日军交战,加上勘察、征地、筹款等前期准备工作繁杂,修建公墓之事暂无暇顾及。</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10日,南岳忠烈祠第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第二期于次年11月5日兴工,至1943年6月全部竣工。7月7日,南岳忠烈祠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大典,主持者薛岳在忠烈神位前恭读祭文,郑重宣布“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祀”。</p><p class="ql-block"> 第一批入祠的将领有张自忠、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等三十八名。</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衡阳包括南岳沦陷,南岳忠烈祠首次遭到日军破坏。</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的1953年,及1966年“文化大革命”,南岳忠烈祠再次遭到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 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南岳瞻仰忠烈祠,当即指出:抗日烈士“为国家、为民族生存而牺牲了,应该重视,应该纪念”。1987年,全国政协提出修复意见。之后由衡阳市政府全面修复。</p><p class="ql-block"> 日本鬼子占领衡阳后,对忠烈寺的大肆破坏,这是侵略者的豺狼本性使然。也是意料之中。</p><p class="ql-block"> 但是,1953年和1966年的两轮大肆破坏就很令人费解。忠烈寺里祭奠的是抗日战争“为国家、为民族生存而牺牲了”的英烈,是民族之魂。破坏和践踏忠烈寺和相关墓地,与日寇汉奸无异。做的都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p><p class="ql-block"> 试举几位在忠烈寺供奉的抗日将领,那个不是铮铮铁骨,赫赫有名。 </p><p class="ql-block"> 立志 “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的张治中(张自忠,国民政府上将衔,枣宜会战中,作为第33集团军总司令亲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作战。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被日寇包围,中枪倒地前,张自忠朝着日本人大喊了一句话:“抗日杀敌,为国献躯。”</p><p class="ql-block"> 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的抗战牺牲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麟,忻口会战中,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在担任反攻指挥任务时,亲自到前线督战。通过一段隘路时,不幸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事变中,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指挥29军死守南苑,带伤作战后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 赵登禹是抗战殉难的第一位师长。卢沟桥事变后,坐镇南苑,担任南苑指挥官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 郑作民,湖南省新田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p><p class="ql-block">在昆仑关战役中,担任任第二军九师师长率部奔赴昆仑关前线,收复昆仑关后,奉命驻守,阻止日军北犯。后来指挥部急电撤退途中,不幸中弹,为国捐躯。</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写挽词:“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p><p class="ql-block"> 彭士量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在常德会战中,担任暂编第5师师长,奉令固守石门县城,率部浴血奋战与日军相持8个昼夜之久。成功掩护第73军撤退后,在撤退渡河途中身负重伤,临终之前,他仍拼力高呼: “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p><p class="ql-block"> 孙明瑾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毕业。常德会战中,担任陆军第十军第十预备师师长,奉命夺回要塞德山,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弹牺牲。牺牲前手扶卫士叮嘱部下:“贯彻命令,达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期间,,光是国军方面,殉难的有8位国名党上将,41位中将、71位少将、和近百位殉难后,才被追赠少将衔的各类军官;将军以下 的战士三百二十多万。</p> <p class="ql-block"> 南岳忠烈祠由祠宇和墓葬区两大部分组成,祠宇为宫殿式建筑,共五进。第二进为广场正中稍后“七七”纪念碑,五颗石制巨型炮弹直指蓝天,碑座正前方和东西侧分别用汉白玉嵌有“七七”二字,寓全民奋起,勿忘国耻,“武力御侮”之意。</p> <p class="ql-block"> 第三进为纪念堂,三开间,明间正中竖巨碑,上刻《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东西次间为《南岳与抗战》陈列展。过纪念堂,为两道平行纵列石级,分段递上,共276级,中间草坪用大理石片镶嵌“民族忠烈千古”六个大字。石级半坡间辟为小广场。</p><p class="ql-block"> 第五进为亭上方享堂,居祠宇最高处,为整座祠宇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活动场所。享堂呈“十”字型,正中堂额“忠烈祠”系蒋介石亲书。堂内靠后突出部分为讲坛,坛后巨碑如屏,居中竖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两边刻二十二次战役阵亡将士神位。堂内东西两侧用汉白玉碑座形式展出了张自忠、佟麟阁等37位阵亡将领的生平事迹、总理遗嘱及国民党要员的题词。祠宇周围为公墓区,占地愈200亩。分布着19座烈士墓葬,其中12座为个人墓,7座为集体墓。葬有抗日战争中二十二次正面大型作战,以及全国共计四万次战斗所牺牲的将士。忠烈祠常年设有《南岳与抗战》《抗战英烈生平事迹》基本陈列展。</p> <p class="ql-block">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我们, 上世纪五六十甚至七十年代,人们听到看到接触到的关于抗日战争信息,几乎全都是从《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红灯记》、《沙家浜》这些影视作品和《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这些小说中来。</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误以为,抗战,就是游击战。就是挖几条地道,埋几个石雷,扒几段铁路的事。或者是“红小鬼”们扛着红缨枪,腰里别着小木枪,打鬼子,除汉奸。戏耍中,“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p><p class="ql-block"> 日寇的铁蹄,曾在大半个中国国土上践踏。近四千万同胞被残杀,近四百万抗日将士为国殉难。这些,丝毫没有在以前的影视作品,文学读物里有所描述和表现。</p><p class="ql-block"> 正规作战唯一说的最多的是抗战初期,林彪领导的平型关大捷,一次歼灭一千多日本鬼子。这以使我们感奋不已(“九一三”林彪出事后,也很少提了)。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105个团打的百团大战,毙日寇两千余人,伤近四千人,在敌后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因百团大战直接领导者彭德怀1957年即被批判打倒,所以此战也甚少宣传提起,知道的人并不多。</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在中华大地的正面战场上,还发生过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等二十多次著名战役,发生过大小战斗四万余次。这些战役战斗,中日双方动辄出动数万数十万军队,历时数月甚至一两年。一次战役死伤的军人数以万计。</p><p class="ql-block"> 这些战役有力的阻击了日寇的进攻势头,消灭了日寇的有生力量,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亚洲地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民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赢得世界应有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密苏里号战列舰因为乘载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而闻名于世,同时它更是日本人永远也洗不掉的耻辱。中国派出军令部长徐永昌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了受降仪式,并在受降文件时郑重的签上中国人的名字,正式接受日本投降。</p><p class="ql-block"> 二战后组建的联合国,中国是不可替代和更替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在东方主战场,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牺牲和付出,世人有目共睹。</p><p class="ql-block"> 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国苏联英国为反法西斯斗争,像中国一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理应成为常任理事国。唯独法国,早在1940年,法国贝当政府已投降德国,是德国的帮凶。最后还是靠美英诺曼底登陆,才解放了法国。法国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戴高乐的抵抗军,规模小,作用小。法国能进五常,是美英对付苏联的一个筹码。</p><p class="ql-block"> 中国在二战期间,是同盟国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是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打出来的,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流血牺牲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当年的轴心国之一的战败国日本、还有当年的英属殖民地印度、人口大国巴西这些国家,纷纷想挤进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恐怕没那么容易。</p> <p class="ql-block">据说半山庭附近的这片树林,是蒋介石率人亲手所栽。</p> <p class="ql-block">1992年8月,再次来到忠烈寺。</p> <p class="ql-block"> 1992年8月10日,第三次上衡山和第二次参观忠烈寺。1991年1月30日(大年初二)曾二上衡山和登祝融峰,当时天气阴沉(当晚就下起了大雪),山下气温已是摄氏零度以下,山上就更冷了。树叶上,阴沟里,路两旁的露水早已结霜结冰。我们怕下雨下雪,坐中巴车上下山。直接上到山顶祝融峰。 没有徒步上下山,自然也就错过了半山亭,忠烈寺这些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1992年8月摄于南岳大庙</p> <p class="ql-block"> 1991年1月31日(年初三),下了一晚雪。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下雪,很是兴奋,大清早就跑到湘江边上看雪景。</p> <p class="ql-block"> 衡阳市九中前,在洁净的 雪地里坐坐,虽无聊,但很惬意。</p> <p class="ql-block"> 2018年4月,重游衡阳珠晖区的金甲岭。</p> <p class="ql-block"> 以前的衡阳金甲岭茶山二中,现在的衡阳市茶山中学。</p> <p class="ql-block"> 原衡阳市金甲岭茶山二中教工宿舍。1981年8月,我们前往桂林途中,在这几间平房里住了几个晚上。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2018年4月,我们旧地重游,这里人去房空,房间廊道已长满青苔小草。正好叫我们拍个照片怀怀旧。</p> <p class="ql-block">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p><p class="ql-block"> 石鼓书院地处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明徐霞客赞誉称“石鼓书院兼具滕王阁、黄鹤楼名胜之优越”;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石鼓书院主要由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等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创建的书院。</p> <p class="ql-block"> 衡阳东洲岛上船山书院,为清末最著名的书院。也是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衡阳市一中的前身、湖湘文化的文脉。船山书院位于湘江衡阳段的东洲岛上。</p><p class="ql-block"> 东洲岛是古衡州八景之一,与岳阳君山、长沙橘子洲并称湘江流域三大洲。船山书院处于岛的中偏北位置。</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光绪八年,曾国荃将家藏《船山遗书》332卷珍本捐给书院。光绪十一年改建东洲岛,并由彭玉麟亲聘,国学大师王闿运任山长。从此,东洲岛船山书院名之日显。“海内传经问学者踵相接”。“岳麓、城南,渌江书院学子纷纷南下”,一时有“学在船山”之称。大清著名书画家曾熙主讲于此。船山书院培养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辛亥革命同盟会员,1927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共产党的帝王之师,旷世奇才杨度,便是其中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船山书院记碑</p> <p class="ql-block"> 湘江边衡阳保卫战纪念园里的雕塑。</p><p class="ql-block"> 1943年,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屡败。日本大本营为保持本土与南洋联系,决定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目标指向陪都重庆,同时摧毁沿线中美空军基地,于是发动“一号作战”。</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约一百万兵力抗击,衡阳成为粉碎日军图谋的重要关隘。1944年6月23日至8月8日,军长方先觉中将率领国民革命军,与进入衡阳的日军展开浴血奋战。尽管中日双方兵力悬殊,但最终取得了战略性胜利。</p><p class="ql-block"> 此役是抗战后期打得极为顽强、守城时间最长的著名战例,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国军队以少敌多,使日军计划完全泡汤,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衡阳保卫战展现了中国军民顽强抵抗外敌、保卫家园的英勇精神。</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亲笔为衡阳保卫战的勇士们题字;“守卫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p> <p class="ql-block"> 守城主帅,国军中将军长方先觉题字:“这时一部血肉凝结的史绩,令人永世不忘。”</p> <p class="ql-block"> 衡阳珠晖区的 原广州军区联勤部第169医院,军改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它比同属广州军区联勤部的一五七医院幸运。后者直接撤销番号。有九十多年历史的“一五七医院”(成立于193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系列里,从此成为了历史和过去。</p> <p class="ql-block"> 整洁漂亮,高大上的衡阳东高铁站。</p> <p class="ql-block"> 衡阳老火车站。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千百万南下大军到广东务工,衡阳站是京广、湘桂,吉衡、衡柳、怀邵衡这五条交通干线的枢纽和必经之站。衡阳站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p><p class="ql-block"> 1994年2月15日晚9点多(正月初六),为了乘坐617次衡阳至广州的列车,发生了严重的践踏事故。事故造成死亡44人,重伤7人,轻伤37人。</p><p class="ql-block"> 数十年来我在此站乘车不下一二十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够托人买到卧铺票还好些,如果没买到,候车上车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当时的火车速度极慢,从衡阳到广州,区区五百多公里,要跑十多个小时。从广州去一般都能搞到卧铺票,回来时就难说了。我们曾从衡阳上车后,十多个小时,一直站到广州。当时车厢里挤满了人,人贴人。连蹲下都不够位置。现在年轻一代的人,恐怕连想像都想像不出来当时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如今每次到衡阳,就算是坐高铁,也要抽时间到这老火车站走走看看照张相,怀怀旧。</p><p class="ql-block"> 以前乘车的那种窘迫不堪,那种艰难, 永远成为了历史。 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人的体面和尊严也就有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不堪回首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今天,衡阳站前的东风路,早已是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轿车。</p>